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采用一锅水热合成法制备Fe掺杂Bi2MoO6光催化剂,对Bi2MoO6的主体结构进行修饰和调整.在可见光LED照射下,利用合成的Fe-Bi2MoO6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peroxymonosulfate,oxone)对偶氮染料橙黄Ⅱ进行光催化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对催化剂的形貌微观结构和化学价态进行表征,并应用在光催化活化PMS降解橙黄Ⅱ的过程中.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为0.4 g/L,PMS投加量为0.4 mmoL/L,初始pH值接近中性条件下,Fe-Bi2MoO6材料对橙黄Ⅱ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经过Fe掺杂后,Fe取代一部分的Bi3+,致使主体晶格出现畸变,不仅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产生、分离和转移,还增强了 Bi2MoO6的光催化活性.Fe-Bi2MoO6光催化剂经重复使用5次后对橙黄Ⅱ的降解率仍然可以达到89.1%以上,具有优秀的光催化稳定性能.活性自由基的出现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由此展示出一种潜在的光催化降解机制,且Fe掺杂Bi2MoO6比单纯Bi2MoO6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
Real Time PCR研究进展及其在海洋病原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al Time PCR,即实时监测PCR扩增产物并进行解析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Real Time PCR技术秉承及发展了普通PCR的快速、高灵敏度检出等优点,同时克服了普通PCR不能准确定量、容易污染等缺点,无需在反应结束后通过电泳操作确认扩增产物.目前,Real Time PCR可设计多对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对多个靶基因进行扩增,实现多莺实时定量检测.Real Time PCR使PCR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扩展了PCR技术的应用范畴,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Real Time PCR的主要原理、解析方法、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海洋病原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
从城市工业固体废物消纳和废弃采石场作为填埋处置场地的角度出发,对利用废弃采石场作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场址条件进行探讨,通过广州市地区实例说明利用废弃采石场选址作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址的可用性,这对未来废弃采石场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在稀硫酸介质及加热下,痕量NO~-_2对BrO~-_3氧化橙黄Ⅳ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在0.10mol/LNaOH介质中,橙黄Ⅳ于-0.50V处产生一灵敏的示波极谐波。据此建立了一个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0.027ng/mL和0.08~20ng/mLNO~-_2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以橙黄II染料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Fe-NTA/H2O2构成的类Fenton反应中各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为:[H2O2]=20 mmol/L,[Fe-NTA]=2.5 mmol/L,pH=3。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H2O2浓度、Fe-NTA浓度对脱色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脱色反应在30 m in内基本完成,类Fenton试剂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保持较好的脱色效果,而且在pH=6时,类Fenton试剂比传统Fenton试剂的脱色效率提高约75%。增加双氧水浓度可以提高橙黄II溶液脱色率,但超过20 mmol/L后效果提高不明显。在0.5~2.5 mmol/L的范围内,Fe-NTA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6.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焙烧法制备了掺杂Sn(Ⅳ)的TiO2/AC光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橙黄G为目标降解物,对光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Sn(IV)掺杂量为2.5at.%的TiO2/AC光催化剂,在进水浓度50mg/L,催化剂的用量12.5g/i,pH值2.0,H2O2 1.5mL/L。主波长为365nm的300W高压汞灯光照条件下,反应60rain,橙黄G的光催化去除率可达99.1%。该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其速控步为吸附反应。共存阴离子SO4^2-和H2PO4^-,对橙黄G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焙烧法制备了掺杂Sn(Ⅳ)的TiO2/AC光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橙黄G为目标降解物,对光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Sn(Ⅳ)掺杂量为2.5 at.%的TiO2/AC光催化剂,在进水浓度50 mg/L,催化剂的用量12.5 g/L,pH值2.0,H2O21.5 mL/L,主波长为365 nm的300W高压汞灯光照条件下,反应60 min,橙黄G的光催化去除率可达99.1%.该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其速控步为吸附反应.共存阴离子SO42-和H2PO4-,对橙黄G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
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水稻Wx基因位点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测定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培育出的14种同源四倍体水稻及8种大面积推广的二倍体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并利用微卫星标记484/485,Wxup2/485及PCR—AceⅠ分子标记对同源四倍体及二倍体水稻进行扩增.发现直链淀粉含量发生变化的部分同源四倍体水稻队基因位点发生变异,表明微卫星标记与同源四倍体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同源四倍体水稻Wx基因位点遗传变异的原因.图2表1参13  相似文献   
29.
氮掺杂型纳米TiO2在可见光及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以氨水水解-沉淀法制备出了氮掺杂型纳米TiO2催化剂(N/TiO2),以XRD、XPS、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通过对偶氮染料橙黄G的降解反应,研究了N/TiO2在可见光及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pH值、外加H2O2氧化剂对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并与P25型纳米TiO2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N/TiO2对橙黄G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150min后降解率可达96.29%,显著高于P25型TiO2(42.55%);在太阳光下,N/TiO2对橙黄G的光催化降解速率较快,反应60min降解率与P25型TiO2基本相同,分别为99.37%、99.94%;较低的pH值环境并适量添加H2O2可显著提高N/TiO2催化效率,在可见光及太阳光下的最佳pH值均为2~3,最佳H2O2加入量分别为0.5mL·L-1、1.5 mL·L-1.  相似文献   
30.
采用条带法进行地下开采时,条带矿柱的裂纹扩展导致了矿柱的最终破坏,且裂纹多表现为Ⅰ型裂纹与Ⅱ型裂纹复合扩展破坏特征。根据采场矿柱受力条件,确定条带矿柱受两侧采场空区影响时矿柱内Ⅰ-П复合型裂纹尖端的Westergaard应力函数,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采场作业面围岩破坏区的边界条件,建立了矿柱破坏宽度计算模型。以上横山页岩矿床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模拟条带法回采某盘区3个试验区段,利用DIP法分析受地应力及回采扰动作用下矿柱的裂纹发育特征,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条带及其条带矿柱均为15 m等设计参数条件下,计算模型矿柱破坏宽度理论值分别为17.66 m、15.56 m和10.28 m,试验模拟结果分别为完全大于15 m、约为15 m和10.5~11.0 m,试验结果与依据模型计算的理论值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