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硫化沉淀浮选处理电解钴镍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丁基黄原酸钠为浮选剂、硫化钠为沉淀剂,采用硫化沉淀浮选的方法处理电解钴镍废水,可以使处理水水质中的钴镍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实验还为实际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沉淀浮选法对矿山井下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铅、铜、锌等离子有很高的去除率,处理后的地下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回用要求和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铅铜混合浮选精矿中,铅、铜品位分别达到30.2%和16.3%,具有极高的资源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103.
三泥脱水焚烧装置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济南分公司污水处理场三泥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为保证平稳生产和节能降耗所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04.
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水体系浮选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发现 ,在水溶液中Cu(Ⅱ )与硫氰酸铵、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 ,在少量氯化钠存在下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并与水分成界面清晰的两相 ,分相过程中Cu(Ⅱ )被定量浮选。实现了Cu(Ⅱ )与Fe(Ⅲ )、Ni(Ⅱ )、Mn(Ⅱ )、Al(Ⅲ )等离子的分离 ,是一种无毒且更为简便、经济、快速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用物理及化学方法研究了废旧电脑线路板的处理回收工艺。首先通过粉碎机将线路板破碎,在不同破碎时间和转速下,对筛分后各担级的产物作累积产率曲线,得到理想的破碎时间和转速,然后利用液体对破碎的物料进行淳选,重化分析铜与非金属的解离程度,最后通过碘重法检测浮选后铜的回收情况。实验鲒果表明:在R〉2000rpm的条件下线路板粉碎120s,采用三溴甲烷作浮选注,进行液体浮选,在dp〈0.074mm的细粗级中,主要是玻璃纤维和碳化硅等非金属物质,线路板中的铜主要富集在0.84~0.125mm拉级中,在0.84—0.42mm粒级中,铜的回收率可达到97.89%。  相似文献   
106.
某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厂浮选废水水量大,目前该厂对浮选废水的处理方法为尾矿库砂滤治理,但该方法存在效率低、周期长、回用影响选矿指标等众多弊端。为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浮选废水,结合浮选废水的特点(低COD、难降解、高pH),开展了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选矿废水的小试研究。选矿废水中各残留有机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废水中残留有机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臭氧氧化-生活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选矿废水的小试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反应器臭氧浓度为33.3 mg/L,可获得COD去除率57%、pH降低到8的废水处理效果。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选矿,基本消除残留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的影响。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处理浮选废水的新思路,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浮选废水的工业应用具备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沟戈登氏菌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浮选和解吸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东琴  魏德洲 《环境科学》2006,27(5):960-964
用沟戈登氏菌作吸附剂,研究了采用生物吸附-浮选和解吸法从水溶液中去除和回收重金属的过程,并对生物吸附浮选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沟戈登氏菌对各种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为Hg>Pb>Cu,但菌细胞对Cu的吸附能力最高.NH4+的加入对吸附Pb2+有促进作用,而K+、Na+、Ca2+和Mg2+共存离子的加入会对吸附过程有明显的抑制.当加入DA17.5mmol/L,pH为9.5时,Pb2+和菌细胞的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93%和96%,经无水Na2CO3的3次吸附、浮选和解吸处理后,它们的去除率仍然能够达到94%和97%.动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沟戈登氏菌的自然等电点为3.50,吸附Pb2+后增为4.02,与DA作用后降至3.02,吸附过程与细胞壁上的羧酸基团和乙酰胺基团有关,浮选过程则是有静电力、氢键、离子交换和化学络合等过程的协同作用.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吸附Hg2+后,菌细胞表明粘附有絮状物,菌体形状变得不规则.  相似文献   
108.
天津某电厂干排粉煤灰特性及脱碳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煤灰中的未燃尽碳含量是衡量粉煤灰等级的重要指标。为提高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水平和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粉煤灰中未燃尽碳含量是最有效也是必须的途径之一。以天津某发电厂粉煤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粒度特性和未燃尽碳的粒级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粉煤灰浮选脱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粉煤灰粒度极细,小于45μm粒级产率约占97.02%;在捕收剂轻柴油用量为6.0kg/t、起泡剂仲辛醇用量为6.0kg/t、矿浆与药剂作用时间为6min、浮选时间为12min、充气量为180L/h、矿浆浓度为200g/L的条件下,可得到平均产率为89.5%、最低烧失量为4.8%的粉煤灰尾矿,其符合国家标准GB 1596—2005对I级粉煤灰烧失量的要求,并可得到平均产率为10.5%、最高烧失量为41.6%的精碳,其综合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一种超稳定、高碱度、高浊度浮选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根据废水性质,确定以石灰和PAM(聚丙烯酰胺)作为混凝药剂处理高碱高浊度浮选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当石灰的投加量为300 mg/L,PAM投加量为4 mg/L,沉淀时间为30 min时,出水悬浮物去除率达99%以上,浊度由原水的11 000多降低到3NTU左右,TP<0.5 mg/L,COD<60 mg/L,为废水回用奠定了基础,每m3废水的药剂成本约为0.1元,从而确定了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含镍废水的硫化-沉淀-浮选处理条件的探索实验表明,添加浮选药剂有助于提高净化效果;药剂组合较之单独使用,其耗用总量可降低70%-80%,组合用药的机理在于吸附在颗粒表面的药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共吸附;药剂分子在颗粒表面的竞争吸附,决定了药剂的投加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