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4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412篇
安全科学   221篇
废物处理   140篇
环保管理   163篇
综合类   2972篇
基础理论   903篇
污染及防治   427篇
评价与监测   321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攀枝花尾矿库溪流中钒的分布及化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AES方法测定攀枝花尾矿库溪流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钒的含量,以及沉积物中钒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不同介质中钒的含量均高于全球钒的平均值;钒主要存在于沉积物及悬浮物中;水相中钒的含量主要与沉积物中钒的含量及存在形态有关;沉积物中的钒以残留态为主,各形态钒的比例主要受上覆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ICP-MS作为一种新兴的痕量元素检测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在食品分析中应用.ICP.MS具有检测速度快,低检出限,多元素同时检测,动态范围宽的特点,而这些优势是石墨炉原子吸收所不具备的,在食品分析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基体较为复杂,ICP-MS中存在非常明显的基体效应,这些效应影响ICP-MS测试的精度和准确性,样品消解溶液存在高含量的Ca,Mg,K,Cl和C等元素基体,其次,食品中的高含量Ca,Na和Cl等基体对待测的痕量As和Se的干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3.
用改进的Ruttenberg分析方法对不同粒径黄河上游主要入河沙漠颗粒物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颗粒物中磷以自生钙磷为主,其次是碎屑磷.黑风口沙样中总磷含量较高,磷也以自生钙磷为主,其次是有机磷.计算了沙漠颗粒物中生物可利用磷的含量.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送约1.1万吨总磷,其中可交换磷为492t.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输送约9200t总磷,其中可交换磷约为688L  相似文献   
994.
离子强度、pH对土壤胶体释放、分配沉积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重力沉降法,根据司笃克斯(Stokes,1945)定律结合分速离心法提取两种粒径等级的自然土壤胶体样品.利用美国EPA批处理实验方法,进行一系列实验室静态吸附、解吸实验,并获取相应的动力学解离/沉积曲线以及热力学等温平衡解吸/吸附曲线.通过对土壤胶体释放/沉积速率、解离效率和解吸因数等行为因子的定量解析,描述自然土壤胶体的释放、稳定、沉积/分配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考察土壤水溶液pH/离子强度、胶体粒径因素对土壤胶体释放、分配沉积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溶液pH的增大及离子强度的减小对土壤胶体的稳定和释放起促进作用,但对胶体向土壤颗粒中的沉积过程是不利的.pH和离子强度条件能够改变土壤胶体表面带电荷状态,改变土壤胶体与土壤介质表面吸附排斥作用力的大小,提高或降低土壤胶体与介质表面的碰撞接触效率,从而表现出土壤胶体在土壤介质中的沉积分配行为上的变化.粒径大小对土壤胶体的释放沉积行为影响明显.大粒径土壤胶体颗粒较小粒径颗粒更容易向土壤介质表面分配沉积.由此可知,土壤介质对土壤胶体持有和吸附的能力是与胶体颗粒粒径大小密切相关的,这主要是因为颗粒粒径大小能够有效的影响胶体颗粒与介质表面间的反应能量.土壤胶体沉积分配动力学曲线揭示,土壤胶体向土壤介质的分配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土壤介质对土壤胶体的持留吸纳能力随时间而逐渐减弱.分配系数被证实是表征和分析土壤胶体沉积分配过程受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影响的有效过程因子.  相似文献   
995.
浅析农用灌溉水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溉水中的盐分,易在土壤中积累,在多次灌溉淋洗后,盐分便积聚在作物根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即危害作物。文章从盐浓度、特殊离子毒性及异常的pH值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防治灌溉水污染农作物措施,这对近年来发生的大面积农作物污染的调查处理将具有较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域样品中金属铜的总铜(CuT)、溶解态铜(CuD)以及游离态铜(Cuf)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铜的质量浓度有自河口向外海递增的趋势,并非完全体现陆源性规律.说明研究水域中金属铜不仅可能具有其他来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沿岸上升流的影响.但是游离态铜的分布却表现出相反的规律,无论是游离态铜的含量还是游离态铜在总铜中所占的份额都自河口向外海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还测定了不同盐度水样的杜氏藻培养后对铜的吸收量,即通过金属铜对藻类的生物有效性验证了铜形态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97.
天然沸石铵吸附容量研究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缙云的天然斜发沸石为实验对象,测试其化学组成与物理形态特征,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其对铵离子的吸附特性,再根据数学分析,确定该沸石的铵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998.
胡敏酸对铜的鱼鳃生物有效性影响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彩虹方头鱼为模拟对象,用鱼鳃微环境测定装置和化学平衡计算方法(MINTEQA2),计算了含和不含胡敏酸的人工河水及暴露于其中的鱼鳃微环境中,不同pH条件下,铜的形态分布.研究了胡敏酸对鱼鳃内外的铜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讨论了pH对此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胡敏酸存在时,胡敏酸络合态铜成为鱼鳃内外铜形态分布体系中的优势态,并引起铜生物有效性的降低.鱼鳃粘液和胡敏酸的共同作用使鱼鳃微环境中的生物有效铜含量低于外部水相.pH对铜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碱性环境下.  相似文献   
999.
pH对铜在黄土中吸持及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用黄土为吸持剂,以石英砂作对照,研究了pH对铜的吸持及形态的影响,并用MINTEQA2模型对铜离子的沉淀形态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无论吸持剂是石英砂还是黄土,随着pH的升高,吸持曲线都分为3区:低pH微吸持区、中pH吸持增长区和高pH强吸持区.含沙量一定,随着铜液初始浓度的增加,吸持量、可交换态含量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增加;铜液初始浓度一定,随着含沙量的增加,吸持量、可交换态含量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减少.MINTEQA2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吸持剂,铜离子发生沉淀的比例及沉淀的物质组成是不同的;以黄土为吸持剂时,中pH范围内随着含沙量的增加铜离子沉淀的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膜萃取处理水溶液中镉、锌离子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204+正庚烷为萃取剂,将中空纤维膜萃取技术用于处理水溶液中镉离子、锌离子.研究了两相流速、初始浓度及溶液pH等因素对传质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计算了膜萃取器的传质单元高度(HTU)w,同时还研究了萃取剂的再生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500 mg/L),平衡分配系数较大,传质阻力主要是在水相;在初始浓度较高时(<2000mg/L),由于分配系数较小,三项传质阻力均不可忽略;在初始浓度很高时(>2000mg/L),传质由有机相和膜相阻力控制.实验还表明通过膜器串联可以实现萃取剂的再生.对于稀溶液(<200mg/L),中空纤维膜萃取可以使水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减小2个数量级,通过计算,中空纤维膜萃取器(HTU)w在15~30cm之间,大大低于传统的萃取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