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7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997篇
安全科学   476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302篇
综合类   2878篇
基础理论   526篇
污染及防治   169篇
评价与监测   244篇
社会与环境   259篇
灾害及防治   17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中石化茂名乙烯公司各装置工业废水、清净废水通过12#线、11#线排入净化水车间处理后排海.在正常情况下,净化水车间12#线、11#线入口处水质油的测定结果分别为<200 mg/L和 7 mg/L.当水质油测定结果异常时,预示装置存在非正常排放,建立各装置原料、产品、特征污染因子谱图与现场废水谱图对比,可判断污油的来源.  相似文献   
42.
地面水电导率与总硬度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桂林地区近5年地面水例行监测的824对电导率与总硬度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系数和斜率的检验,结果显示:电导率与总硬度显著相关,可以建立回归直线方程,利用电导率数值对总硬度值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43.
灰色模型在确定关键污染因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灰色模型引入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通过对某个时间段内污染物原始监测数据的灰色处理 ,从动态演变中找出关键因子 ,客观地判定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 ,并对各因子在下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经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 ,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 ,简便易用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比实验找出福州市总悬浮颗粒物与可吸入颗粒物之间存在的关系,摸清城市空气中两者的分布规律,使自动监测系统在获取数据时具有准确性,在监测结果上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确定了城市污水中的污染因子以及各污染因子的特定污染时段,从而对于环境监测工作在确定样品采集的时段,监测因子的选择上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大气微生物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气微生物浓度、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研究大气微生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联程度,说明气象因子对各类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大气污染因子,特别是对耐高渗透压霉菌。  相似文献   
47.
报导了兰州市一年内大气中TSP及其成分含量的监测结果、污染程度和变化规律,为兰州市进一步治理大气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利用污染指数法及相关系数法对盘锦市境内的河、海水质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近岸海域海湾水质主要受入海河流水质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9.
在实验室和短期现场试验中初步证明金鱼藻离开底泥悬浮养殖于水中可基本正常存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其大面积长时间养殖于悬置在水体中网箱内的具体栽培形式等影响因子,推进“网箱养草”向净水实用技术转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杨兴 《环境》2001,(6):30-31
新刑法以专节的形式增设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其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338条)被作为重要的罪种首次确定下来。该罪的确立,对遏制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状况,统一和完善惩治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体制,加速我国刑法和国际刑法的接轨,更好地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新刑法关于该罪的规定还不够明确、具体。实践中,给司法机关正确地定罪量刑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为准确地界定该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笔者就新刑法的相关规定略抒已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