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5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301篇
安全科学   884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739篇
综合类   2498篇
基础理论   233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306篇
灾害及防治   14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应用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导出了烟流扩散新模式,讨论了利用照相法估算烟流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及步骤,以高架点源烟流扩散为例,应用新模式结合照相法估算烟流污染物浓度,并与利用高斯模式计算的烟流污染物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2.
关于应用美国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国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但对该模式还缺少正确的理解。本文对FHWA噪声预测模式作了详细剖析,解释了模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并指出了该模式的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3.
对美国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的深入讨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涂瑞和 《环境工程》1995,13(3):41-45
美国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在我国被广为应用,甚至有各种修正模式,但因对原模式的理论依据仍缺少了解,以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或对原模式进行修正时诸如参数的选择及计算、模式适用范围等出现了不当或错误现象。本文从理论上对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讨论了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模式的适用范围,并提供了二种特殊情况下公路噪声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04.
事故性泄漏的有毒气体的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有毒气体发生事故性泄漏时具有瞬间性的特点,选取适宜的烟团扩散模式,在多种气象条件下,对有毒气体地面浓度的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有害浓度分布区域与泄漏发生后、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05.
艾伦·雪柏利(Allan Savory)的整体管理理论提出,"影响草场的首要因素不是牲畜头数,而是植被暴露于牲畜的时间".据数千家牧场推广整体放牧计划模式的经验证明,一些曾被作是"超载过牧"的牧场实为"缺载过牧","放牧过度"的草场实为"放牧不足".以减少牲畜作为保护草场唯一手段的管理模式理应被淘汰.  相似文献   
106.
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实施农林复合经营的重要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结构类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林复合经营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7.
建筑物尾流区气流与污染物扩散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了细网格非静力能量闭合边界层模式和随机游动模拟方法建立了一套分析建筑物尾流流场和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系统.作为应用研究的例子,在对某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排废气的风井塔尾流区流场和浓度场进行风洞流体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所建的模拟系统对风井塔尾流区气流和污染物扩散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的模拟系统的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的结果吻合较好,对一些小尺度带有明显湍流不均匀性的流场和局地空气污染物散布的情况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生产转型是乡村生产体系演变的核心内容,以粮食生产转型研究为突破口能够清晰反映区域乡村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转型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聚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转型历程,并尝试构建我国粮食生产转型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呈现出“以粮为纲—农业结构调整—综合转型—城乡互动”四个差异化阶段特征。利用GL-RL模型,构建了我国粮食生产转型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由Green Loop阶段演化到Red Loop阶段,粮食生产逐渐由本地生产融入到城乡生产网络,驱动粮食生产转型的扰动因素具有多时空尺度特征和跨尺度效应。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地关系协调和全球化等因素将会对未来粮食生产转型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优化粮食生产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关系,将为保障粮食生产有序转型,完善乡村生产体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9.
生态经济市概念内涵 自从1987年亚尼科斯基(O.Yanitsky)与雷吉斯特(R.Register)分别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以来,对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层出不穷,也有很多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黄肇义等,2001).本文所提出的生态经济市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对发展目标理论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种建设生态城市的模式,也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对生态城市内涵的一种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110.
应用高斯模式及艾根模式分别计算了辽化地区地下不同气象条件气象条件下SO2小时浓度,并与实测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形不平坦地区应用艾根模式可以得到与实测浓度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