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4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1316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186篇
环保管理   860篇
综合类   5572篇
基础理论   776篇
污染及防治   720篇
评价与监测   586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对环境水体监测质量控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监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某市化工区环境污染物概况的调查,建立了污染风险模型,并且根据模型获得的结果确定了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区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为今后的应急监测提供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63.
大气微生物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气微生物浓度、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研究大气微生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联程度,说明气象因子对各类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大气污染因子,特别是对耐高渗透压霉菌。  相似文献   
64.
1985年~1989年由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自治区环境监测站(研究所)对内陆流域各类水体中U、Th、~(226)Ra、~(40)K浓度进行调查,由调查的29条内陆河、23个湖泊、15座水库、55处井泉和34个自来水的统计结果表明,流域内各水体中U和~(40)K浓度的平均值与同期调查的黄河水系同类水体的浓度相近,明显高于长江水系,与全国同类水体相比亦属偏高。Th和~(226)Ra的平均浓度与全国同类水体的浓度相近,甘、新内陆区浓度较低。调查发现,一些咸水湖、井水和自来水中U、~(226)Ra,或~(40)K浓度异常偏高。  相似文献   
65.
浑河沈阳段地表水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影响的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GB 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和美国EPA推荐的“地面水质量标准”对浑河沈阳段地表水中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评估,结果虽然有所差别,但结论是一致的,即浑河沈阳段地表水有机污染物十分严重,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66.
化学需氧量(CODcr)和石油类都是中国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也是环境监测的常测项目.CODcr是反映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矿物油和动、植物油统称为油类,是废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对CODcr的贡献较大.探索水体中CODcr值与油类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对CODcr值准确性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改进含油废水的取样方法,有利于提高CODcr测定值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67.
本在分析了度电池对土壤、水体、动植物、人体的危害基础上提出了对其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8.
69.
衡水湖东湖底质监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衡水湖东湖底质调查,查明底质主要污染物含量及其对水体的潜在危险。为当地引、蓄水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排放系数法估算污染物排放总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污染物总量动态变化情况,采用排放系统法进行估算是有效的方法。利用1995年上海乡镇工业污染调查数据对排放系数进行验证,说明应如何选用排放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