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多环芳烃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导致其产量和品质降低,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通过温室盆栽土培试验,测定不同质量分数(0、50、100、200、400 mg·kg-1)芘作用下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的生长指标(根长、株高、鲜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品质指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蔬菜各部位芘质量分数等,对芘处理下不同种类蔬菜的耐性和累积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筛选出高耐芘性和低富集能力的蔬菜品种。结果表明,1)芘处理降低了3种蔬菜的生长参数,抑制了蔬菜的光合作用,3种蔬菜耐芘能力大小顺序为:番茄>小白菜>胡萝卜。2)蔬菜品质方面,小白菜和胡萝卜可溶性蛋白随土壤芘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番茄可溶性蛋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小白菜、胡萝卜和番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降低且400 mg·kg-1芘处理下分别降低了21.6%、36.2%和19.1%;芘处理刺激了蔬菜维生素C的生成,其中番茄维生素C质量分数增幅...  相似文献   
22.
为保障伤员生命与健康,提升火灾伤员救治率,该文研究公共场所火灾伤员转运护理应急资源评估方法.以火灾伤员转运护理应急资源需求分析为基础,从应急人员、应急设备、应急环境信息与应急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共选取15个评估指标,构建公共场所火灾伤员转运护理应急资源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采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实施量纲标准化处理.构建基...  相似文献   
23.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调查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置现状,研究了垃圾收运过程所造成的水,大气和微生物污染,并对消除垃圾运过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
我国稻田镉(Cd)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氮(N)、硫(S)和铁(Fe)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Fe-N和Fe-S循环耦合体系,都与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运移密切相关.以N、S和Fe对水稻生长的营养供给为切入点,研发抑制稻米Cd累积的营养型阻控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稻田Cd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根际袋-盆栽试验,分析硫酸亚铁(FeSO4)和硝酸铁[Fe(NO33]处理条件下根际土壤中Cd活性变化与水稻体内Cd转运规律,探索糙米Cd累积的影响因素及制约机制.结果表明,FeSO4和Fe(NO33处理都显著减小了根际土壤中有效态Cd(NH4Ac-Cd)含量,且前者减小的幅度(55.6%)小于后者(76.0%);FeSO4和Fe(NO33处理都明显改变了水稻体内Cd分布特征,但前者增大了糙米Cd含量(0.6mg ·kg-1),而后者却减小了糙米Cd含量(0.1mg ·kg-1).根表铁膜对Cd的吸附或与Cd共沉淀、水稻根、茎和叶对Cd的累积量增大以及根、茎和结节对Cd的转运能力增强,是导致FeSO4处理中糙米Cd含量增大的重要原因;Fe(NO33处理中糙米Cd含量减小,则可归结为无定形铁矿物对Cd的吸附或与Cd共沉淀、铁硫化物与Cd共沉淀、茎和结节对Cd的累积量减小以及根、叶和结节对Cd的转运能力减弱.本研究成果将为后期营养型阻控产品及施用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稻田Cd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产量的大量增加,给后续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不能及时配套,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给农村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从长远角度看,要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在配套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同时,还需重点考虑垃圾的收运成本,因此采取适宜的垃圾收处模式尤为重要。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收处模式主要分为直运处理、转运处理和就近填埋处理,最终采取哪种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相似文献   
26.
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硫酸盐、硒酸盐单一及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及其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硒时,适量硒(≤1.0 mg·kg~(-1))能促进小白菜地上部的生长,表现为小白菜株高和地上部干重分别较不施硒对照处理增加了8.4%和22.1%(p0.05),但高剂量硒(≥2.5 mg·kg~(-1))却抑制其生长,小白菜株高和地上部干重分别较对照减少了0.4%、14.2%(2.5 mg·kg~(-1)Se)和15.8%、50.3%(5.0 mg·kg~(-1)Se).小白菜的根系对硒酸盐的胁迫更为敏感,单施硒处理小白菜根长和地下部干重均低于对照处理,且抑制作用随外源硒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外源硒添加量为1.0、2.5、5.0 mg·kg~(-1)处理的小白菜的根长和地下部干重分别较对照下降了20.5%、28.3%、49.4%和29.2%、24.2%、58.5%.施硫能减缓硒对小白菜的胁迫,表现为相同硒剂量下,小白菜根长、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均随外源硫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另外,施硫处理小白菜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同硒剂量下的无硫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却相反.相同硫剂量下,小白菜硒含量随外源硒添加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且地上部对硒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均显著大于地下部(p0.05).与此不同,施硫显著抑制小白菜对硒的吸收与富集(p0.05),小白菜地上、地下部硒含量和富集系数(BCFSe-shoot、BCFSe-root)均随外源硫剂量的增大而减小.小白菜生物量与其体内硒含量、硒富集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硫酸盐是通过抑制硒吸收和富集及调控小白菜自身的生理代谢来减缓硒酸盐对小白菜生长的胁迫.硫酸盐与硒酸盐的相互作用受硫剂量、硒剂量及植株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目前,广西阳朔乡镇经济取得不错进步,并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居民消费。然而,无论是工业垃圾还是生活垃圾,数目增加速度较快。然而,对于广西阳朔来说,只有充分贯彻落实垃圾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才能得到充分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乡镇垃圾一旦产生,如何实现科学有效转运处理,然后就转运工程方面阐述看法。  相似文献   
28.
组配改良剂对土壤-蔬菜系统铅镉转运调控的场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组配改良剂LS(石灰石∶海泡石=2∶1)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湘南某矿区附近铅镉复合污染旱地土壤进行现场改良钝化,研究施加不同量的LS(0、2、4、8 g·kg-1)对茄子和苋菜植株吸收累积Pb和Cd的影响以及对Pb和Cd在2种蔬菜植株各部位间转运的调控.结果表明:1施加LS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 H,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和Cd的含量.2施加LS能显著降低2种蔬菜植株各部位中Pb和Cd的含量.LS施加量为2~8 g·kg-1时,茄子果实中Pb和Cd的含量分别降低44.7%~78.6%和36.0%~78.7%;苋菜植株茎叶中Pb和Cd的含量分别降低45.8%~59.1%和40.0%~87.2%.3LS的施加降低了2种蔬菜植株各部位间Pb和Cd的转运系数.2种蔬菜植株在根-茎-果实间或根-茎叶间转运Cd的能力大于Pb,且施加LS各处理下,同种蔬菜相同部位对Pb和Cd的转运能力大小关系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9.
NaCl胁迫下苋菜中镉的亚细胞分布及转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面积的农田土壤面临盐渍化和重金属的双重污染。探索盐分胁迫下作物可食部分的重金属累积特征将为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从镉的亚细胞分布和离子选择性角度探讨盐分胁迫对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镉转运过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水培苋菜的方式,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2.5、5.0、7.5和10.0 g·L-1)NaCl和3.0μg·L-1Cd处理,测定台湾白苋菜(耐盐型)和尖叶青苋菜(敏感型)根、茎、叶中Cd和Ca的亚细胞质量分数变化。Cd的亚细胞组分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均为:细胞壁(FI)>细胞器(FII)>>细胞液(FIII)。NaCl胁迫下,苋菜根、茎、叶中细胞壁(FI)和细胞器(FII)Cd质量分数总体显著下降,下降幅度为16%~71%,胞液(FIII)Cd质量分数基本不变,这主要和Na的竞争吸附和吸收有关。同时耐盐型台湾白苋菜根细胞器,茎、叶细胞壁和细胞器Ca质量分数总体下降,下降范围为20%~70%。敏感型尖叶青苋菜根、茎细胞壁和细胞器组分Ca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叶细胞壁Ca质量分数下降幅度高达80%,说明细胞壁和质膜的生理结构和组成可能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苋菜的运输选择性比例TSK. Na(根-茎)、TSCa. Na(根-茎)和TSMg. Na(根-茎)显著下降,下降幅度达50%以上,TSK. Na(茎-叶)、TSCa. Na(茎-叶)和TSMg.Na(茎-叶)相较对照急剧上升,上升幅度均在44%以上,表明苋菜根部K、Ca、Mg向茎转移的选择性减弱;而茎向叶转移的选择性增强。苋菜细胞组成和离子选择性的变化使根、茎中细胞壁和细胞器对Cd的截留能力变差,Cd向地上部转移的比例增大,Cd在苋菜的转运系数TF(根-茎)、TF(茎-叶)较对照处理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台湾白苋菜的TF(根-茎)大于尖叶青苋菜,而TF(茎-叶)小于尖叶青苋菜,表明敏感型苋菜茎细胞对Cd截留能力较强,而耐盐型苋菜根细胞对Cd的截留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0.
铬胁迫下再力花的生长、铬积累及亚细胞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型模拟湿地系统开展盆栽实验,研究Cr(Ⅵ)胁迫对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的生长、各器官中Cr含量、积累量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r胁迫下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根>茎>叶,且在铬处理浓度为40 mg/L时各种生长指标(包括株高、根长、生物量)均达到最大。随着Cr胁迫浓度的增加,再力花根、茎、叶中Cr含量显著增加。在相同Cr浓度处理时,Cr含量和积累量总趋势为:根>茎>叶。再力花根、叶中Cr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壁、胞液中,少量分布在细胞器中,分布趋势为细胞壁>胞液>细胞器。然而,茎中Cr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器中(51.97%~61.19%),在细胞壁和胞液中较少。再力花对铬的耐性指数和滞留率随着Cr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且Cr转运系数较低,根部对Cr的固持能力较强,而且地上部分(叶、茎)对铬的富集系数较高(最大值为3.05)。综上,再力花具有较强的铬积累力与耐受力,在修复水体重金属铬污染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