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安全科学   17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510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进入环境后存在潜在生态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样测定滁河南京段地表水、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3种cVMSs的浓度水平,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38.1%、95.2%、100%,总含量范围为13.66~77.90 ng·L-1,平均值为47.82 ng·L-1;沉积物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86.7%、100%,总含量范围为0.56~49.74μg·kg-1,平均值为13.95μg·kg-1;土壤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100%,总含量范围为1.90~7.05μg·kg-1,平均值为3.57μg·kg-1。地表水和土壤中D6的检出浓度最高,沉积物中则为D5,对比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结果,cVMSs处于中低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滁河南京段水体中cV...  相似文献   
142.
以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建立的火灾探测应用环境及火灾信息数据库为依据,对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前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固有特性的归纳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算法处理技术和智能判断火灾方法,有效提高了现有前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火灾探测及其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3.
PBXN-5传爆药安全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引信传爆序列对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火工药剂的需求,通过小隔板试验及升降法试验对PBXN-5传爆药的输出能力和冲击波感度作了分析和研究,小样本试验发现:当施主药柱装药相同,随施主与受主间隔板厚度增加,可靠起爆概率明显降低;但随受主药柱的装药尺寸的减小,传爆概率却增大。总之,受主药柱直径越小,隔板越薄,使用可靠性越高,结合安全使用性,计算得到合适的可靠度数据,为微型火工品装药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正>自7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来,对于《通知》能否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议。《通知》中的32条具体措施,无一不让人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群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提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安装和调试速率,加快考核出尾桨叶翼型段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方法 通过标定出尾桨叶翼型段挥舞与摆振标定系数和预扭角,分析出一种通过理论计算出安装攻角的方法,利用理论计算出的攻角指导实际安装攻角,调整攻角值到实际加载满足试验要求的载荷值,在尾桨叶翼型段安装和调试完成后进行了疲劳试验。结果 4件尾桨叶翼型段理论计算攻角值与实际安装攻角进行对比,安装攻角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范围在1.5°以内,并且4件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载荷分布误差小于4%,疲劳性能满足6000飞行小时的疲劳寿命要求。结论 尾桨叶翼型疲劳试验中,理论计算攻角值具有加快估算安装攻角的意义,提升疲劳试验效率,试验调试载荷分布基本一致。经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验证后,试验件疲劳性能良好且稳定,为后续科研试验转入鉴定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6.
147.
为研究饮马河流域长春段水质污染现状和污染负荷演变特征,以饮马河流域长春段的五个国考断面为水质监测点,通过对国考断面水体水质中含有的COD、NH3-N、TP浓度的检测分析,研究区域的水质污染现状和不同水期对污染负荷的影响规律,同时对2020年各考核断面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经估算,在2020年,计算单元总的COD负荷年排放量约为27503.22 t/a,NH3-N负荷年排放量约为2769.39 t/a,TP负荷年排放量约为485.65 t/a;其中,COD负荷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径流,占比约为40.12%,NH3-N负荷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农田径流,占比约为48.16%,TP负荷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农田径流,占比约为46.07%。研究结果表明,砖瓦窑桥、刘珍屯、靠山南楼、十三家子大桥等断面水环境中COD、NH3-N、TP年均浓度超过了水质考核标准;不同水期对饮马河大桥断面污染负荷的影响较小,枯水期对其他断面污染负荷的影响占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8.
韩玉麟  魏红  郝淼  耿琳  张洁莹 《环境化学》2021,40(3):717-728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方法及主成分分析(PCA),研究了夏季渭河西安段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来源,及其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在研究区域共检出2种类别5个不同的DOM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C2、C3、C5和1个类蛋白类荧光组分C4,5个组分具有同源性.对比分析光谱斜率S、SUVA254、α355和DOC浓度,上游(S1—S5)和下游(S13—S17)各组分分子量和腐殖化程度接近但来源有所差异,中游(S6—S12、S18—S19)分子量和腐殖化程度最低;研究区域DOM和CDOM浓度值变化基本保持一致.通过三维光谱参数和主成分分析进行DOM源解析,内源贡献率为72.36%,外源贡献率为12.4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81%;污废水排放是组分C1、C4的主要来源,C2、C3、C5则来源于城市景观水体和湿地公园中微生物和浮游动植物的活动产生,TN与外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TP与内源相关性较高.水质指标DO、DOC、COD、TN、TP与DOM组分有较强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荧光组分组成和特征反映渭河夏季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49.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区,研究其气候因子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52个气象站点1951—2012年气温与降水量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年代均值比较、5 a滑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气温与降水变化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2 a来,研究区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0.283 ℃/10 a、0.235 ℃/10 a、 0.590 ℃/10 a),尤以20世纪90年代增温最为明显,冬季增长速率最快,对气温升高贡献最大。3类气温分别在1988、1989、1982年发生了突变,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突变时间均晚于平均最低气温。多年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1.48 mm/10 a),但下降幅度不明显。年降水量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在20世纪80—90年代相关性较好,均呈上升趋势,而其他时期则呈阶段反对称变化。从季节上看,春季降水量与3类气温年值相关性最好;夏季降水量与3类气温的年际变化趋势类似;秋季降水量与3类气温呈阶段反对称性变化;冬季降水量与3类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呈反对称变化,其他年代则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0.
王鹏  陈波  李传琼  李燕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8):2453-2462
细菌群落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赣江南昌段丰水期(4~8月)细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赣江南昌段细菌优势类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41.18%)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31.79%),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10.04%),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7.26%),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 4.01%).在属分类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是hgcI_clade(16.39%).赣江南昌段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在城区上游、城区中心和城区下游采样点间没有显著差别,在不同月份有显著差别.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外,其它门水平分类细菌相对丰度在不同月份都有显著差异;不同采样点中,只有Proteobacteria差异显著(主要是Betaproteobacteria差异显著),其它门水平分类细菌相对丰度在不同采样点的差异均不显著.温度和流量是影响河流细菌群落的主要因子,其中温度与细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相关性更高,流量则与门分类水平细菌相关性更高,暴雨径流中Firmicutes取代Actin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成为丰度最高的菌群.温度、流量和电导率(EC)是影响OTU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流量和温度是影响门水平细菌群落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河水化学指标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小于温度、流量等水文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