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490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41.
焦化厂多环芳烃成分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焦炉顶端采集颗粒物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其中13种多环芳烃的含 量.通过与燃煤烟尘和交通隧道中BaP含量的比较,说明焦化作业是造成多环芳烃污染的重要 污染源之一.将分析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确定了焦化厂多环芳烃成分谱,这一成分谱在轮 廓特征和特征比值方面都表现出与燃煤型污染的相似性,而与交通型污染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42.
2009年秋季利用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机载气溶胶粒子探头(PCASP-100X)和前向散射滴谱探头(FSSP-100-ER)在石家庄市上空进行了多次气溶胶观测.选取2009年9~10月间的7架次雾天、1架次小雨天及1架次密卷云天观测资料,重点研究雾天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直径的垂直、水平分布特征及粒子谱分布,并与密卷云天和小雨天的探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气溶胶粒子数浓度较高,近地面最大值达11910个/cm3.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主要受天气条件影响,逆温层是影响粒子垂直输送的主要因素,在逆温层下粒子累积形成粒子数浓度的高值区,逆温层以上气溶胶粒子数浓度迅速减少,雾天和密卷云天粒子数浓度随高度多呈负指数分布;雾天多伴有逆温层和较大空气湿度,有利于气溶胶粒子累积,数浓度一般可达104个/cm3以上,容易形成低能见度污染天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在无降水日有累积效应,降雨对气溶胶粒子有明显清除作用;粒子数浓度和粒子直径在水平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随着高度增加粒子数浓度和直径的水平绝对偏差减小,相对偏差往往增大;不同天气下尺度谱型类似,多呈单峰分布,在0.11μm左右处出现峰值,但在雾天、密卷云天、小雨天气下的气溶胶粒子峰值依次变小,并且随高度增加,尺度谱峰值数密度值降低,谱变窄.  相似文献   
143.
从四川省豆科植物鸡眼草属、合欢属、豇豆属、葛属、金合欢、杭子梢分离获得了103株根瘤菌,采用AFLP、BOXAIR-PCR研究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分离自四川省豆科植物6个属的根瘤菌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中,全部供试菌株的相似性为21%,全部供试菌株可分为26个AFLP遗传群;BOXAIR-PC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3个菌株分在70%相似性水平处,供试菌株被分为18个BOX遗传群.除部分菌株外,多数根瘤菌按宿主类型聚群,同一宿主而地理来源不同的根瘤菌分布于不同的遗传群,表明宿主和地理环境对根瘤菌具有深刻影响.图3表1参9  相似文献   
144.
锰离子非均匀掺杂TiO2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测定C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D是水体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对于COD测定方法主要是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这些方法的测定工艺相对繁杂.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分步控制工艺制备锰离子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的薄膜电极,并用该薄膜作为光电催化电极测定COD.在三电极体系中,比较该薄膜电极与纯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对于氧化丁二酸、乙醇、邻苯二甲酸氢钾、α-D-葡萄糖四种有机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电极体系中电子转移的电量与有机物完全矿化所需的化学需氧量(COD)有着内在的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锰离子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的薄膜氧化降解丁二酸、乙醇、邻苯二甲酸氢钾、α-D-葡萄糖的速率大于纯二氧化钛薄膜.进一步结合线性扫描伏安(LSV)、阻抗谱等光电化学表征,从锰离子非均匀掺杂引起二氧化钛薄膜光生空穴-电子分离,初步分析了其光电催化活性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5.
两种苯甲酸处理系统细菌群落结构的ARDRA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ARDRA(扩增rDNA限制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种驯化条件产生的苯甲酸活性污泥中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取污泥样品总DNA以后,利用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两种活性污泥分别有20.4%和24.3%的酶切类型是自身特有的,可见在微生物群落结构上差别显著。并且利用这种方法分别检测到了103和107种的微生物类型,而利用传统的纯培养手段则只分别分离到了7种和8种微生物,分别只占ARDRA方法的6.8%和7.5%,充分显示了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6.
FSM作为一种新型的管道在线腐蚀监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压力管道腐蚀缺陷中以局部小腐蚀坑最为常见,这也是FSM方法中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FSM方法对压力管道常见的圆形和矩形小腐蚀坑展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SM方法对于小体积型缺陷敏感,实验中监测精度为0.5mm,并可准确反映缺陷增长过程,对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为了解重庆市生活垃圾焚烧废气排放颗粒物的组分情况,采集了重庆市两家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废气颗粒物滤膜样品,分析了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重庆市生活垃圾焚烧废气颗粒物PM_(10)源和PM_(2.5)源组分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SO_4~(2-)质量分数偏高,OC、EC的质量分数均超过10%,SO_4~(2-)的质量分数为3.22%~18.5%,S、K、NH_4~+、Ca~(2+)含量均超过1%。PM_(2.5)源中Cl~-含量高达3.92%~11.9%。研究结果与其他城市垃圾焚烧排放颗粒物的PM_(2.5)源及PM_(10)源组分特征差异性不大,PM_(10)源组分中K、Cl~-、SO_4~(2-)、OC的含量偏高,分别为1.16%、5.42%、11.2%、30.3%;PM_(2.5)源组分中Cl-、SO_4~(2-)和OC的含量偏高,分别为7.70%、6.99%、29.0%。  相似文献   
148.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开展泸定6.8级地震强地震动模拟,并通过实际强震记录校核,重建了泸定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场。结果表明:(1)震中距80km以内,大部分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峰值地面加速度差值最小为0.58gal;(2)与低频段相比,高频段加速度反应谱的模拟效果较好,与实际反应谱的吻合度更高;(3)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峰值地面速度(PGV)、谱烈度(SI)及仪器地震烈度(II)的最大值分别为433gal、30cm/s、34cm/s、8.5,除II的模拟结果未展现Ⅸ度区外,各地震动参数均沿断层延伸方向呈对称分布,且在宏观形态上与地震烈度图的相似性较强;(4)与实际地震烈度图相比,重建的强地面运动场可有效预估地震烈度Ⅶ~Ⅸ度区的分布范围。作为合理确定地震动输入的一种途径,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泸定地区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特定地震强地震动(高频)的快速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快速城市化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以福建为例,利用细颗粒物测量仪Fidas Frog研究福建山区夏初时段不同背景下气溶胶数浓度的污染特征及周边城市化对其的影响,2017年6月分别在福建宁德古田(县城)、南平玉山(清洁地区)和福州七星坪(城市郊区)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不同观测点颗粒物数浓度呈不同特征:古田气溶胶数浓度主要集中在小于400 nm处,气溶胶数浓度平均值为434.37 cm~(-3);玉山作为清洁地区,其平均气溶胶数浓度最低,积聚模态(0.18~1.00μm)和粗粒子模态(1.00~20.00μm)颗粒物数浓度相当;七星坪气溶胶平均数浓度最高,其气溶胶数浓度主要集中在小于500 nm处;古田和玉山数浓度粒径谱呈双峰型分布,而七星坪数浓度粒径谱呈单峰型分布。通过对后向轨迹聚类及气溶胶数浓度的潜在源权重分析,得到古田强潜在源区为观测点以南区域,受古田县城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玉山和七星坪强潜在源区都在观测点西南区域,七星坪积聚模态气溶胶主要来自厦门、泉州、莆田和福州等沿海城市。  相似文献   
150.
利用激光雨滴谱仪、自动雨量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切变线影响下洱海流域的一次暴雨过程雨滴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强大于2.5 mm/h时,激光雨滴谱仪计算的累计雨量和雷达反射率因子较自动雨量站测得的值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但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雨滴分钟速浓度、雨强和质量加权直径时序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雨强小于2.5 mm/h时,质量加权直径均值为1.016 mm,雨强大于2.5 mm/h时质量加权直径均值为1.74 mm,粒径大于1 mm的雨滴是影响雨强大小的关键。对本次降雨过程按层云、积云和混合云降水进行分类,发现三类降水的雨滴谱分布均为单峰型,且Gamma分布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积云降水谱宽最大至3.75 mm,混合云降水谱宽2.75 mm次之,层云降水谱宽最小为2.125 mm。对Z-R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出本次暴雨过程Z-R关系为Z=118.37R2.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