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环境科技》2005,18(3):F0004-F0004
无锡市环境科学研究成立于1979年,是无锡市环保局直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环境科研、环境影响评价[国环评乙字第1902号]、污染治理工艺开发、污染治理设施调试及运营、管理决策咨询及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12.
无锡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里湖曾是太湖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水质一度恶化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劣Ⅴ类。随着太湖水污染防治成为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五里湖也经历了1998年的“零点行动——聚焦太湖”治污行动。现在的五里湖,从劣Ⅴ类水变成了现在的Ⅳ类景观水和Ⅳ类饮用水,与此同时,无锡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并持续保持两位数的经济高增长率。这就是坚持环境优先,开展环境资本运作,加强环境保护,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范倒,它留给人们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13.
114.
目前,无锡市已经建成太湖、梅梁湖、马山等自然保护和风景名胜区509平方公里;市区现有绿地总面积达3726公顷;市区范围芦村、城北等8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36万立方米;建成了年可供煤气5000万立方米的焦化厂、  相似文献   
115.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探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依据沉积学原理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性,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改进的多变量Chernoff脸谱图,对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不同重金属的地积累程度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结果表明:(1)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可划分为3个区域:湖心相对清洁区、湖岸轻度污染区和内湖综合污染区。(2)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轻度污染。其中铜污染极别高于其它金属,且集中的太湖北部地区。铬污染属于轻度污染,具有分布空间广且均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6.
《劳动保护》2003,(4):i006-i008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特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相似文献   
117.
无锡市委、市政府近日召开全市建设“东方硅谷”动员大会,提出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50万人,其中,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突破5万人,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破1万人;打造出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微电子、软件与服务外包5个世界级特色产业基地,以及新材料与新型显示、生物、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以此全面提升无锡发展的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把无锡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方硅谷”。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环保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环保优先方针,以生态环保倒逼转型发展,以生态创建推进环境质量改善,积极创新和实践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环保工作呈现了“大力度、大动作、大收获”可喜局面,环境污染趋势得到根本扭转。被国家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评为“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五年环保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在全省市级环保局综合考评中总分遥遥领先,多次被省环保厅评为先进环保局。  相似文献   
119.
吴未  路平山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1):1860-1869
资源型关键地段对于维护和控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构建一套资源型关键地段识别的指标体系,在以次一级行政区为基本识别单元的基础上,识别出行政单元内地类斑块尺度的资源型关键地段。将无锡市划分为3级6类地段:关键地段、关键地段保护区、一般地段、干扰地段、干扰区以及交汇区,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9.70%、12.03%、39.62%、16.36%、12.28%和6.35%。关键地段斑块面积偏小、破碎化程度明显,空间分布不均匀,宜兴市境内关键地段占全市总量的85.26%;干扰地段斑块面积较大,空间分布不均,但相对集中,从面积和强度来看城区都较明显。干扰地段的形成受城镇空间发展影响明显;次一级行政区交汇区空间分布特征与形成原因不完全一致,空间分布也不均。城区50.48%、江阴40.91%、宜兴33.63%的关键地段保护区有被进一步破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0.
无锡市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论文以无锡市2010年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自然地理和人为干扰两类因素的因子加权叠加模型,以此获取研究区的生态贡献等级斑块,运用ArcGIS 10.0,Fragstats 4.0和CS 2.2软件计算并探讨了快速城市化平原地区不同景观指数随粒度增粗的变化特征及其适宜的研究尺度域.结果表明,随粒度变粗,景观指数受空间粒度的影响显著,存在特定的粒度范围.其中,类型水平,景观水平以及景观连接度指数的尺度域不完全相同,粒度分别为2~30,2~10和2~7个栅格单元,研究区尺度域以2~7个栅格单元即60~210 m为宜;景观连接度指数得到的尺度域更精准,粒度依赖性更明显,适宜于粒度效应研究,但是不同景观连接度指数对粒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