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安全科学   88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569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安全与健康》2005,(11):53-54
全世界60亿人口中,靠右行的“右派”约40亿,靠左行的“左派”20亿。  相似文献   
62.
《劳动保护》2005,(10):I0011-I00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现将《预防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63.
自2月15日起,河北保定市区内24小时禁行“三车”。禁行区域为东二环以西、乐凯大街以东、三丰路以北、复兴路以南(含上述道路)。  相似文献   
64.
宋亚磊 《灾害学》2020,(4):24-28
为减少泥石流中断道路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该文提出基于无线传感物联网技术的泥石流中断道路概率评估方法。首先构建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与应用层的物联网技术泥石流中断道路评估系统,然后通过分析泥石流中断道路的影响因素,选取出评估泥石流中断道路概率的指标并创建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指标实行分级,最后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因素叠加法创建评估模型实现评估概率等级划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准确、有效评估汶川县的5条道路的泥石流中断道路概率,其中道路a概率较高,道路e的概率较低,其余三条道路的概率中等;且此方法具备数据采集时耗时短、效率高优势;可为及时治理泥石流灾害、规避道路中断风险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长三角典型城市公交车细颗粒物排放特征,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上海、杭州和苏州三大城市的8辆典型城市公交车开展实际道路细颗粒物排放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典型城市车辆的实际道路平均车速为22.7 km/h,怠速比例为20.4%,加减速比例为54.5%;在稳态行驶工况下,随车速增大,公交车颗粒物质量及数量排放呈逐渐增大趋势;在20 km/h车速范围内,上海国III、国IV和苏州国III公交车颗粒数浓度呈双峰粒径分布,其他公交车均为单峰分布;随比功率的增大,公交车颗粒质量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国IV公交车颗粒数量呈先下降再增大趋势,国III公交车颗粒数量呈上升趋势;公交车颗粒质量综合排放因子为0.8~189 mg/km,颗粒数量综合排放因子为6.2×1012~9.6×1014#/km。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北京市道路降尘在不同季节的污染特征及来源,选取北京市4条典型道路得到64个采样点的道路尘样品,采集的道路尘样品经过预处理得到75 μm以下的颗粒物,经过再悬浮及实验室分析得到PM2.5的粒径分布和化学成分谱.结果表明:不同采样高度及不同道路类型的颗粒物粒径大体分布规律一致,颗粒物质量频率存在三个峰值,分别为0.75 μm(微粒径)、2.50 μm(小粒径)、4.50 μm(大粒径);各季节的降尘颗粒物的化学组分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元素,主要元素(含量>1%)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元素富集因子法得到污染元素为Cr、Cd、Sn、Cu、Zn、Pb、As,双重元素为Bi、Ti、Ni、W、Mg、Ca、TI、Mo、V、Fe、Zr、Ba,其余16种为非富集元素;颗粒物中离子质量分数在夏季最大为9.31%,春季、秋季、冬季的离子质量分数相差不大,其中Ca2+、NO3-、Cl-、SO42-占总离子质量的80%左右;碳素中w(OC)和w(EC)的季节变化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OC/EC[w(OC)/w(EC)]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不同季节w(OC)和w(EC)的相关性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对PM2.5中化学组分来源分析表明,污染元素受机动车和建筑尘影响较大,与机动车尾气相比,机动车磨损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小视;燃煤影响一直存在,但供暖期污染有所改善.机动车尾气、建筑尘及土壤尘对离子均有贡献,在夏季土壤尘、建筑尘、二次反应的综合影响较大,春季土壤尘影响更为突出.碳在夏秋季节受汽车尾气和建筑尘的影响较大,夏季二次反应影响不大;冬季除气象因素外,燃煤和生物质燃烧也不可忽视;春季土壤尘影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7.
结合2000—2015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相关数据,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影响要素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和优化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影响要素的预测模型;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研究了交通事故影响要素的基本事件,并对基本事件微观影响要素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可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决策、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为提高我国整体道路交通事故安全水平及事故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8.
城市不断拓展,技术日渐更新,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逐年递增,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氮氧化物排放量,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汽车所排放的气体,对行人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氮氧化物的含量进行准确监测,进而严格管控,以保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69.
中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王人洁  王堃  张帆  高佳佳  李悦  岳涛 《环境科学》2017,38(9):3553-3560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机动车排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现有的机动车排放研究多关注城市内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针对城市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较少.我国城市间交通道路主要包括国道和省道,截止至2015年我国国道里程18.53万km、省道里程32.97万km,约占全国等级公路总里程的13%,因此开展我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全国国道和省道交通监测站的年均监测数据,采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指导方法,计算了2015年我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国道和省道公路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_x)、颗粒物(PM)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5%、27.9%、14.4%和7.7%;不同车型对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分担率不同,其中大货车是NO_x、PM_(10)、PM_(2.5)的主要来源,摩托车是CO和HC的主要来源;不同道路类型中各车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担率也不同,如高速路上大货车是NO_x、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普通道路上大客车和大货车是NO_x、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0.
采用网格布点法调查了北京市六环范围内220个样点道路地表灰尘样品中的污染物含量.探讨了样点缓冲区内单位面积道路节点数、道路密度和道路灰尘中污染物含量沿城乡梯度的变化特征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指标在研究区内的变幅较大.沿城乡梯度,道路和污染物主要呈现3种变化趋势:①单位面积道路节点数,道路密度,Cu、Cr和Pb沿城乡梯度降低,且开始时降低较快;②Mn和Cd沿城乡梯度变化的程度较低,均值基本维持恒定;③自中心向外围,Ni和有机碳(TOC)、总氮(TN)先随距离波动降低,随后在郊区均值缓慢增高.道路灰尘中污染物含量趋势转折点位置均大致在距城市中心点15~20 km左右.相关分析表明道路指标和道路灰尘中的Cd含量不具相关性,总硫(TS)、Mn、pH的相关性较弱,与其他各元素的相关性排序为Cu>TN>TOC>Pb>Ni>Cr,较道路密度而言,单位面积节点数和各元素间的相关性更高,该指标可指示道路灰尘中Cu、TN、TOC、Pb、Ni、Cr元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