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73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148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714篇
基础理论   157篇
污染及防治   208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纳米复合ZnO-TiO2晶体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纳米复合半导体ZnO—TiO2薄膜,并进行了结构和光电催化性能的测试。TiO2薄膜对五氯酚溶液的光电催化降解结果表明:当输入正向偏压后,其光催化性能有较大提高。由于ZnO的掺入,半导体薄膜电极的光吸收能力增强;同时,Zn^2 可能作为光生载流子的浅俘获中心,导致表面界面电荷转移加速,从而延长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寿命并抑制其复合,有效地提高了TiO2薄膜光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2.
溶胶-凝胶和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锰掺杂WO3-TiO2复合光催化剂,RXD表征,考察WO3和Mn2+掺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焙烧2h,掺杂量n(Mn2+n(WO3n(TiO2=0.8∶1∶100时,光催化活性最高,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120min后,降解率达90%, 比单纯 TiO2的光催化活性提高81%。  相似文献   
993.
甲基托布津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方法是将甲基托布津定量地转化为其主要代谢产物多菌灵后,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选用丙酮为提取溶剂,提取后先关环氧化再净化萃取;甲基托布津的最低检出量为2ng,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0.2—103.4%,最小检测浓度为0.03—0.05ppm。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溶液化学特性(包括pH值,离子强度和给溶液浓度)对谷氨酸 在疏水性聚砜膜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酸菌在聚砜膜上的吸附符合静电作用机理;菌体在等电点时发生絮凝,是影响吸附量的重要原因;pH值愈高,谷氨酸菌的吸附量愈小;离子强度降低相同电荷物质之间的静电排斥,增加吸附,同时也降低相反物质电荷之间的静电吸附,从而降低吸附;谷氨酸菌浓度愈大,平衡吸附量也愈大。  相似文献   
995.
996.
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2-羟基-4-硝基苯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HNAPMP)与镁的显色反应,在硼砂—氢氧化钠(pH=10)缓冲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HNAPMP与镁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λmax为525nm,ε为3 63×104L·mol-1·cm-1。镁含量在0—0 8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7.
用碘量法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可能因无法消除干扰而使测定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对于同一废水样品,当碘量法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可用Pb(Ac)2半定量法进行判定;对于某些化纤企业的废水,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洗涤沉淀,可消除碘量法测定的干扰。使用光度法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可由0~25μg,扩展到0~40μg。5 0μgS2- ml的ZnS混悬液置于冰箱内保存至少可以稳定一个月。  相似文献   
998.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简称亚甲蓝光度法)和碘量法是测定硫化物较常用的两种方法,前者一般适用于低含量S2-的分析,后者则适用于高含量S2-的分析[1]。废水中硫化物的测定一般用碘量法。由于废水的成分复杂,干扰因素较多,碘量法测定的结果有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测定中应注意消除干扰。1 实验  取某化纤厂废水样,现场加适量Zn(Ac)2和NaOH溶液固定。实验室吸取适量水样,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3次,再经酸化-吹气分离处理后,分别用碘量法和亚甲蓝光度法测定硫化物含量。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测定化纤厂排放口废水样,存在较大差异,碘量法的测…  相似文献   
999.
在混合稳定剂的存在下,利用BaSO4的比浊法测定氢氟酸中的SO42-。SO42-浓度在0—50mg/L保持线性,2 5 工作曲线和灵敏度SO42-形成稳定的相应盐类。最低检出量为1mg/L。该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按实验方法测定其吸光度,SO42-的质量浓2 2 酸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废水COD_(cr)测定中硫酸亚铁铵溶液稳定性的试验周秀华(浙江省平湖市环境监测站314200)目前废水中COD(cr)值测定普遍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但由于该方法所用的回滴试剂(硫酸亚铁铵溶液)易受空气、光氧化,导致该溶液浓度下降,在每次使用时,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