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90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58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为探明三峡支流水体富营养化频发与库岸消落带土壤氮素"源-库"关系转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分级浸提法,分析了三峡库区长江万州段干流、苎溪河支流、密溪河支流消落带落干期土壤可转化态氮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三峡库区万州段干流相比,支流消落带落干期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较高,而阳离子交换量(CEC)和p H值较低.三峡干支流消落带土壤可转化态氮(TF-N)以OSF-N(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为主,且含量上OSF-NIMOF-N(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氮)IEF-N(离子交换态氮)CF-N(碳酸盐结合态氮);而空间分布上,TF-N表现为:密溪河苎溪河长江干流,4种TF-N形态中IEF-N和OSF-N在干支流间无显著差异,而CF-N和IMOF-N分布与TF-N相反,是造成干支流消落带TF-N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饥饿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颗粒硫磺/白云石和黄铁矿/白云石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处理二沉尾水,探究饥饿忍耐对反应器去除效果、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及其性能恢复时间.结果表明,在12~14℃的低温条件下,经过30 d的不进水饥饿忍耐后,颗粒硫磺/白云石和黄铁矿/白云石反应器出水NO_3~--N浓度分别从1.78 mg·L~(-1)、11.32 mg·L~(-1)增加到27.87 mg·L~(-1)、26.56 mg·L~(-1).颗粒硫磺/白云石和黄铁矿/白云石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分别在重启后的第5 d和11 d使得NO_3~--N去除性能恢复至饥饿前的水平,并且在低温条件下保持了良好的脱氮效果.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的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饥饿期均低于恢复期,且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主要的纲类为β-Proteobacteria.硫磺/白云石反应器中鉴别出Thiobacillus菌属为主要反硝化类群.  相似文献   
23.
《环境》2012,(8):78-78
※本刊将在每年"6·5"世界环境日当期及第12期,增设神秘大奖,凡填写"读者调查问卷"的读者,即成为读者俱乐部会员,参与本次活动。※本刊现推出"采访线索有奖征集"活动,欢迎提供采访线索,本刊每季度将从提供采访线索的人中抽出10名幸运者。※本刊每期有勘误表,凡在当期文章中发现错误字并按表内格式标明后当月寄回者,将给予奖励。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35号环保大厦16楼(邮编:510045)  相似文献   
24.
25.
梦希 《环境》2015,(1):33
<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清远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记者从2014年12月30日清远市环保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使"清香溢远"的环境成为清远享誉全国的"绿色名片",清远市将从2015年起,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创模"),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四年创成功"的总体目标,力争在2017年创建成功。29日,受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环境保护厅在清远市召开了《清远市  相似文献   
26.
读者俱乐部     
《环境》2012,(3):78
本刊将在每年"6·5"世界环境日当期及第12期,增设神秘大奖,凡填写"读者调查问卷"的读者,即成为读者俱乐部会员,参与本次活动。※本刊现推出"采访线索有奖征集"活动,欢迎提供采访线索,本刊每季度将从提供采访线索的人中抽出10名幸运者。  相似文献   
27.
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基于改进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以中国南方浙江、福建和江西三个省份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并预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汇价格,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最优轮伐期及碳汇收益。研究结果表明:(1)依次纳入木材收益、地上生物量碳汇收益和死亡有机质碳汇收益时,杉木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分别为21.85年、22.98年和22.88年;(2)上述三种情景下,林地期望价值的净现值分别为20408.20元/hm2、24587.29元/hm2和28101.11元/hm2;(3)全面考虑包含死亡有机质碳库在内的林业碳汇效益,能够稳定提高林地所有者收益约7.02%~21.61%。此外,应进一步考虑多轮伐期下税收政策及自然风险等因素对碳汇营林的影响,这是确定最优轮伐期和碳汇收益后续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油沙豆(Cyperus esculentus)是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高利用价值新兴经济作物,在我国沙区调整种植结构及沙化土地改良中有重要作用. 油沙豆茎块在采收过程中易破坏表层土壤、引发风蚀,因此,探究油沙豆防风阻沙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是实现油沙豆在沙区种植的重要前提. 本文基于乌兰布和沙漠油沙豆农田现有间作模式,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探究不同风速下6种间作模式(2种间作作物×3种带间距)的防风蚀效果. 结果表明:①不同带间距模式在各风速下的风速廓线均呈对数形式,粗糙度随带间距的增加而减小. ②间作作物对垂直流场结构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间作玉米各带间距模式近地表风速均低于当地起沙风速(6 m/s);间作向日葵各带间距模式近地表风速均高于起沙风速,约为9 m/s. ③风速对各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具有显著影响,防风效能随风速的增大呈减小趋势. ④间作带的防风效能随带间距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带间距8 m>带间距16 m>带间距24 m. 间作玉米模式的防风效能大于间作向日葵模式,其中,玉米带间距8 m及16 m的模式其近地表防风效能均大于50%,是油沙豆农田防风阻沙的最优模式. 研究显示,考虑到农田的经济效益,带间距16 m的间作玉米模式是油沙豆农田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29.
利用河南1961~2006年50个气象站台站汛期(6~8月份)逐日降水量资料,定义95%降水分位数为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建立不同站近46年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采用趋势分析、最大熵谱分析等统计技术方法,对河南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变化上总体具有北多南少的特点,而且汛期降水量的比重与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高低存在着很好的一致性;空间分布上主要有全省一致型、西北 东南型、南阳盆地型和中部分布型等4种类型,其中全省一致分布型为最主要的空间模态;年际变化趋势各地有所不同,豫西、豫南区为减少趋势,而豫中、豫北、豫东和豫西南区表现为增加趋势,而且在振荡形态上各有同异,以2~8年和1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30.
马光军 《环境教育》2014,(11):44-45
正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的日渐枯竭,环境的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各国的共识。由于建筑业本身所固有的能源消耗特性,因此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认为建筑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绿色建筑是对资源浪费,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反省后的必然选择。所谓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