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763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156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了采用曝气调节-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为主的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工程实例。经过调试运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工艺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处理效果好。其中COD、BOD5、SS与氨氮去除率均在85%以上,出水水质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2.
一体化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景区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州某旅游景区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该区生活污水,通过试验确定反应器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采用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农村污水,在反应器内溶解氧维持在2.0~4.0 mg/L,水力负荷为3.53 m3/(m3.d)的运行条件下,对COD、NH3-N及TN去除率分别达80.82%、69.12%、63.16%,出水可稳定达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3.
张娇 《环境工程》2011,29(1):19-20,61
针对大蒜废水特点,采用了铁屑微电解-UASB-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在设计进水水质、水量范围内,COD、BOD5、氨氮和ss去除率分别为98%、99%、70%和98%,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系统运行费用为1.19元/m3.  相似文献   
94.
采用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农村分散污水,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研究表明采用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农村污水,在反应器内溶解氧(DO)质量浓度维持在2.0~4.0 mg/L,水力负荷为3.53 m3/(m2·d)的运行条件下,对COD,NH4+-N及 IN去除率分别达到76.10%,68.12%,60.50%,出水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95.
选取黄土坡临江Ⅱ号崩滑堆积体上TP4平硐内的滑带土进行了室内三轴蠕变试验,选择Burgers蠕变方程对参数进行辩识,并利用FLAC 3D对室内三轴蠕变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滑带土的蠕变特性及其长期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滑带土的流变性较强;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与室内三轴蠕变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利用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可以获取滑带土分别加载下的等时曲线,最后可得到滑带土的长期强度参数(即内聚力c∞为21.2kPa、内摩擦角φ∞为18.56°),这为进一步研究滑坡的长期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成都市一次重度灰霾期间大气PM2.5的自组织临界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凯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0):2645-2653
2013年1—2月期间,四川省成都市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高浓度的严重霾污染.本文运用频度统计分析和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研究了成都市2013年1月25日—2月7日一次典型重度灰霾期间8个监测站点(草堂寺、人民公园、梁家巷、金泉两河、十里店、沙河铺、三瓦窑、灵岩寺)大气PM2.5小时平均浓度序列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站点大气PM2.5的浓度波动并非随机,而在统计上服从典型的负幂律分布,同时均表现出很强的长期持续性特征.这些特征刻画了灰霾期间大气PM2.5浓度波动的宏观特征.将PM2.5浓度演化与沙堆崩塌进行类比,发现大气PM2.5演化具有自组织临界性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根据自组织临界(SOC)理论,建立了大气PM2.5数值沙堆模型,模型算法考虑了此次灰霾期间成都市的气象因素和PM2.5的迁移扩散机制.通过对该模型的数值模拟,能够定量阐明此次重度灰霾期间成都市各监测站点大气PM2.5浓度时空波动宏观统计规律的产生根源.同时,深入讨论了该模型的自组织临界特征.模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高度一致表明该模型真正阐明了导致PM2.5浓度时空波动的重要动力机制.SOC内禀机制是控制此次成都市灰霾期间大气PM2.5浓度演化的主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可为灰霾期间PM2.5的演化动力学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贵州省乡镇污水实际工程运行效果分析,生物接触氧化法、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目前针对乡镇污水处理较为适用的处理技术,可根据建设场地条件,对上述3项技术作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8.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长期暴露下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对五价砷[As(Ⅴ)]在典型淡水藻体中累积与生物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藻类对无机砷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差异很大.长期暴露下斜生栅藻累积的砷(As,以DW计,下同)高达(819.66±11.25)μg·g-1,比铜绿微囊藻累积的As[(355.95±8.31)μg·g-1]高2倍多.Nano-TiO_2可增加藻体对As的吸收累积,降低了培养基中As的含量.同时,nano-TiO_2可增加藻体对As(Ⅴ)的生化转化;其中,铜绿微囊藻中有机砷以二甲基砷(DMA)为主,而斜生栅藻中有机砷以一甲基砷(MMA)为主.另外,长期暴露下nano-TiO_2处理的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向培养基释放的甲基砷小于对照组,表明长期暴露中的nano-TiO_2不能促进藻体内甲基砷的释放.研究结果可促进nano-TiO_2与As相互作用时生态风险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人们在睡觉时,身体皮肤与床上用品直接接触,因而,床上卫生状况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不断排出气体和汗水,尤其是在床上。在这些气体和汗水中,包含着大量一氧化碳、二氧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黑莓加工企业采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SS、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3%、93%、91%,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