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广东安全生产》2020,(1):65-65
高州市新德矿业有限公司位于高州市新垌镇新德村,主要经营露天开釆、加工、销售花岗岩石料、机制、河沙。公司有先进碎石设备生产线三条,各种机械设备科学配套齐全,设备先进,目前已成为粤西地区生产规模较大的矿山企业。  相似文献   
52.
53.
都昌县多宝砂山物种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鄱阳湖都昌县多宝山地区土地风沙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风沙化土地的出现频率与不同风沙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探讨了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与定居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风沙化过程是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风沙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绝灭,其次为稀有种.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与乔木类植物受风沙化影响最大,而灌木类植物可存活于风沙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在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最后,针对造成多宝山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即在控制人类行为干扰的同时,要加强对固定沙丘的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54.
雨水集流工程对于解决干旱地区人民生活用水问题起着重要作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山地区处于严重缺水的地区,人畜的饮用水为雨水、雪水直接沉淀后的水窖水。经过对北山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发现水中浊度、锰含量、微生物数量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值。通过对传统滤池进行改造并结合阳光消毒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水处理器——阳光消毒-生物滤池(SBF)家庭水处理设备,通过生物滤池中微生物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及河的过滤使水浊度及锰得到有效地去除,日光高温灭活和光氧化降解综合作用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用SBF家庭水处理设备对雨水进行处理,水中浊度、锰含量、微生物数量均达到标准的规定值。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污泥淤分离器对分离原污泥所得的底流污泥进行再分离时,分离分流污泥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原污泥MLVSS/MLSS为0.372,1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MLVSS/MLSS为0.222,2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MLVSS/MLSS为0.126,表明通过底流污泥再分离,能够进一步降低底流污泥中生物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底流污泥中无机淤的含量。同时,原污泥CST为2.85(s·L)/g SS,1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CST为0.98(s·L)/g SS,2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CST为0.12(s·L)/g SS,表明底流污泥再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底流污泥的脱水性能,最终得到的底流污泥脱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6.
根据川西气田的实际情况,对致密岩层回注选井选层技术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致密岩层回注选井选层技术,优选出川西气田1、2、3号等5个回注井区。目前,注水规模300m3/d,累计注水量达75 698.8m3,节约生产成本约200万元,且有效缓解了高浓度氯离子地层水外排带来的环保压力。现场回注试验表明:致密岩层回注高浓度氯离子地层水是可行的,回注选井选层技术具有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针对曝气沉池小试装置模型,通过配实验对沉池除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曝气强度与HRT对沉池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曝气强度下,随着HRT变化,除率逐渐上升,并最终趋于平衡状态;不同HRT下,曝气强度与除率近似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且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大,除率降低;在HRT小于1min时,粒的运行路径和沉降时间缩短,不利于粒的去除;在HRT大于1min时,其中1、3和4min,随着气水比的增加除率降低幅度相对较小,曝气所引起的横向环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粒的沉降,而HRT为2min时,除率降幅却很大,这与粒在曝气沉池池体断面分布有关,即断面处旋转流速和水平流速的大小变化将影响粒的运动;相比曝气强度,HRT对除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8.
生物砂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粒径的河及填料厚度构筑生物滤池,研究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组分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1)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生物滤池的中上部,在距填料顶部1.1 m处,COD已降到较低的水平,实验第1、3、7天COD分别为67.07、52.63、74.67 mg/L,COD去除率分别达到64.98%、69.05%及68.1...  相似文献   
59.
油田固体废物的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油田3个区域井场的废弃钻井液和取自集输站及注水站的油泥()等两种固体废物进行急性生物毒性试验和浸出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田的废弃钻井液急性生物毒性相对较大,油泥()不具有急性生物毒性;这两种固体废物均不具有浸出毒性和腐蚀性。  相似文献   
60.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探讨了单切口坝对稀性泥石流的拦性能,并与梳子坝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得到:(1)单切口坝有全闭塞、部分闭塞和不闭塞3种闭塞类型。当切口宽度b与稀性泥石流中最大颗粒粒径dmax之比b/dmax≤0.394时,切口全闭塞;b/dmax≥1.478时,切口不闭塞;0.394〈b/dmax〈1.478时,切口为部分闭塞。(2)单切口坝在降低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上,与梳子坝有相似规律。对单切口坝而言,b/dmax在0.394~0.739之间,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随b/dmax增大而增大,在b/dmax=0.739时,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达到最大,其后随着b/dmax的进一步增大,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逐渐减小;在0.493≤b/dmax≤0.986之间,单切口坝降低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较显著。(3)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以过坝泥石流平均密度及其降低率为防治泥石流的效益指标,显示梳子坝与单切口坝的坝后平均密度的比值大多小于1,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梳子坝对稀性泥石流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