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487篇
基础理论   171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采集到的南京市气溶胶Pm2.5 进行季节性初步分析,并对其中的15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比值法判断南京市PAHs夏季主要来源于柴油型燃烧,冬季主要来源于柴油和煤型相结合的燃烧.对15种优控PAHs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化合物之间显著相关,表明各化合物的来源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2.
含铁化合物对有机氯化物的脱氯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钯/铁,二硫化铁,硫化铁,三氧化二铁,绿锈等含铁化合物在降在降解六氯乙烷,四氯化碳,五氯乙烷,四氟乙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机氯化物中的应用以及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5):323-323
将碳氢化合物(如烯烃)转化为环氧化合物、酮类、醛类的工业过程的氧化催化剂用量仅次于聚合催化剂用量,而大多数工业氧化过程是用氯或有机过氧化物,用氯过氧化物时会产生大量氯化物盐类和含氯有机副产物,而使用有机过氧化物则价格昂贵。英国Carditt大学物理化学教授G.J.Hutchings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成果表明,栽在碳上的金纳米颗粒能活化空气中的氧,在常压和60~80℃条件下将烯烃转化为环氧化合物等氧化产物。用绿色方法实现金催化氧化,将使化学工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4.
白腐菌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腐菌 (Whiterotfungi)是目前所发现的对芳香族化合物有很强降解能力的一类微生物。本文探讨了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白腐菌种及其代谢化合物的主要类型 ,分析了对不同化合物的不同代谢途径 ,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脂多糖诱发生物体内合成NO_2~-和胺类化合物的研究宋秀贤,赵海涛,金秀兰许后效,林继红,陆德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亚硝酸根;胺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脂多糖.一些研究已经证明N-亚硝基化合物(NOC)对动物存在致癌性 ̄...  相似文献   
96.
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采用曝气铁炭微电解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在活性炭、铁屑和NaCl投加量分别为10 g/L、30 g/L和200 mg/L的条件下反应240 min,出水COD去除率在30%~40%;酸性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COD去除率;微电解可以去除原生化出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出水物质的分子量主要集中于2000 Da以下,以脂类和烃类化合物为主;出水的可生化性有了大幅度提高,BOD5/COD由0.08增加到0.53.实验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一种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97.
全氟化合物(PFCs)是一种典型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疏油、疏水耐高温等特性,化学稳定性强,近些年被广泛应用。由于其可以在环境中长期稳定存在并对生物体产生较大毒害作用,目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全氟调聚醇(FTOHs)在大气中的迁移和氧化并形成最终产物被认为是PFCs最终产物在全球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重要的最终产物,而2-全氟辛基乙醇(8∶2 FTOH)是其主要的前体物。该研究基于加州理工大气化学机理(CACM)基础上开发了考虑PFCs的CACM_PFC机理,并基于CACM_PFC机理以8∶2 FTOH和N-乙基全氟正丁基磺酰胺(NEt FBSA)为主要前体物建立了箱式模型,模拟PFCs的前体物在大气中经过氧化最终转化成PFOA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分析气象因素和其他污染物对PFCs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和高湿条件有利于8∶2 FTOH的转化和PFOA的生成。其他污染物如O_3能够促使PFCs向最终产物转化;NO_x对PFCs浓度的影响比较复杂,当NO_x浓度占主导时,NO_x会与CH_3O_2形成竞争抑制PFOA的生成,所以PFOA浓度较低;当CH_3O_2浓度占主导时PFOA浓度则较高。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讨生物质锅炉羰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采用气袋采样-PFPH衍生-GC/MS分析的方法测量了6台生物质锅炉排放烟气中的21种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这些生物质锅炉的烟气中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己醛和丙醛浓度在测定的21种目标化合物中比重最高,分别占总量的29%~47%和19%~31%,其次为甲醛和丙酮,乙醛和壬醛.通过羰基化合物排放量与消耗的燃料质量比值估算了排放因子,6台锅炉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介于3.06~18.29mg/kg之间,平均为9.45±6.05mg/kg.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评价了羰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活性及臭氧生成潜势(OFP),平均总的臭氧生成潜势(以O3计)为5.97gO3/gVOCs;己醛、丙醛、甲醛对OFP的贡献尤为明显,丙酮虽然占有较高的质量浓度,但对OFP的贡献较低.  相似文献   
99.
采用紫外还原的方法成功制备出Cu3(BTC)2(均苯三甲酸合铜)负载贵金属Ag纳米颗粒的Ag/Cu3(BTC)2复合催化剂,并用于氨法脱硝反应.应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BET测试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Ag纳米颗粒以球状结构高度均匀分散在Cu3(BTC)2骨架结构的表面.负载Ag纳米颗粒和Cu-MOF的协同作用,提高了Ag/Cu3(BTC)2催化剂的脱硝效率,负载量为15wt%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优脱硝效率,在220~260℃达到100%的NO转化率.同时,利用in-situ FTIR技术对NH3-SC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0.
致嗅微生物主要包括放线菌、藻类和黏细菌等,广泛存在于水源水库、湖泊、溪流和海洋等典型水生态系统中,代谢产生的异嗅化合物痕量即可造成严重的异嗅味,威胁供水安全.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异嗅化合物的有效控制上,投入使用的有物理和化学等方法,但存在问题,有待改进与完善,微生物法对环境友好,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异嗅化合物的种类、生物源、检测方法、控制措施、影响因素及产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讨论今后研究热点,旨在推进异嗅化合物的相关研究,保障城镇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