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12.
田蕴墨 《劳动保护》2014,(8):102-103
<正>手是人类使用最频繁的器官之一,几乎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到手。因此,当双手暴露于风险或危害中时,往往需要特定方法以确保双手的安全,如佩戴防护手套。然而,每种防护手套的功能并不相同,面临机械类的伤害时,应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防护手套并正确地使用它?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机械危害防护手套简介GB 24541-2009《手部防护  相似文献   
13.
朱青青 《环境工程》2010,28(6):50-54
针对电、布除尘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静电布袋混合式除尘器,并已应用于工业中。在没有使用任意阀门的前提下,该产品将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了电除尘器能大量收尘、节能、维护检修工作量小,还可捕集高比电阻和低比电阻等特殊干性粉尘,解决了电除尘难以净化的含微米或亚微米烟尘的难题。兼具布袋除尘器对粉尘粒度和比电阻不敏感、排放浓度低的优点。一级静电除尘器效率可达90%,对于粉尘浓度为30 g/m3左右的燃煤锅炉,经过静电除尘后进入滤袋的粉尘浓度只有3 g/m3。对于这种粉尘浓度,滤袋的清灰周期可达3 h以上。由于清灰周期的大大增长,可大大提高滤袋的寿命。该产品性价比优良、占地面积少、结构简单。尤其在净化效率、气体阻力等主要技术指标方面达到了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4.
储油罐防腐涂料选用及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油罐内壁选用导静电涂料,油罐外壁涂料需要较长的防腐年限,所以应选用防锈性好的底漆、面漆.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涂料施工方法,并经检测达到合格要求,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17.
根据国标测定单丝滤布的孔径、过水通量及透水阻力,从而优选出过滤性能最优的滤布。探究了悬浮物粒径、浓度及比表面积对单丝滤布过水通量的影响,并采用HERMIA模型分析了单丝滤布的堵塞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粒径越大单丝滤布过水通量的下降越明显,过滤后悬浮物中位粒径与滤布孔径的比值均在0.36~0.46;悬浮物的浓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小,在滤布表面的架桥作用越强,形成的滤饼层孔隙越小,滤布越容易被污染。  相似文献   
18.
厌氧氨氧化无纺滤布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黄勇  袁怡  李祥  曹贵华 《环境工程学报》2009,3(6):1015-1018
氧气是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因素,通过无纺滤布生物膜系统内部形成适合厌氧氨氧化菌的厌氧环境,运行62 d,实现0.617 kg N/(m3·d)氮容积去除负荷,稳定运行阶段氨氮和亚硝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9%和98.7%;98 mg N/L NO-2-N经24 h接触产生完全抑制,通过将进水亚硝氮浓度降至20~40 mg N/L,运行31 d,成功恢复厌氧氨氧化活性,试验末期氮容积去除负荷为0.641 kg N/(m3·d)。  相似文献   
19.
<正>电阻与静电衰减时间参数是材料防静电性能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相关标准根据材料体积电阻率及表面电阻率的大小,将材料分成了静电导体、静电亚导体与静电非导体[1]。静电亚导体材料目前在石化企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一些企业为了安全泄放静电,所采用的本安型静电泄放装置,实际上就是用静电亚导体材料制作的。但各种材料对静电泄放的能力如何,本文将通过试验开展研究。1试验系统介绍试验共准备了17种不同塑料或橡胶材料,这  相似文献   
20.
苯及苯类化合物作业者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如刺激眼、鼻引起流泪、流涕、咳嗽等,继则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严重者则昏迷、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样症候群,如头晕头痛、乏力倦怠、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亦可伴有轻度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衄、紫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