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降解毒死蜱曲霉Y的分离和降解效能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毒死蜱在灭菌土壤、施用过和未施用过毒死蜱的土壤中的降解速率测定表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在毒死蜱的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毒死蜱在连续使用后,降解速度大大加快,说明毒死蜱可诱发降解菌的产生,从连续使用毒死蜱的土壤中分离了1株可降解毒死蝗的真菌曲霉Y。测定了曲霉Y在不同接菌量、不同温度、不同毒死蜱浓度及不同碳源浓度下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同时,还测定了曲霉Y其他杀虫剂的降解能力。图6参13。  相似文献   
32.
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筛选出1株苯的高效降解真菌HD-3,经形态特征、ITS基因序列系统学分析,确定HD-3为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该菌株8 d内对初始浓度439.3 mg/L和4 393 mg/L的苯的降解率分别为78.56%和33.96%。当苯的初始浓度为439.3 mg/L,HD-3降解苯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不同填料生物过滤塔处理苯废气的工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苯的浓度提高,苯的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的浓度为200 mg/m3时,煤质柱状活性炭生物过滤塔、生物陶粒生物过滤塔、竹材生物过滤塔的苯平均去除率(REave)分别为93.63%、93.16%和82.38%;当苯的进口浓度增加到3 000 mg/m3时,3种生物过滤塔的苯平均去除率(REave)分别为78.89%、68.43%和51.87%。(2)不同填料对苯的去除能力不同,煤质柱状活性炭>生物陶粒>竹材。  相似文献   
33.
为了利用廉价材料规模化生产微生物絮凝剂,以味精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质,对酱油曲霉的摇瓶连续培养和发酵罐连续培养进行了研究。摇瓶中以5%的接种量进行连续培养,最适温度在30~33℃之间,每6h替换一次新鲜废水培养基,5次替换新鲜废水培养基后最大絮凝率仍达到97.8%。在发酵罐扩大连续培养中以5%的接种量接种后经过9h预培养达到稳定生产絮凝剂后,以4mL/min的补料流量进行连续培养,生产的絮凝剂产量达到2.392g/L,且最大絮凝率为98.1%。生产36h后对发酵系统中菌体进行稀释,使菌体量保持在50—200g/L之间可持续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34.
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素M1超标140%。25日,蒙牛发布声明致歉。但黄曲霉素所带来的巨大安全威胁并不能用道歉来消除,乳品安全再次成为了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35.
鸡粪好氧堆肥氨氧化霉菌的筛选及氮转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立群  喻其林  黄明媛 《环境科学》2010,31(11):2763-2767
为明确鸡粪好氧堆肥过程氨氧化霉菌的存在情况及其氮转化能力,以鸡粪好氧堆肥中分离的10株霉菌为对象,采用氨氧化霉菌培养基筛选氨氧化菌株;对所选菌株进行生长量及氮转化指标的测定及相关分析,以明确菌体生长与氨氧化作用的关系;对确定的高效氨氧化菌株进行氮转化能力测定,并做回归堆肥的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所试菌株均能氧化NH4+-N生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证明在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存在氨氧化霉菌,且提示该环境的霉菌可能具有普遍的氨氧化能力;氨氧化霉菌生成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总量、菌体干重、菌体凯氏氮量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确定的2株高效氨氧化菌株M25-22(Penicilliumsp.)与M40-4(Aspergillussp.)在培养基中培养144h后,均能使NH4+-N降低0.3mg·mL-1以上,生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总量约在1.1×10-3mg·mL-1和1.5×10-3mg·mL-1;2株菌回归堆肥后,均能使堆肥体系中NH4+-N含量明显降低,硝态氮及总氮含量明显增加,这对减少堆肥过程氮素损失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6.
利用味精废水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7.
《环境化学》2003,22(4):409-412
各种各样的天然色素已被广泛地用于饮料,果冻食品和糖果.在许多国家,食品法规已经将天然食品色素与合成食品色素纳入同等程度的检测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用于天然食品色素的分析.本文利用配有电喷雾或大气压化学离子化的液相.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四种天然色素中的主要色素成份,它们分别是:红甘蓝、红辣椒、红曲霉和紫胶。  相似文献   
38.
曲霉WZ-2对染料脱色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废水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染料脱色曲霉WZ-2,它对不同染料均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在33 ̄40℃温度范围内WZ-2对活性桃红KD-8B的脱色率为84% ̄98%,最佳脱色温度为33℃,pH值在4.0 ̄7.0范围内WZ-2对直接耐晒翠蓝GL的脱色率为83% ̄96%,最佳脱色pH为6.0,碳源、氮源及接种量对其脱色率均有影响,染料脱色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可见光区520nm处的吸收峰完全消失,而紫外光  相似文献   
39.
利用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和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复合菌以酱油酿造废液作为培养基生产生物絮凝剂,研究了外加碳源、外加氮源、培养基的初始pH值以及酱油酿造废液浓度等因素对絮凝剂产量及絮凝剂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所制备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酱油酿造废液稀释1倍,加入5g/L乙醇作为补充碳源,不需添加氮源,调节pH值至5.0左右,培养30h,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可达到5.92g/L.实验制备的生物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对高岭土悬浊液的去除率达到98.3%;对酱油废水、酿酒废水、生活污水、乳品废水等实际废水的浊度的去除率78.2%~92.3%,COD去除率为64.2%~85.2%.  相似文献   
40.
草甘膦曲霉生物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霉B21可利用草甘膦为唯一碳源或磷源生长.在pH6.0、300mg/L草甘膦和7g/L葡萄糖组成的共基质底物系统中,草甘膦降解率可达97%.曲霉生长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生长进入减速期后开始快速降解草甘膦.应用分批补料培养方式,在底物浓度恒定条件下研究草甘膦底物抑制降解动力学模型,假设草甘膦和降解酶络合形成五元底物-酶复合物,得到的动力学模型和参数可以很好地模拟其生物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