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煤制乙二醇废水含高浓度硝酸盐氮的特点,设计了缺氧膨胀床(AEB)反应器预处理装置,并进行了工业化启动和调试运行,考察了其在反硝化连续流运行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及工艺参数变化。结果表明,AEB反应器启动后,填料层生物膜挂膜快速且生长稳定。反应器在工业化调试阶段运行稳定,COD和TN的去除率和去除负荷较为稳定。在受到来水冲击后,AEB反应器处理效果稳定,出水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该技术的系统操控参数范围较广,易于工业化操控运行,在煤制乙二醇废水和其他含高浓度硝酸盐氮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2.
好氧/缺氧消化降解污泥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考察好氧/缺氧消化过程中污泥降解的特征,利用2个反应器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好氧/缺氧和好氧消化2个过程中VS的去除,pH和碱度变化,消化上清液中COD和氮元素变化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好氧/缺氧消化能够满足污泥稳定的要求,在常温条件下,消化16 d VS去除率即可达到38.2%,同时比好氧消化节约曝气能耗。好氧/缺氧消化对污泥中总氮的去除率高于传统的好氧消化,达到了36.4%,而且能够降低消化污泥上清液中的氨氮和硝态氮浓度。  相似文献   
63.
硝酸盐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厌氧/缺氧间歇反应器内考察了硝酸盐进水浓度及进水方式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阶段,反硝化除磷菌(DPBs)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当硝酸盐浓度较低时,DPBs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吸磷。进水COD浓度为220 mg/L,正磷浓度为6.8 mg/L,硝酸盐初始浓度为26 mg/L时,系统达到最佳脱氮除磷效果,期间亚硝酸盐浓度积累至10.71 mg/L。采用连续流投加硝酸盐的方式更利于氮磷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64.
超声波促进城市生活污泥缺氧/好氧消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将超声波预处理引入城市生活污泥缺氧/好氧消化工艺中,自主设计了容积为30 L的生活污泥超声波-缺氧/好氧消化中试系统并用以实验研究。超声波预处理的参数为超声频率28 kHz,声能密度0.15 W/mL,超声时间10 min,超声间隔12 h,污泥超声比例30%。结果表明,引入超声预处理后,缩短了污泥的稳定时间,提高了污泥的消化效率。污泥消化10 d就已经达到了稳定标准,比未引入超声预处理时缩短了12 d,而MLVSS最大去除率提高了11%,达到了55.10%。超声波的引入,对污泥缺氧/好氧消化系统中污泥上清液溶解性COD(SCOD)的变化趋势影响比较明显,而对上清液的pH、氨氮和TP的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5.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传统进水/曝气和改良型分段进水的交替缺氧-好氧(A/O)2种运行模式对CAST工艺的快速启动及脱氮除磷性能稳定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进水/曝气运行模式下,系统达到最佳营养物去除性能所需启动时间30 d,稳定运行阶段TN平均去除80.66%,磷的去除率维持在66.30%左右;采用改良型交替运行模式,反应器达到稳定运行状态仅需18 d,系统稳定运行时TN平均去除81.36%,磷去除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出水磷浓度在0.3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GB8978-2002)。研究还发现,传统运行模式下,由低温引起的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导致系统污泥严重流失,反应器几乎丧失污染物去除性能;而低温对交替运行模式下的反应器除磷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总氮去除则因氨氮不完全硝化而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6.
为提高进入琵琶湖水体水质和有效恢复并保持琵琶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日本滋贺县10家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脱氮除磷深度处理工艺。湖南中部净化中心目前规模为26.85万t/d,采用缺氧-好氧循环硝化/反硝化(AO)、厌氧-缺氧-好氧(AAO)和多段进水多级缺氧-好氧硝化/反硝化(SMAO)3种深度处理工艺。AAO工艺是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二级生化工艺,AO、SMAO工艺在国内还没有应用实例。AO、AAO工艺采用内循环硝化/反硝化反应脱氮,SMAO工艺采用无内循环的多段进水多级硝化/反硝化反应脱氮。AO、SMAO工艺采用化学方式除磷,PAC添加浓度约50mg/L。AAO工艺采用化学和生物组合方式除磷,PAC添加浓度降低到约30 mg/L。AO、AAO工艺出水BOD、CODMn、SS、TN和TP均值分别约为0.9 mg/L、5.2 mg/L、1 mg/L、6.5 mg/L和0.06 mg/L,相应的去除率约为99.5%、94.2%、99.5%、78.0%和98.1%。SMAO工艺出水TN约为2.5 mg/L,TN去除率提高到91.6%,其他指标和AO、AAO工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7.
为资源化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文章以空心菜为湿地植物,利用缺氧SBR耦合蔬菜型人工湿地工艺对农村分散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为组合工艺选择了SBR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并在温度(30±2)℃、HRT 5 h、水力负荷0.92 m3/(m2·d)条件下,评价了组合工艺的污水处理性能及资源回收潜力。结果表明,HRT越长,SBR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好,考虑到人工湿地的碳源需求以及湿地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最佳HRT为5 h。组合工艺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COD、NH4+-N、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85.4%、80.8%、68.6%、94.3%。COD、TN、TP平均出水浓度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NH4+-N达到一级B标准。实验期间空心菜快速增长,具有较强的资源化回收潜力。  相似文献   
68.
厌氧水质模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厌氧水体中CBOD、四氮和溶解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用于判断水体厌、好氧状态的溶解氧指标,建立了厌氧水质模型。实测检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9.
缺氧反硝化去除难降解杂环化合物吡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实验室中,采用好氧、厌氧和缺氧间歇试验,研究焦化废水中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试验主要研究了在缺氧状态下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适宜的N/C比、N源的变化情况等。研究结果表明,缺氧反硝化状态下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0.
间歇曝气SBR工艺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通过曝气时间、交替次数的调整对该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最终将工艺确定为厌氧1.5 h、好氧1.0 h、缺氧1.0 h、好氧20 min、缺氧1.0 h、好氧20 min.同时进行批式试验,对不同阶段的反硝化除磷菌(DPAOs)占除磷菌(PAOs)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与最初的厌氧/好氧SBR相比节省了44%的曝气量,且对COD、总氮、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88%、89%、100%和100%,系统中DPAOs所占比例为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