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44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浸渍活性炭中银含量的分析方法,对酸介质浓度、共存元素的干扰进行了探讨,在0—1.0ml沪范围内,银含量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对09型浸渍活性炭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91%(n=10),加标回收率为97.5%-101.4%。  相似文献   
22.
以磁性氧化铁红作为脱硫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氧化铁烟气脱硫试验,研究氧化铁烟气脱硫的反应特性,并对脱硫机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铁脱硫反应最佳温度范围为400~420℃,硫容可达43.9%~46.1%;进口烟气中SO2的浓度越高,脱硫剂越容易穿透,穿透时间越短,脱硫效果越差;再生温度越高,脱硫剂再生率越高,再生所用的时间越短,再生效果越好;氧化铁脱硫剂再生后,脱硫反应活性下降;脱硫反应前、后和再生反应前、后的脱硫剂XRD图谱均发生变化,氧化铁的脱硫产物为硫酸铁,硫酸铁的高温再生产物为氧化铁。  相似文献   
23.
经过实验分离到一株纤维素降解真菌CD-Q1,通过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真菌为匍匐根霉。该菌能够以滤纸、秸秆和脱酯棉为唯一碳源生长,8 d内可将26.5%的秸秆降解,可将7.5%的滤纸糖化。当以滤纸为唯一碳源时,pH=5条件下,滤纸失重及还原糖产生量最高,45 h内可将3%滤纸降解,生成0.845 mg/ml的还原糖(以葡萄糖计)。该纤维素降解真菌的分离为纤维素糖化及进一步利用提供了较好菌源,为纤维素降解性能的基因改良提供了理想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24.
我在一家大型化工企业里主管安全工作,已有10多个年头了,遇到过许多事,但“两张小滤纸”却使我记忆犹新。因为,这“两张小滤纸”在很大程度上教会了我怎样管安全,怎么管?管什么?它在我的安管征程上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25.
本文探讨了用水合氧化铁吸附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所采用的方法及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由于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特别是其较佳的处理能力,将极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处理含重金属元素废水的方法,并大规模进入工业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26.
以模拟废水中的四环素(TC)和TOC(总有机碳)去除率为研究指标,探讨粒子电极的不同体系对降解四环素废水的影响。同时以浸渍法优化制备不同负载型γ-Al_2O_3粒子电极,并研究了其电催化性能和降解能耗,考察浸渍法和后浸渍法制备粒子电极的优劣。结果表明:三维电解体系对TC的降解效果达到40.1%,明显优于二维体系的29.1%;不同负载型粒子电极对TC的降解效果依次为Bi>Sn/Sb>Ti>Co>Cu>Fe>Mn,其中γ-Al_2O_3-Bi粒子电极对TC和TOC的去除效果最佳,分别为63.8%、36.3%;γ-Al_2O_3-Bi和γ-Al_2O_3-Sn/Sb粒子电极的能耗分别为85.9,90.7 (kW·h)/kg,远低于二维降解体系(205.5 (kW·h)/kg);浸渍法制得的γ-Al_2O_3-Bi-(Sn/Sb)对TC的电解效率明显优于后浸渍法制得的粒子电极,其中前者为78.9%,高出后者约10百分点。  相似文献   
27.
鱼体甲基汞的萃取富集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萃取和半胱氨酸滤纸富集再用苯洗脱的方法,使鱼肉中甲基汞得到富集和提取。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甲基汞的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为87.10%~105.69%;变异系数为2.93%。符合要求,大量样品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痕量甲基汞的提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滤纸对青蒿丛生芽诱导及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上加铺一层滤纸能够明显促进青蒿丛生芽的诱导,丛生芽诱导率可达到97%.在高效丛生芽诱导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滤纸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青蒿遗传转化中的应用.优化后的青蒿转化体系,抗性丛生芽诱导率可达到59.7%,其中,12.5%的抗性丛生芽能发育成抗性生根植株,生根植株PCR检测均为阳性.在部分PCR检测阳性植株中检测到了GUS的稳定表达.该优化的转化体系对青蒿素生物合成分子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图5表1参26  相似文献   
29.
土壤中氧化铁的有机还原溶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土壤中的氧化铁被两种酚化合物还原而溶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H恒定和有机还原剂过量的情况下,氧化铁的还原溶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还原溶解速率大小与土壤中氧化铁的结晶形态有关.氧化锰的存在影响着氧化铁的还原溶解,在存在足够的还原剂的条件下,两者可同时还原.实验中求得黄壤和赤红壤中氧化铁的还原溶解反应对[H+]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126和0.174。土壤中氧化铁的还原溶解是一个受表面反应控制的过程,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是表面的电子转移反应,磷酸根在土壤中的吸附占据了氧化铁表面的反应位,因而明显抑制还原溶解反应.  相似文献   
30.
基于简易的超声-浸渍法将铁元素成功掺杂于污泥载体上,得到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并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和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等对合成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等进行表征,探究了所制备催化剂对亚甲基蓝(MB)模拟废水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以脱水污泥为载体,可快速有效将铁元素掺杂于污泥中,并主要以Fe_2O_3的形式存在,且负载铁元素和载体形成了Fe—O、Fe—O—H和Si—O—Fe等化学键,保证催化剂的稳定性。对50mg/L MB的降解实验表明,在初始pH为4、催化剂用量为0.6g/L、H_2O_2投加量为5mL/L的最优实验条件下,反应120min后对MB的降解率可达99.8%,并且循环实验5次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同时阐明了非均相Fenton催化体系对MB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