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91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分析了辽宁省4个典型城市淡水鱼类中多溴联苯醚(PBDEs)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s)的富集特征,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淡水鱼类体内PBDEs和HBCDs检出率均为100%,PBDEs和HBCDs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73 和21.81 ng/g(脂重)。PBDEs中的单体BDE 183、BDE 209和BDE 153在辽河流域不同鱼类的同源种中占优势,分别占PBDEs的26.8%~40%,17%~44%和14%~22%。在HBCDs的3种同系物中,α-HBCD是主要的单体,其相对贡献率为45.15%~84.71%。辽河流域的工厂企业生产活动对淡水鱼类产生了影响,居民通过消费水产品摄入PBDEs和HBCDs。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PBDEs和HBCDs的健康风险指数均<1,说明当地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的非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82.
壬基酚在鱼体组织中的累积及对鱼类性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HPLC法测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暴露后鲤鱼和草鱼体内壬基酚的含量和分布,分析了鱼类性腺重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20~25d后鲤鱼和草鱼体内的壬基酚可达到累积和释放的动态平衡,其最大累积系数分别为84.3和78.8,累积规律为鲤鱼>草鱼,肝脏>肌肉.受试雌鱼的性腺重量有明显的提高,相当于100ng/L17β-雌二醇(E2)作用下鱼类性腺重量的34%~41%,表明壬基酚对鱼类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活性,且壬基酚的生物累积性和雌激素活性在产生时间和活性数值方面均是同步的和成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长江上游重庆市江北段鱼类多样性,于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样采集,使用环境DNA (environmental DNA, eDNA)技术对该江段进行了鱼类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重庆市江北段共检测出82种鱼类,包括未鉴别到种水平的罗非鱼属(Oreochromis),隶属7目19科63属,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种、长江上游特有种8种及外来物种8种。鱼类种类数在季节上呈现秋季>冬季>夏季>春季的趋势,其中鲤(Cyprinus carpio)、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张氏■(Hemiculter tchangi)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均在4个季度均被检测到且具有较高的序列丰度。Chao1指数和ACE指数在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的α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3个季节。PCoA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样本间异质性较低,物种组成相似,秋季和冬季鱼类种类组成差异显著,异质性较高。RDA分析表明水位、水流量...  相似文献   
84.
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对2013年度太湖水域8个监测点的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推测太湖水域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主要分布于近岸区的平台山、贡湖及鲤山湾等监测水域。麦穗鱼、花、棒花鱼及黑鳍鳈为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优势种群,8个监测位点鮈亚科鱼类的渔获数量与总渔获量的比例介于1.84%~27.7%。以渔获数量为基础获得的鮈亚科鱼类多样性指数H′在0.1679~1.6860之间,且太湖水域的鱼类优势种群逐渐趋于单一化、小型化,太湖水域的生态环境演化和过渡捕捞是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太湖;鮈亚科鱼类;时空分布;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并探究漂流性鱼卵空间分布特征,于2018~2019年5~7月在长江中游宜昌江段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同时对采集到的漂流性鱼卵进行空间分布差异性分析.结果 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15 963粒,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漂流性鱼卵24种,隶属于1目3科,鱼卵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占总量的32.94%,其次是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分别占30.80%、12.65%.2018年和2019年平均鱼卵密度分别为5.61±9.72ind./100 m3,9.80±16.09 ind./100 m3,不同种类鱼卵主要出现的时间也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宜昌江段鱼卵密度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5),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江心(2018年为7.54±20.04ind./100m3, 2019年为13.15±25.49 ind./100 m3)>南岸(2018年为6.20±7.92 ind./100 m3,2019年为9.25±14.12 ind./100 m3)>北岸(2018年为3.07±4.71 ind./100 m3,2019年为7.00±11.65 ind./100 m3),垂直分布特征表现为中下层高于表层.该研究中获取的鱼卵在河流中的分布特征可为宜昌产卵场定位和产卵规模估算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6.
氯硝柳胺具有对人、畜毒性较低、对植物危害不大等优点,当前仍为WHO推荐的首选灭螺药物。但该药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较大,国内外学者分别用白鲢、草鱼、红鲤、arassius spp和尖头小条鱼等进行过急性毒性试验,然而对鱼类的安全浓度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7.
湖水中溶解气态汞的光诱导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石旭初 《环境》1996,(1):10-11
  相似文献   
89.
一、前言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包头市西北方的乌拉特前期中部。其前身为昔日黄河故道,形成历史未超过百年。它是内蒙古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这里产的黄河鲤鱼久负盛名。有组织的渔业始于50年代,历史上高产年份是1956年,产鲤鱼达到4085吨,当时水面约为100万亩。至60年代后期,开始围湖造田,拦河筑坝,水面几经沧桑,到了1980年,水面仅有44万亩,其中苇、蒲面积19万亩,沼泽3万亩,明水仅有22万亩。目前湖水最深处2.5米,平均仅为1.5米左右,同时,随着灌溉退水和周围工业污水不断地排入,使水质咸化:污染物增加,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鱼类的产量和品  相似文献   
90.
通过实验室内短期毒实验,评价了对苯二甲酸对鱼草的毒性,给出了对苯二甲酸对草鱼仔鱼及幼鱼的96hLC50值及其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