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914篇
安全科学   175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138篇
综合类   1997篇
基础理论   398篇
污染及防治   233篇
评价与监测   19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72.
IntroductionIncreasing public interests have been concerned onsafety foods and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recently,especially on the so-called organic foods , which are madefromcrops grown with organic fertilizers or compost but notchemical fertilizers .Pu…  相似文献   
73.
石油化工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行石油化工厂区地下环境的现场评估,利用气相色谱法(EPA8015B)对其土壤中总石油烃(TPHs)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以柴油范围的有机物(DRO)和润滑油范围的有机物(ORO)表示。结果表明:土壤各层DRO检出率在58%-72%之间,ORO检出率在82%-89%之间,大多数检出点位的DRO、ORO含量小于500mg/kg;个别点位的DRO、ORO高达30000mg/kg。  相似文献   
74.
李菁  王作敏 《环境科技》1995,15(6):51-52
本文以同一样品加入不同量的缓冲液的总硬度测定结果的差异性,进行t检验,由此对总硬度测定过程中缓冲液用量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总硬度测定过程中缓冲液用量对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缓冲液用量应以50ml样品加入1ml为宜。现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1〕要求在总硬度测定时用4ml缓冲液来控制样品分析过程中的PH值,但实验室操作中我们发现,随着缓冲液用量增加,滴定终点而随之滞后,给滴定结果带来误差。  相似文献   
75.
人发中总汞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硝酸和高氯酸混酸条件下采用微波消解法对人发进行前处理,利用冷原子吸收测汞仪对发样及发标进行测定,前处理方法空白小、准确性高、相对误差小(发标相对误差为+5.6%),是较为理想的前处理方法。冷原子吸收测定方法则具有线性好(相关系数为0.9997)、准确性高等特点,其中标准样品的相对误差为0.0%。  相似文献   
76.
通过定期向受污染底泥中注入生物促生剂进行底泥修复的试验,监测上覆水体的水质指标,并观察表层底泥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将生物促生剂直接注射到底泥中能很好地刺激底泥中原有异养菌的生长,并对反硫化细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在为期60d的试验中,异氧菌数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105个·g-1(以干泥计)提高到106个·g-1(以干泥计);反硫化细菌数量则大大减少,由试验初始阶段的120000个·g-1(以干泥计)到试验结束后的小于2000个·g-1(以干泥计).但是,上覆水中的氮、磷、CODCr等指标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7.
用生物促生剂修复受污染底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6):49-53
  相似文献   
78.
细菌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但鲜为人知的是:地球上已知的1万多种细菌中,致病菌只有1%左右,其余大部分对人类有益无害。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细菌的功能不断被人类发现和利用。1利用细菌开发能源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都成功研制了独特的细菌电池,这类电池的电介质是活性细菌,虽然产生的电能较少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本专家发现了一种能制氢的细菌,只需在淀粉中掺入其他营养素的培养液里进行培养,便可在透光玻璃容器中产生氢气。加拿大生物学家利用细菌在水面上“种植”石油,将某些种类的细菌放在生长很快的藻类上,结果…  相似文献   
79.
本文根据天津市区1959~1994年共计36a逐日实测总辐射资料,建立了用其它气象要素(日照百分率及空气湿度)估算不同尺度(年、季、月、旬、候及逐日)太阳总辐射量的系列经验公式,其平均拟合精确度可达90%~97%。  相似文献   
80.
用细菌氧化硫铁矿产酸,然后用该酸性水去中和燃煤电厂碱性灰水。在实验室内研究了初始pH、温度及硫铁矿的投加量等因素对产酸速度的影响;试验表明:用该酸性水处理高pH、高悬浮物(SS)含量的灰水,可以达到排放或回用要求,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