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核能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核能的起源与发展,世界核电发展现状,论述核能对环境影响和核能利用的环侏对策,预测核能是今后解决能源危机最主要也是最本质的途径,并对核能大发展的情况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2.
ENN 5月18日讯,詹姆斯·洛弗洛克(James Lovelock)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他认为整个地球是一个大的生命有机体.根据洛弗洛克的观点,该亚-希腊神话中的地球女神,从物理上和化学上是和地球上的生命紧紧相连的.  相似文献   
23.
《环境》2013,(11):38-39
对于人类来说,核能的利用一直是一个“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棘手问题。其实,在利用核能的领域,传统的核裂变反应还有一个孪生兄弟,那就是核聚变反应。近日,美国一个名为“国家点火装置”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核聚变过程中释放能量大于消耗能量”,这在核聚变的研究上是一个重要突破,同时也让人们可以放眼展望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核能应用新纪元。  相似文献   
24.
《环境》2009,(5):64-65
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4月20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国将坚持实施积极推进能源节约和优化能源结构的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核电,提高核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加强与世界各国及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核能和平利用事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25.
《环境》2012,(6):28-29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24日说,核电目前在中国电力中所占比例不足2%,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这个战略必争的领域,保持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6.
认识核能     
《环境》2005,(8):27
核能,是原子核能的简称,人们习惯上又称之为原子能,其实,顾名而思义,原子核能是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而不是原子分裂产生的能量。  相似文献   
27.
目前,我国在建核动力堆的数量与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形势相比,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核法律,核安全监管模式相对落后。监管规范碎片化、核安全法规体系不健全、法规内容不完善的现状呼吁加快制定《核安全法》。而《核安全法》在核能法律体系中如何定位,是处理该法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及未来起草《原子能法》之间的关系的前提,同时,进一步指出《核安全法》应当保障核安全独立监管。  相似文献   
28.
<正>作为欧洲两大经济实体和曾经的核电强国,德国与法国这对邻居目前在核电的发展上却境况迥然。一个以遵从民意为名毅然弃核,甚至将曾经的核电站改造成了游乐场;一个却在如火如荼的核电发展中提出了新能源调整策略。当下,德法核电发展冰火两重天的两极境况与两个国家不同的资源储量、人口分布、历史传统、国家政策和国内政局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桎辖之桎则是两国在现阶段能源发展与民众意愿之间作出的不同平衡。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未  相似文献   
29.
《环境》2014,(7)
正为让香港各界充分、系统、全面了解我国核能事业发展和核安全核应急情况。6月5日,由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主办的核电安全发展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核电发展形势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是有保障的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项目官员王海指出,"核能是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尽管福岛事件后对不少国家的核能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发展核能的世界大趋势并未改变。福岛事故后,我国  相似文献   
30.
《环境》2008,(7)
人类的衣、食、住、行,哪一项也离不开能源,可以说,没有能源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但有限的能源储量已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度增长,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更使人们感到不安的是,人类所消耗的碳载体矿物燃料,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达210亿吨,并呈上升趋势,而且还伴随有其他有毒物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