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分析谱、红外光谱和悬浮酵母菌的动电电位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悬浮酵母菌对Hg(Ⅱ)的吸附机理.由扫描电镜图像及能量分析谱可以看出,悬浮酵母菌吸附Hg(Ⅱ)后形态发生变化,悬浮酵母菌对Hg(Ⅱ)的吸附存在离子交换吸附;动电电位及pH曲线分析表明,悬浮酵母菌的零电点为pH=3.7,pH值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溶液pH值为4.33时,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为99.95%;溶液pH<4.0时,静电作用为主要的吸附机理;从吸附等温线可以得出,在溶液中Hg(Ⅱ)的初始质量浓度为601.8 mg/L,菌质量浓度为20g/L时,吸附达到饱和,此时的负载量为10.24 m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悬浮酵母菌对Hg(Ⅱ)的主要吸附位点为-OH、-NH2、C=O、P=O和S=O.  相似文献   
62.
戊二醛对紫色非硫光合细菌脱氢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微生物细胞对戊二醛毒性的耐受能力及应用条件的适宜范围,可为废水处理中固定化细胞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以紫色非硫光合细菌(PSB)为例,直接用戊二醛作用于细胞,在不同pH值、温度、戊二醛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下研究戊二醛对PSB脱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对PSB脱氢酶活力影响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戊二醛浓度和反应时间。当戊二醛浓度为0.5~1.0%,反应时间为1~2h时,PSB脱氢酶活力回收可达83%以上;PSB细胞经戊二醛处理后,热稳定性增强,pH稳定性无明显变化;并比较出热带假丝酵母菌和PSB对戊二醛的毒性耐受能力大于大肠埃希氏杆菌和芽孢杆菌yol。  相似文献   
63.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有效微生物群(EM)中富集出酵母菌,通过向对数增长期的混合藻液中加入酵母菌、葡萄糖、酵母菌+葡萄糖、经酵母菌发酵除菌后的葡萄糖溶液分别考察了其对水华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混合酵母菌自身对于水华藻没有抑制作用,单独添加葡萄糖的水华藻甚至出现快速增殖;而在添加葡萄糖+酵母菌或酵母菌发酵液的实验中水华藻近似被完全抑制,最大抑制率达97%.据此可知,抑制水华藻增殖的并非酵母菌自身,而是具有高热稳定性的胞外分泌物.HPLC-SEC与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酵母菌发酵液中含有明显的芳环类羧酸及蛋白质物质,但由于其在高温灭菌后仍有良好的抑藻活性,因而进一步确定其抑藻活性物质为含苯环的有机酸.此外,依据对实验中水华藻细胞形态的显微镜观察,该酸性胞外物可能是通过破坏藻细胞的叶绿体结构来达到抑藻效果的.  相似文献   
64.
在固定化改性蒙脱土对苯酚吸附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固定化改性蒙脱土进行了碱性条件和微生物条件下的再生,并检测再生的效果.碱性再生后固定化改性蒙脱土的吸附能力有一定程度下降.微生物再生效果好于碱性再生,在高效脱酚的瓶形酵母菌(Pityrosporum sp.)作用下,吸附在固定化改性蒙脱土上的苯酚降解率为98.6%,从而达到再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鲁氏酵母菌WY-3降解甲胺磷的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污水中分离出一株酵母菌,编号WY-3.该菌能利用甲胺磷(MAP)作唯一氮、磷源生长,也能利用甲胺、乙胺和硫酸铵(硝酸盐和羟胺除外)作氮源生长,它还能适应高浓度(60%)葡萄糖的培养条件,初步鉴定为鲁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rouxii).从WY-3菌无细胞抽提液中检测到一种高活力酸性磷酸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活性染色法呈现一条白色谱带.氟化钠试剂可抑制该酶催化MAP释放无机磷,但是不影响该菌代谢MAP脱氨基的性能.MAP经WY-3菌作用后毒性会大大降低,分析其残留物时发现有无机磷和甲醇物质.此外,文中还对酵母菌一类共代谢菌降解MAP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酵母菌对铀吸附作用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酒精酵母菌对溶液中铀的吸咐行为 ,pH =5时吸附量最大 ( 16 2 .5mg/ g) ,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 ,用 0 .1NNaHCO3 可解吸出 92 .3%的吸附铀。  相似文献   
67.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可用于研究复合微生物体系中特定目标功能菌的特性及动态变化,本研究为确立用于解析酵母细胞在混合酵母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动态特性的GFP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将gfp基因克隆到酵母载体pACT-URA3中,再用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l09),扩增得到含gfp的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照片显示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内得到了表达,但表达程度不高;电泳图谱及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表明,含gfp基因的质粒不是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而可能是以某种特殊的形式和细胞染色体发生了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8.
酵母菌处理皂素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小型批量试验 ,对酵母菌处理皂素生产废水的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pH为 5 .0 ,温度 30℃ ,处理时间 4 8h ,接种量 10 %的条件下 ,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 70 %。该技术操作简单 ,可作为预处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并可回收一定的酵母蛋白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9.
王艳红  郝兆  郭小芳  德吉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5361-5371
以纳木错湖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膜过滤平置培养法分离纯化酵母菌,并结合ITS区域序列分析与经典分类法对酵母菌菌株进行鉴定,运用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水体可培养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其与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从纳木错水体中分离出1067株酵母菌,分属于27个属45个种及2个潜在新分类单元,优势种为Vishniacozyma victoriaeNaganishia adeliensis.NMDS分析显示,纳木错不同区域水体可培养酵母菌群落β多样性差异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总丰度与pH值、电导率、总溶解固体量、盐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氮、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P<0.05).冗余分析显示,pH值是影响纳木错水体酵母菌种群分布的主要理化因子.综上,纳木错水体酵母菌资源比较丰富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水体理化因子对纳木错水体可培养酵母菌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酵母菌Y48对活性黑KN-B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余志晟  贺菲  张洪勋 《环境化学》2011,30(3):627-631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对偶氮染料具有明显脱色效果的酵母菌Pseudozyma rugulosa Y48,其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1的活性黑KN-B的最大脱色率可达99%.采用酵母菌Y48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优化控制条件是:接种量应不低于3%(体积分数);最适pH值在6-_9之间;氮源(NH4)2SO4的浓度不低于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