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8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2729篇
安全科学   295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584篇
综合类   6403篇
基础理论   2545篇
污染及防治   627篇
评价与监测   607篇
社会与环境   184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71.
崇明岛公路两侧蔬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研究崇明岛公路两侧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陈海、北沿公路两侧蔬菜地土壤、蔬菜和路面灰尘样品,测定重金属Pb、Cd、Cu、Zn含量.结果表明,以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为评价标准,所有土壤样品Pb、Cd、Cu和Zn的超标率分别为10.1%、25.4%、6.5%和8.7%;以HJ 332-2006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pH值6.5~7.5)为标准,Cd超标率在21.0%,仅有不到3%样品Pb含量超标,而没有样品Cu、Zn含量超标.以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重金属限量为标准,路侧蔬菜样品Pb含量超标率为43.2%,Cd为18.6%,Zn和Cu则小于5%.由此可见,崇明岛主要公路两侧土壤污染以Cd为主,而蔬菜污染则以Pb为主.在长期运营的前提下,低交通量公路两侧50 m范围内耕作层土壤和两侧作物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路面灰尘是路侧土壤和蔬菜的潜在污染源.  相似文献   
972.
蔡信德  仇荣亮 《生态环境》2007,16(6):1705-1709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外源镍污染土壤的植物吸收修复对土壤镍形态和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用水稻土添加NiSO4·6H2O(100~1600mgkg-1)经过12周的驯化培养后,种植了镍超累积植物Alyssu mmurale,110 d后收获植物并进行了试验土壤镍的形态和主要化学性质的分析,采用再分配系数和结合强度系数对植物修复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根区土壤中DTPA提取态镍的数量明显减少,根区土壤DTPA-Ni与非根区土壤DTPA-Ni之比的范围在0.33~0.61之间。每盆植物提取镍量为6.61~31.18mg,植物提取量随着添加镍量增加而增加,地上部分最大镍含量达到12454.1mgkg-1。根区的再分配系数在2.17~4.19之间,而非根区的再分配系数在6.87~15.91之间,再分配系数随着镍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根区的结合强度系数为0.84~0.39,而非根区的则为0.88~0.26,随着土壤中镍添加量的增加,结合强度系数逐渐减小。植物吸收修复后,根区土壤镍的再分配系数降低、结合强度系数增大,表明土壤镍各形态之间的稳定性增加,因此植物修复可以加快外源镍在土壤中的稳定。试验结果也表明,根区土壤中pH随着镍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较非根区土壤的高;根区土壤有机碳亦较非根区的高。  相似文献   
973.
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农田水稻产量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探讨了石灰、过磷酸钙和有机物等改良剂的应用对水稻(oryzasativa)产量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实验共四种处理:T1,对照;T2,石灰(0.25kg·m-2);T3,石灰 过磷酸钙(0.40kg·m-2);T4,石灰 过磷酸钙 有机物(0.90kg·m-2)。叶面喷施的处理方法研究不多,因此结合在水稻的孕穗期喷施KH2PO4(0.3%)溶液研究喷施途径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T3处理即石灰 过磷酸钙(0.40kg·m-2),对于降低水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米中的Pb、Zn和Cd分别下降了61.8%、14.1%和45.1%,同时也使水稻茎叶中的Pb和Zn分别比对照下降8.1%和4.3%。另外,在水稻的叶面喷施KH2PO4溶液将水稻的产量从0.61kg·m-2提高到0.68kg·m-2,并且这种喷施措施也能有效地降低水稻中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974.
2006年7月18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进行部署。本刊登载周生贤和吴晓青的讲话,供广大环保工作者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975.
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是岩溶地区岩石、大气、水、生物等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成土速率较慢,土壤剖面和空间分布受地貌演化阶段和岩溶双层空间结构的控制。在碳酸盐岩的差异侵蚀和土壤丧失的作用下,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逐渐向裂隙和低洼部位退缩,形成景观中的土壤资源斑块,成为岩溶生态系统的养分库、水库和种子库,这种自然演替形成的小尺度上的土壤斑块和生境异质性对于维持岩溶景观的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从岩溶表层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来把握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的动态特征和相互间的反馈关系。  相似文献   
976.
模拟氮沉降对苗圃地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喷施氮H4NO3建立了一个模拟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在近18个月的试验处理期间,研究了2003年7月、10月和2004年2月、5月这几个不同季度苗圃试验样地土壤动物群落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低氮、中氮、高氮和倍高氮,分别接受0、5、10、15、30g/(m2·a)的氮沉降量。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总体上随氮处理的加强而持续显著地增长,土壤有机氮含量也持续升高,土壤酸度则不断下降。采样期对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影响,总的来说,土壤动物群落随试验处理期加长而持续增长。土壤动物群落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异特征,土壤I层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类群丰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II和III层。氮沉降增加对土壤动物群落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施氮处理明显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的发展,但也具有明显的阀值效应。与对照样地相比,各施氮处理样地土壤动物群落水平整体为高,而且随试验处理时间的增加这种差异有加大的趋势;氮沉降增加处理与取样期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除了2月取样,中氮处理土壤动物群落水平都处于最高水平,而对照处理一般处于最低水平,这种趋势在最后一次取样中最为明显;氮沉降处理与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之间也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在土壤I层,从对照至倍高氮处理,土壤动物群  相似文献   
977.
对昆明地区土壤中Cd、Cu、Pb、As、Cr、Hg6种重金属和六六六、DDT、甲胺磷、乐果4种农药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就其来源及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d、Cu、As、Hg等重金属对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其后依次为Cu、Hg、As、Pb、Cr,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土壤有机氯农药仍有部分残留,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很低。  相似文献   
978.
采样测定了天津地区2典型鱼塘鲫鱼、鲢鱼、水、悬浮物、沉积物和鱼塘周边表土中的DD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发现,2鱼塘各主要介质以及鱼体肌肉和器官中都富集了较高浓度的DDT。鲫鱼和鲢鱼肌肉中DDT的含量分别为(66.4±2.7)ng·g-1和(24.3±23.4)ng·g-1。肝胰脏、肠和鱼鳃中DDT含量一般高于肌肉,其中肠的富集量最大,是肌肉的3倍以上。生物富集系数(lgBCF)分别为3.7和3.3。2鱼塘鱼体和各相含量有较大差别,鱼塘介质中悬浮物富集浓度最高。表土污染相对严重地区的鱼塘中各介质和鱼体DDT含量均高于另一污染较轻的鱼塘。污染严重鱼塘的DDE/ΣDDT含量比值也相对较高,反映早期污染残留的重要特征。尽管如此,仍然较高的DDT含量以及悬浮物中很低的DDE/ΣDDT含量比值说明很可能还有污染源存在。  相似文献   
979.
蛭石和沸石对番茄青枯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沸石于番茄连作地,使番茄青枯病显著减少,但施用蛭石使番茄青枯病加重。施用沸石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提高,而蛭石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沸石和蛭石都能提高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其中沸石处理的土壤高于蛭石处理的土壤。  相似文献   
980.
上海市蔬菜地土壤硝态氮状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上海市郊不同管理方式下菜地表层土壤采样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为基础,并以水稻土等土壤作为对照,以期了解上海蔬菜地土壤硝态氮的现状,为菜地的合理施肥提出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土壤的硝态氮的NO3--N质量分数差异明显。大棚蔬菜地土壤中NO3--N明显高于其它其他用地管理方式下的土壤,依次为:w(大棚蔬菜地)>w(露天蔬菜地)>w(传统自留地),而且土壤硝态氮的积累是全剖面性的,而非仅在表层,如在80~100cm土层,大棚土壤硝态氮也为农田的好几倍。而且,大棚蔬菜地土壤盐渍化明显,主要特点之一是硝态氮积累,盐分高的土壤一般硝态氮也高。此外,长期大量的N肥投入引起了土壤酸化。土壤pH与土壤NO3--N质量分数呈线性负相关,经统计检验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