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63篇
安全科学   594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1197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177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20篇
灾害及防治   30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0 毫秒
81.
《安全与健康》2005,(9):37-39
一、前言 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也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四大基本问题.消除灾害,控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杨铧 《安防科技》2005,(3):25-2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控制事故不良后果蔓延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必将为国家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产生较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安全培训的未来出路:需求分析和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教育培训不仅仅是一项法律义务,而且是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损失的一处积极主动的安全投资活动。企业只有站在安全投资的角度,对安全培训进行全面认真的调研、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估,才能真正取得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对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  相似文献   
8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控制事故不良后果蔓延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必将为国家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产生较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基于面积统计的震后烈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了较为典型的历史震例,并将这些震例的等震线图数字化.利用这些等震线图数据,直接统计出地震参数和震后不同烈度面积之间的关系,并将该关系和烈度衰减几何模型结合起来,反演震后烈度的具体分布形状,以进行震后烈度分布的预测.  相似文献   
86.
洪涝灾害评价的威布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将威布尔分布用于淮河流域水灾成灾面积研究,揭示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形成的 内在规律,进而利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4省的各自灾度对淮河流域的灾害风险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特别适用于大样本计算.  相似文献   
87.
城市“马路拉链“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马路拉链"现象不仅带来了经济和环境损失,还诱发更深层次的社会和谐损失.该现象的产生源于错误的政绩观、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体制弊端及针对"马路拉链"问题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之不健全.为此提出三个治理对策:其一,摆正城市公共服务主客体基本立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二,从提高城市道路规划水平入手,对城市地下管网实施系统治理;其三,建立健全"马路拉链"监督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8.
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定义和内涵的探讨,将损失与危害归纳为人类通过减缓或适应未能避免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与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较完整的损失与危害的概念模型,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是对减缓与适应的有效补充。系统阐述国际上基于政治、法律和市场的损失与危害的应对机制,初步展示了损失与危害机制的可能形式,包括:小岛国联盟在《公约》下提出的"应对损失与危害的多窗口机制",主要包括保险、恢复与赔偿、风险管理,由发达国家根据国民生产总值(GNP)和温室气的排放量提供资金支持;慕尼黑保险公司提出的"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主要包括预防和保险,实施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预计需要每年投入约100亿美元购买保险服务;遭受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国家通过国际诉讼向气候变化的责任方提出赔偿要求也是一种潜在的应对机制,其原理基础是国际惯例法的重要通行原则——"无害原则",但具体实施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有限性和国际诉讼高风险的制约。最后,提出损失与危害可能的学术研究方向,为构建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与国内应对机制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LDAR(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技术是石化企业减排降本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检测泄漏点,及时发现、修复、替换泄漏组件,从而减少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泄漏排放。然而在使用红外摄像仪进行泄漏识别时,单凭人眼的观察难以快速、准确确定泄漏点位置。为此,实时、高效的高斯混合模型被首次用来辨识化工泄漏。首先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建立红外视频背景模型,并由背景模型提取出前景泄漏特征;然后运用μ-σ准则获得二值化图片,随后运用形态学开运算处理,进一步确定泄漏发生的位置信息;最后,采用K-means++算法对泄漏信息进行聚类框选,并把框选结果在原视频中展现,帮助现场检测人员快速确定泄漏发生的位置。实践证明,该方法对红外视频中泄漏发生的位置具有较高的辨识准确率。  相似文献   
90.
为有效预测岩爆灾害发生烈度,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混合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H-PSO-SVM)岩爆倾向性预测模型。根据岩爆发生机制,在分析岩爆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出评判指标;综合考虑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所得主观权重和熵权法所得客观权重,应用调和平均数概念,构建组合赋权准则;引入遗传算法交叉、变异操作改进传统粒子群(PSO)极值跟踪和粒子更新方法,建立H-PSO-SVM岩爆倾向性预测模型。利用国内外已有工程实例数据进行50次随机抽样试验,对比分析H-PSO-SVM模型和PSO-SVM模型等预测结果。结果表明:H-PSO-SVM模型应用于岩爆工程实例预测具有可行性和适应性,模型预测的准确率高于其他模型,且预测结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