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安全科学   374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744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16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特征与养分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养分存在明显差异,从裸荒地阶段(Ⅰ)、草本阶段(Ⅱ)、灌木阶段(Ⅲ)到乔木阶段(Ⅳ),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显著增加(P<0.05),全磷、pH 值逐渐减小(P>0.05),全钾和速效钾的差异变化不大。2)不同恢复阶段微生物总数显著增加(P<0.05),其中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真菌数量的大小顺序为草本阶段(Ⅱ)>裸荒地阶段(Ⅰ)>灌木阶段(Ⅲ)>乔木阶段(Ⅳ)(P<0.05);放线菌数量的大小顺序为草本阶段(Ⅱ)>乔木阶段(Ⅳ)>裸荒地阶段(Ⅰ)>灌木阶段(Ⅲ)(P<0.05)。裸荒地阶段(Ⅰ),细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草本阶段(Ⅱ),放线菌数量与真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灌木阶段(Ⅲ)和乔木阶段(Ⅳ),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与放线菌数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之间的相关性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密切(P<0.05或P<0.01),而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较弱(P>0.05)。4)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属性和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不同。裸荒地阶段(Ⅰ),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主要影响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P<0.01)。草本阶段(Ⅱ),土壤有机质、全磷和 pH 值起较大作用,主要影响微生物量碳、细菌、真菌(P<0.01)。灌木阶段(Ⅲ),土壤有机质、全磷和pH主要影响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真菌(P<0.01)。乔木阶段(Ⅳ),全磷、碱解氮和pH值主要影响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细菌(P<0.01)。研究结果对于构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膜/电容脱盐(MCDI)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Cl溶液为除盐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考察电压、流量、温度和进水浓度对膜/电容脱盐(MCDI)除盐效果的影响以及再生方式对MCDI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CDI的除盐率随电压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进水流量和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除盐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在电压1.2 V、流量5.0~7.5 m L·min-1、温度20~25℃、浓度50~250 mg·L-1时,MCDI的除盐性能最佳;再生时,反接方式再生效率最高但耗能大,断路方式几乎无再生效果,短接方式再生效率良好且无耗能,综合考虑短接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993.
设计出一种耦合谐振电路,能够将高压脉冲电源产生的脉冲波形转化为2个电容间的耦合谐振波形。通过对电路的分析,计算出了磁开关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263T,并以此为依据在电路中运用储能电容和火花开关,最终产生出了理想的耦合谐振波形。分析出磁开关的饱和相对磁导率越小,谐振波形上升沿时间越短,会有利于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两电容间的耦合谐振放电可用于高压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领域,在两个放电电容上并联反应器后,实现了均匀的流光放电。此种放电方式为提高等离子体利用率,实现2个反应器同时处理水中污染物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994.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2.0∶5、3.5∶5、5.0∶5、6.5∶5,研究其对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的影响,试验连续进行了54 d.结果表明:当S2-/NO3--N1时,S2-的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NO2--N量不足,进而影响后续厌氧氨氧化效果,NH4+-N去除率较低,平均值为53.5%,同时剩余NO3--N继续氧化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S0,致使出水中ρ(SO42-)增大;当S2-/NO3--N=1时,S2-供应量充足,硫自养反硝化生成NO2--N量最大,厌氧氨氧化效果最好,NH4+-N去除率最高,平均值为65.1%;当S2-/NO3--N1时,S2-过量,S2-去除率下降.试验通过控制S2-/NO3--N,在HABR内成功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NH4+-N、S2-、NO3--N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4.3%、99.0%、99.5%,S2-/NO3--N=1为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 H 型钢混组合梁的耐火极限时间,采用 ANSYS 软件建立 H 型钢混组合梁的热-结构耦合计算模型, 分析了火源类型、外荷载大小、腹板厚度、受火区长度对 H 型钢混组合梁耐火极限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火灾场景下,油罐车燃烧时 H 型钢混组合梁的耐火极限时间为 36 min,而小汽车的燃烧不会造成 H 型钢混组合梁的下挠破坏;外荷载越大、腹板越薄、受火区越长,H 型钢混组合梁的耐火极限时间越短,其耐火极限时间最多分别缩短了 11、8、8 mi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 H 型钢混组合梁耐火极限时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基于 CFD 流体计算平台 Fluent 计算软件,对雷诺数 Re=3 900 下波浪型圆柱体结构三维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波长比(λ/Dm=1.8~5.0)与波幅比(a/Dm=0.05~0.2)两个关键参数对波浪型圆柱体的绕流特性及其尾流场分布特性的影响且引入了光滑圆柱(UC)计算结果作对比,并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尾流控制机理。研究表明:波浪型圆柱体尾流特性存在强烈的三维效应,节点处与鞍形处流场特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波浪型圆柱尾流区的顺流向时均速度分布呈现出半对称 U 型,而轴向方向的时均速度分布则呈现出强烈的三维效应;波浪型柱体沿径向方向压力分布也呈现出强烈的三维效应,一般在节点处的压力达到最小值,在中间截面处压力值达到最大;随波幅比增大,阻力系数平均值与脉动性升力系数大致呈现出衰减趋势,并在 a/Dm=0.2 处达到最小值。波浪型柱体结构压差阻力的减少为结构流动控制提供相关支撑。  相似文献   
997.
考虑输电导线几何非线性效应,将直线塔绝缘子串简化为一个转动的刚体,推导了两档导线平面内相互耦合的非线性振动方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两档导线的耦合振动特性和能量传递机理,当两档导线的固有频率满足特定的关系时,系统会引起共振。分析了阻尼的位置和大小对导线衰减振动的影响,在导线上施加阻尼的减振控制效果远优于在绝缘子串处施加阻尼的效果。该研究结果可为输电导线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为减少传统爆破易产生强振等次生灾害问题,研发破岩气体发生器;通过评估破岩气体发生器的燃烧安全性,开展现场破岩试验并监测其振动,采用品质可调小波变换(TQWT)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分析方法,提取得到气体爆破信号的主分量,并分析信号不同分量时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破岩气体发生器运输安全性高、燃烧稳定性好,振动强度低,在土石方爆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破岩气体爆破信号各分量幅值、能量占比和相关性系数满足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优势分量瞬时能量峰值数量与炮孔分段装药段数密切相关,破岩气体爆破时应采用差异化装填方式,炮孔分段装药应适当增加孔口和孔底部药量,以达到最优化的爆破效果。新型破岩气体发生器爆破技术具有显著减振降损作用,适合在土石方爆破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罗鹏  陈全  姜峰 《安全》2023,(5):32-39
为解决供电企业生产过程普遍缺少系统性的安全风险管理原理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安全隐患的危险源辨识,涉及的风险原理不清楚、混淆导致安全隐患的危险源辨识工作流于形式,辨识内容混乱、缺失严重且无实际指导意义,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缺少系统的安全隐患排查标准作为隐患排查工作的支撑等问题。本文基于FMEA、JHA、HAZOP及ESA对供电企业的安全隐患开展系统、全面、有效的危险源辨识,建立安全隐患知识库,开发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标准,并将安全隐患排查标准与国网下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标准适用于供电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可以提升供电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水平,构建标准化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长江口水域船舶交通事故的形成原因,提出一种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的船舶交通事故分析方法。首先,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深度分析多源海事事故调查报告和相关文献,从环境、船舶、人为和组织等方面构建诱发长江口水域船舶交通事故因素集;然后,采用卡方检验法分析风险因素之间耦合关系,构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长江口水域船舶交通事故的贝叶斯网络(BN)模型;最后,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提取长江口水域船舶交通事故致因链,进而提出相应的事故防控对策。结果表明:诱发长江口水域船舶交通事故的致因链共有8条,其中,大风、货物积载不当、船型、不安全航速、疏忽瞭望、未对危险作出充分估计、未履行让路义务和未能尽早采取积极的避险措施8个风险因素是诱发长江口水域船舶交通事故的关键共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