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78篇
环保管理   205篇
综合类   978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17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51.
中、小型企业缺乏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参与。尽管单独的中、小型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但中、小型企业集合起来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道德观念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因此,会对企业的环境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虽然,倡导利用环境保护建立企业竞争优势,但许多企业的实施成本是不可能转移给消费者的。本文简要的综述了有关文献后,报告了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性调查,结果表明无论小企业的管理者怎样表达出对环境问题的关心,都不能转化为较好的废弃物管理。  相似文献   
952.
发酵牛粪和造纸干粉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菌根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发酵牛粪和造纸干粉对菌根化紫花苜蓿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0.5%~2.0%发酵牛粪对紫花苜蓿根系丛枝菌根(AM)真菌侵染率无明显影响,但均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植株生物量(p<0.05),其中,添加1.0%和2.0%发酵牛粪处理的土壤PAHs含量较对照略有降...  相似文献   
953.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迅速增大。另一方面,国内电子废物的飞速增长和国外电子废物的大量涌入,成为中国环境安全重大隐患。电子垃圾成分复杂且其污染物众多,不恰当处理势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其中最难以无害化和资源化,且所占比例最高(大于50%)的材料是环氧树脂。就电子废弃物中环氧树脂处置技术、国内外处置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战略高度,结合承担国家科技部相关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利用电子废弃物中环氧树脂的新工艺,并根据国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54.
采用盆栽方法,以石灰作对比研究了2种碱性废弃物(纸厂滤泥和赤泥)及添加锌肥对酸性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相关机制,同时利用大田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施用石灰、纸厂滤泥和赤泥(2 g·kg-1)后土壤 pH显著提高,在淹水平衡7 d和水稻移栽后30 d时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的对照,增幅分别为33.1%~76.0%和31.0%~78.3%,同时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淹水平衡7 d时降幅为38.4%~45.0%,水稻移栽后30 d和60 d时降幅分别为37.4%~52.9%和33.2%~38.7%,水稻根系和糙米镉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4.0%~48.5%和26.3%~44.7%.等量碱性物质对提高土壤 pH和降低水稻镉累积的效果为石灰>赤泥>纸厂滤泥.纸厂滤泥和赤泥添加锌肥(0.2 g·kg-1)对降低水稻镉累积的效果均比两者单施更明显.大田试验结果趋势基本相同,施入不同量的纸厂滤泥、赤泥及与锌肥配施后两季作物镉累积量显著减少,当季水稻糙米和第二季油菜籽粒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7.1%~65.1%和16.4%~41.6%,糙米镉含量基本达到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2005).因此,对于中轻度酸性镉污染稻田土壤,利用纸厂滤泥、赤泥及与锌肥配合施用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法,通过构建与土壤镉污染程度等特征相适应的碱性废弃物用量与锌肥配施比例,可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55.
餐厨垃圾特性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容易腐烂并产生臭味气味,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介绍餐厨垃圾的主要组成成分、特性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危害.综述餐厨垃圾常规处理方法,包括粉碎直排、堆肥填埋、厌氧发酵及好氧发酵.重点考察厌氧发酵过程中氢能源产生的影响因素.综合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适用条件、处理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综上得出厌氧发酵是一种对环境危害较小,同时可回收能源的处理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其研究重点在于提高餐厨垃圾的氢气产量、氢气浓度、产氢速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956.
科技动态     
<正>美能源部投入5 900万美元推动太阳能创新美国能源部日前宣布,政府将投入5 900多万美元(1美元约合6.25人民币,下同)推动太阳能技术创新,力争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再翻一番的目标。其中4 500万美元将用于新型太阳能技术的市场推广;另外大约1400万美元则用于奖励15个帮助社区制定多年期太阳能部署计划的新项目。官方数据显示,如  相似文献   
957.
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幅增加,成为基层环保部门污染减排一个新的难题。文中以南通市通州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通州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畜禽养殖场规划选址不合理、饲养规模匹配、污染防治设施落后、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渐突出、专业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在科学规划选址、鼓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养殖业环保投入、推广畜禽清洁工艺、加快研究应用先进养殖业技术方面提出了一些污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8.
含油率对餐厨垃圾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餐厨垃圾含油率高,且随着地域的变化有显著差别,含油率的高低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气有一定影响.在中温(35℃)和高温(5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含油率(0、2%、4%、6%、8%、10%)对餐厨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日产气量、累计产气量、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及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温和高温条件下,当含油率为6%时,200 g餐厨垃圾的累计产气量达最大值,分别为1391.6 m L和2165.9 m L.此时,TS和VS的去除率也最高,中温时去除率分别为29.4%(TS)和33.9%(VS),高温时去除率分别为33.2%(TS)和38.0%(VS).在餐厨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甲烷的产量占可燃气的体积分数逐渐升高.在中温厌氧发酵条件下,含油率为10%的餐厨垃圾发酵进行到26 d时,甲烷的体积分数最高,为80.5%.在高温干式厌氧发酵条件下,含油率为10%的餐厨垃圾发酵进行到23 d时,甲烷的体积分数最高,为84.2%.  相似文献   
959.
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星宇  张芸  戚昱  蒋慧  张琳  曲殿利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4112-4119
以废白土、废催化剂和污染土壤等工业废弃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建立生产过程输入、输出清单,从全球变暖潜值、资源消耗潜值、人体毒性潜值等方面,基于Gabi5.0软件进行建模与计算,对水泥窑常规生产工艺与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功能单位(1 t)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常规生产工艺和协同处置工艺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5.78×10~(-11)和5.61×10~(-11),协同处置工艺使得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降低了2.94%;水泥生产过程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是全球变暖和人体毒性,其中,协同处置工艺下这两种环境影响分别降低了0.80%和1.80%,资源消耗相比常规生产降低了11.1%;从全生命周期看,水泥生产中熟料煅烧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协同处置工艺下熟料煅烧阶段的环境影响相比常规生产降低了8.0%.协同处置工艺相比常规生产工艺有更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60.
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产甲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工程》2015,(9):100-104
污泥的厌氧消化技术是实现污泥稳定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污泥的单独厌氧消化技术存在一些弊端,如有机质转化效率低、停留时间长、沼气产量低等,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则可以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增强系统稳定性与产气性能。介绍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的协同效应,重点阐述了碳氮比(C/N)、有机负荷率、温度、p H值等因素对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并对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