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498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天津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解辉 《灾害学》2001,16(4):13-17
本文对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述了大气污染特征及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从综合防治煤烟型污染、解决风沙尘侵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三大方面,提出了改善天津市大气污染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2.
陈锦凤  帅琴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2):2835-2838
将纳米MgO、Al2O3和ZnO分别添加于CaCO3中制备出钙基纳米氧化物复合吸附剂,进行了燃煤过程中除砷脱硫的实验研究;对燃煤灰渣进行了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探讨了纳米MgO对CaCO3除砷脱硫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了纳米MgO的复合吸附剂除砷脱硫性能最好,比单一的CaCO3除砷率和脱硫率分别高出了28.73%和37.21%,表现出同时除砷脱硫的良好性能;其促进机理是纳米MgO的加入改变了灰样的微观结构促进了气相间的流动使得灰渣孔隙明显扩大,提高了CaO与As2O3和SO2反应的能力;在除砷的反应中生成了新的物质Ca3Mg2(AsO4)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除砷产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93.
94.
胃灼热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毛病,一般误解为胃酸引起,其实不然。其真正原因在于胃与食道连接处的括约肌功能退化,无法闭紧,导致胰腺酶、胆汁与食物饮料的混合物回流,使食道组织无法忍受,于是出现胃痛。  相似文献   
95.
针对地下储库受限空间的特点和油气爆炸抑制的需要.在前期所完成的系统油气爆炸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超细冷气溶胶抑爆新技术,建立地下受限空间油气爆炸及其抑爆模拟试验系统,研制出新型超细冷气溶胶粉体抑爆剂,并对其进行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对地下受限空间油气爆炸抑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抑爆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细冷气溶胶是一种高效的抑制地下储库油气爆炸的抑爆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迎着火焰传播方向喷射抑爆剂的抑爆效果优于垂直火焰传播方向喷射抑爆剂;喷射压力存在临界值,较小较大都不利于油气爆炸抑制,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最佳抑爆效果的喷射压力临界值约为0.8 Mpa;抑爆剂用量不能低于临界抑爆浓度,实验得到的抑爆刑临界浓度为0.232 ks/m3;布置方式对抑爆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分散布置比集中布置具有更好的抑爆效果.本文的研究对后续抑爆装置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关键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6.
《世界环境》2007,(4):82-83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的回收都是一种降级循环,这种回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材料的品质。例如:当不包括汽水瓶和矿泉水瓶的塑料被回收利用时,它们同其他塑料混合并产生一种低品质的混合物,然后用来制成一些廉价的不规则形状的产品,比如公园的长椅或者减速缓冲隔等。  相似文献   
97.
浙江拔茅银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拔茅银矿是浙东中生代火山岩带中近几年新发出的金银矿田,矿床发育于破火山口机构内,矿体主要受NW及近SN向张性硅化破碎带控制。矿床的各种特征表明,其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98.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磷酸银/树脂复合物,降解亚甲基蓝,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SEM表征。探讨了不同的光源、催化剂投加量、PVP含量、p H值等因素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光(夏天早上9点到11点的阳光)下,偏酸介质中,催化剂用量为0.8 g/L,PVP质量分数为0.01%的磷酸银/树脂复合物,液面高度为15 cm的条件下对亚甲基蓝有最佳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9.
<正>今年"两会"之前,中国媒体人柴静的视频《穹顶之下》引爆了民众关于雾霾和环保问题的激辩。关于"劈柴"还是"护柴"的争议已经汗牛充栋,基本失去了焦点和理性,甚至造成了个别朋友反目,无须再说。而柴静拟推动的环保议题,应该是个持之以恒的话题。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看到不同的态度。经济学家们在计算:提高污染门槛会给企业带来多少额外成本?推动环保会造成几个GDP点的滑落?科学家们的思考要点是:柴静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0.
新型纳米结构铈锰复合氧化物的磷吸附行为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铈锰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磷吸附行为与机制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分析表明,此氧化物由纳米级颗粒组成;铈锰复合氧化物中的铈氧化物有类似水合氧化铈的无定形结构;BET比表面积为157 m2·g-1,等电点为6.5.吸附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铈锰复合氧化物对磷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8.6 mg·g-1(p H=7.0);铈锰复合氧化物对磷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溶液p H对铈锰复合氧化物吸附磷的影响较为明显,随p H升高,吸附量降低;离子强度则影响不大;共存阴离子对吸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i O2-3CO2-3Cl-≥SO2-4.通过对铈锰复合氧化物吸附磷前后Zeta电位和红外谱图(FTIR)分析,可以推断磷在铈锰复合氧化物表面发生了特性吸附,磷酸根主要通过取代复合氧化物表面的金属羟基而被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