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25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313篇
基础理论   20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文章对除冰盐环境下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比混凝土外观变化规律、超声设备检测结果以及混凝土触水面渗透情况来获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混凝土的损伤深度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经历2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冻融损伤开始向混凝土内部扩展。当经历3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冻融损伤深度向下快速发展。当经历7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冻融损伤向下发展变慢。这是由于前期冻融循环造成混凝土试件顶部产生大量微裂缝足以排出由于结冰产生的开裂应力,从而减弱冻融损伤向下发展的趋势。而在实际混凝土桥梁表面由于磨损存在,冻融损伤会不断向内扩展,值得桥梁管理人员注意。另外,在90次冻融循环后,最大渗透深度达到25mm,即细观裂缝已经接近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位置,容易引发钢筋锈蚀问题。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以为北方寒冷地区混凝土桥梁的抗锈蚀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2.
石墨烯对高等植物幼苗的毒性及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墨烯产品的广泛应用和潜在的环境释放,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为探讨石墨烯对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究了其对黄瓜幼苗和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致毒机理。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石墨烯(10、50、100、500、1 000和2 000 mg·L~(-1))处理植物幼苗15 d后,对植物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时间和石墨烯浓度的增加,植物幼苗生长的所有指标,包括根/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长、根尖数、株高和叶面积均相应降低。另外,黄瓜幼苗比玉米幼苗对石墨烯更加的敏感。进一步研究发现,石墨烯与黄瓜幼苗根部直接接触导致的物理损伤、氧化损伤,以及营养耗竭是其致毒机理。而石墨烯对玉米幼苗的致毒机理包括物理损伤和营养耗竭。本研究为石墨烯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3.
为探究PM2.5及其典型组分对肺组织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别选取PM2.5标准品SRM1649a、核心颗粒炭黑FW200以及主要有机组分苯并[a]芘(B[a]P)暴露处理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实验通过SA-β-Gal活性来评估MRC-5细胞衰老情况,并进一步探讨细胞内活性氧水平、DNA损伤及线粒体膜电位等对细胞衰老的诱导机制.结果发现,在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的情况下,SRM1649a和B[a]P能够显著增加MRC-5细胞衰老的比率,而FW200暴露组的细胞衰老情况并未发生显著变化.相关机制研究显示,炭黑FW200处理仅能导致DNA双链断裂但不会引起细胞衰老,B[a]P暴露可能通过激发ROS水平变化而引发细胞衰老,而混合物SRM1649a能够导致DNA双链断裂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从DNA损伤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诱导细胞衰老.上述结果表明PM2.5主要组分的毒性效应存在差异,并在混合物PM2.5中体现出协同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84.
《世界环境》2003,(6):75-76
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包括水和空气,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人们对某些放射性较强的物质缺乏了解,就可能伤害自己的健康。尤其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在搞室内装修.也有人热衷于旅游和收藏。为了帮助人们预防核辐射损伤,现将人们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核辐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5.
实验对生物浮动床(MBBR)和活性污泥法两种工艺进行了比较.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时,MBBR中的COD去除率和NH3-N去除率比活性污泥法分别增加了14.83%和25.66%;在MBBR中,气由水底上升,从填料空隙中穿过,由于填料的切割作用使大气泡被切割成无数的小气泡或微小气泡,加大了气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氧的利用效率.综合比较两种工艺,MBBR由于能够附着大量微生物使得废水中活性污泥浓度达到6g/L,远远大于活性污泥工艺(1~3.0 g/L),因而在抗负荷冲击等方面优于活性污泥法.  相似文献   
186.
二氧化硫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又称彗星实验)研究了SO2动式吸入对雄性Wistar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在SO2浓度为28.6,57.3,114.4ms/m^3的动式吸入染毒条件下,雄性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拖尾长度分别为7.59,12.39,21.22μm,表明SO2可引起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损伤,且随SO2吸入浓度的增加而加剧,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这意味着SO2具有引起哺乳动物肺泡巨噬细胞DNA突变的潜在危险,会造成机体的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和抗肿瘤免疫监视作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7.
首先综述分析了对爆炸振动损伤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爆炸振动损伤的模型模拟进行研究,分别建立地面振动模型、电子装备爆炸振动结构响应模型、爆炸振动的损伤模拟等,推动了电子装备爆炸振动损伤研究的模拟化进展。  相似文献   
188.
通过对动物皮肤染毒和皮下注射尿素溶液试验,观察尿素粉尘对动物皮肤、呼吸道和肝、肾等器官的损伤程度。对触尘人员与非触尘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尿素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结果:动物皮肤染毒48小时后,对不同剂量染毒组的动物皮肤在光镜下观察试验结果,其表皮层细胞未见任何异常。对不同剂量染毒组经注射实验后,发现高浓度尿素粉尘对气管粘膜有轻度损伤,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在动物肝、肾、肺泡等器官未见明显损害。对触尘群体健康调查后,初步认为长时间接触尿素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且局限在气管和支气管;尿素粉尘对人体皮肤基本无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89.
滕曼  梁立娜  朱永官 《环境化学》2007,26(1):112-113
香烟中的砷主要来源于种植烟草的土壤、烟草杀虫剂和香烟加工过程.医学上已证实:砷对人的心肌、呼吸、神经、生殖、造血及免疫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人体摄入砷的量与肺癌风险有显著相关性,且这种现象在吸烟者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0.
硒化kappa-卡拉胶对烟民生理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选择19例年龄在39—59之间,烟史为15—30a,每日吸烟量为6—20支的男性为对象,连续服用硒化kappa-卡拉胶(100ug硒/d)三个月后,对几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微核、双链DNA及血硒水平均有明显差异,服硒前,19例烟民中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为73.7%,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为1.26±1.04‰,服硒后,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为42.1%,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为0.52±0.70‰,P<0.01;服硒前,双链DNA的含量为7.76±2.59%,服硒后增至10.5±2.19%,P<0.01;血硒水平变化更为明显,由服硒前的76.4±15.1ppb增至服硒后的148.3±44.1ppb,P<0.01.全部病例无任何毒、副反应。实验结果初步表明:硒化kappa-卡拉胶对烟民的生理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