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3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世界环境》2012,(3):95-95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与环境科学研究所联手做的一项最新科研发现,由于冰上湖泊产生大量的冰川融水,格陵兰冰原可能会以更陕的速度滑落进海洋,这种睛形就像屋顶的积雪在晴天时向地面滑落一样。研究者认为这样的湖泊排水可能会提升海平面,并会殃及沿海地带的人们。  相似文献   
32.
吴飞  张福栋  王训  李秋华  江帆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1):4776-4784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典型海洋性冰川的雪冰-径流水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雪冰-径流水中汞浓度变化趋势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贡嘎山冰川中雪、冰样品的THg浓度略高于全球背景值,而明永冰川以及米堆冰川的雪、冰、水样品均处于全球背景水平.3个冰川所有雪样、冰样、水样的THg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78±5.99)ng/L、(1.72 ±1.15)ng/L、(1.31±0.91)ng/L.不同的环境介质中THg浓度变化总体表现为:雪 > 冰 > 水,其主要受颗粒汞沉淀作用及气态单质Hg挥发作用的控制.贡嘎山的径流水中THg浓度表现为六月最高(7.48±2.22)ng/L,十一月最低(1.39 ±0.27)ng/L.所有雪冰-径流水体系中HgP与THg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雪中HgP/THg最高,其次为冰,最低为径流水.贡嘎山径流水中的HgP/THg及月均THg输出变化趋势受径流量和降雨量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了本研究区域雪冰中THg浓度主要受大气颗粒物沉降及季风传输的影响.此外,相比于其他2个冰川,贡嘎山冰川由于更加靠近人类活动密集区域,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西天山科其喀尔冰川消融径流的水化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王建  丁永建  许君利  韩海东 《环境科学》2006,27(7):1305-1311
为了研究西天山科其喀尔冰川融水径流的基本化学特征,2003-06~2003-09在研究区取样(冰面径流、冰面湖水、河水及大气降水),结果表明:①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大小顺序为:河水>冰面径流>冰面湖水>大气降水>7.②各类样品总离子浓度的顺序为:河水>大气降水>冰面湖水>冰面径流.冰面径流中的各项离子浓度均低于其它3类样品的相应值,平均仅是河水的24%;阴、阳离子分别以SO42-和Ca2+为最大.③由于降水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作用,不同降水形式中降雨的各项离子浓度(NO3-除外)均比冰雹和雪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大;④对不同海拔高度水样分析表明,各项离子浓度“高程效应”十分明显,3 900m以上区域,冰面径流中各阳离子浓度逐渐向冰川冰中各相应离子浓度逼近.  相似文献   
34.
青藏高原冰川雪冰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生物作为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一个参数,不仅能提供丰富的物种和嗜冷基因资源作用于冰川的能量和化学物质平衡,而且还与气候和环境相关联.近年来,青藏高原冰川雪藻的研究主要在南部的Yala冰川开展,细菌的研究集中在北部冰川.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冰川雪冰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未来除在研究方法上加以改进外,还应该在微生物多样性、生态意义、嗜冷机制及其与气候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参36  相似文献   
35.
模拟升温对冰川前缘地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全球变暖影响,冰川处于不断退缩状态.本研究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前缘地3个不同退缩年代的土样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温度处理,分别为5℃与15℃,通过150d室内培养实验,探讨升温对冰川前缘地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始样品中,随土壤样品退缩年代的增加,土壤总碳氮含量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及α多样性增加. 150d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古菌拷贝数随升温发生变化,但改变未达显著水平.此外,升温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且对不同样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不同.通过对升温后变化显著的优势OTUs进行分析,退缩年代较短的样点对升温响应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Thiobacillus属相对丰度的升高.结果表明,冰川前缘地微生物对变暖响应的土壤异质性,其结果可为高山冰川地区升温下微生物的特征变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6.
《世界环境》2009,(3):96-96
科学家在南极洲冰川数百米下与世隔绝的黑暗世界里发现了一个存活了近200万年的古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生活在黑暗的、无氧的冰冷环境中,从硫磺和铁中汲取能量。这一发现为冰封的地球中存在生命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火星和木卫二(木星的卫星之一)都有一层冰盖,科学家一直相信木卫二冰盖底下可能有水和生命。一些地质学家认为,8亿年前的地球虽是一颗完全冰封的星球,但仍有生命存活。  相似文献   
37.
无法忽视的"脆弱性" 气候变暖引发的全球气候危机正成为威胁全人类的一个严峻挑战。干旱、风暴、洪水、冰川融化及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灾害不仅愈来愈频繁,而且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38.
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区水体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1997-05在珠峰地区绒布冰川采集的4类水样的实测资料表明,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的大小顺序为:湖水〉湖水〉表层雪。河水和湖水的阴离子以SO^2-4为最大,而表层雪样品以Cl-最大;  相似文献   
39.
正最近,一个电视节目对市面上买到的几种湿纸巾进行了检验分析,并宣称"不少湿纸巾中都含有丙二醇、苯扎氯铵等成分。丙二醇是一种低毒化学溶剂,如果长期用湿纸巾擦手,再来拿东西吃,会导致有毒物质进入胃肠道,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因为丙二醇溶解度大,大概有5%的人会有过敏反应,长期使用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这条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夜之间,湿纸巾似乎从生活必需品变成了"定时炸弹"。事情真有这么糟糕吗?  相似文献   
40.
中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冰川资源规模巨大,形态各异,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具有绝对的垄断性地位。然而,我国冰川旅游发展却较为缓慢,景点稀少,与冰川资源禀赋极不相符,与国外冰川旅游发展差距较大。冰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并非由冰川旅游单体决定,往往由冰川及周边景观的组合程度大小决定。鉴于此,中国冰川旅游需要改变以往冰川观光和其他单一景点开发模式,进而向冰川、雪山、森林、草甸、湖泊、峡谷与民族文化组团式开发转变,通过冰川与其他景观的组团式开发模式,扩展其冰川旅游类型与内涵,延伸其高山带山地旅游产业链,提升我国冰川旅游产品品牌价值,以此为我国冰川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