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0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3446篇
安全科学   1506篇
废物处理   91篇
环保管理   258篇
综合类   6378篇
基础理论   850篇
污染及防治   469篇
评价与监测   173篇
社会与环境   184篇
灾害及防治   167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855篇
  2022年   776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567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本文根据对浙中地区,主要是金华市的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分析,分析了VOCs污染物的成分和主要来源。包括大规模基建污染,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污染急剧增加,机动车爆发性增长使汽车尾气成为VOCs的主要污染来源,并导致金华市的大气污染呈现连年增加的趋势。其中,由于政府采取了有利的措施,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并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以期根治VOCs污染物,还浙中地区一个干净的天空。  相似文献   
962.
以柠檬酸镍(CA-Ni)、酒石酸镍(TA-Ni)、焦磷酸镍(SP-Ni)3种低浓度模拟络合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选用自制的重金属捕集剂N,N-双(二硫代羧基)乙二胺(EDTC),对废水中的Ni进行深度脱除.重点研究了EDTC投加量、初始p H、反应时间对Ni去除效果的影响及螯合沉淀物的沉淀性能和溶出特性,同时分析了EDTC去除络合Ni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初始浓度5 mg·L~(-1)的CA-Ni、TA-Ni、SP-Ni,p H为4~8,EDTC最佳投加量分别为60 mg·L~(-1)、55 mg·L~(-1)和70 mg·L~(-1),PAM(聚丙烯酰胺)为1 mg·L~(-1),反应时间2 min,Ni的出水浓度均低于0.05mg·L~(-1),去除率达99%以上.螯合沉淀物沉降性能好且在弱酸弱碱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红外光谱图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EDTC与Ni发生螯合反应,即EDTC直接脱除络合镍中的Ni2+,并与Ni2+生成更稳定的螯合产物EDTC-Ni,进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Ni.  相似文献   
963.
过去300a长江中下游异常丰梅事件变化与洪涝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7月,长江流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而该时段内梅雨因其强降水过程频繁、持续时间长、雨量集中等特点成为主要致灾因子。论文利用历史文献和观测资料,构建了1736年以来异常丰梅事件年表,分析了其长期变化特征及与El Ni?o事件的统计关系,并诊断了El Ni?o造成异常丰梅事件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1736—2016年间共发生44次异常丰梅事件(含21次特大梅雨事件),其中1900年代、1910年代、1990年代是异常丰梅事件最为频繁的3个时段;与2016年梅雨特征相近的特大梅雨事件有21次。过去300 a间,异常丰梅事件与El Ni?o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44次异常丰梅事件中37次发生在El Ni?o的当年或次年;在21次特大梅雨事件中16次伴随El Ni?o出现。伴随El Ni?o事件而发生的异常丰梅事件环流特点是中高纬经向环流偏强,我国境内水汽输送通道偏西、偏北,大量水汽滞留在长江流域,并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从而形成持续性降水;而在El Ni?o次年,低纬存在较强且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路径偏北,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通量显著增强,更容易导致异常丰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4.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extracted from Lake Shankou sediments using KCl was isolated into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fractions.The bioavailabilities of the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fractions to three type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collected from sediments,activated sludge and compost products were examined.The DON recoveries obtained by DAX-8 and cation exchange resins treatment were 96.17% ± 1.58% and 98.14% ±0% for the samples obtained from N4 and N14 stations,respectively.After 25 days of incubation at 25°C,most DON(59% to 96%)was degraded.Hydrophilic DON exhibited a higher reduction rate than hydrophobic DON during the growth phase.Untreated wastewater from Changshuihe town was the main degradable DON source to station N4,and 93% of hydrophilic DON and 80% of hydrophobic DON were degraded.Station N14 received a large amount of refractory DON from forest soils and exhibited DON degradation rates of 82% and 71% for the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fractions,respectively.Amino acid contents and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were also analyzed.Approximately 27% to 74% of amino acids were taken up by day 5,and their concentra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days due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dissolved proteins.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resulted in identification of tryptophan-like proteins,tyrosine-like proteins and FA-like substances.During the growth phase,40%–51% of the tryptophan-like proteins were taken up by bacteria,and the accumulation of tyrosine-like proteins was attributed to the release of biotic substances.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FA-like substances decreased due to microbial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965.
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利用生物移动床(MBBR)处理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检测反应器进出水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特性,确定MBBR挂膜条件及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启动期活性污泥产生的黏性膨胀对挂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调节ρ(C)∶ρ(N)∶ρ(P)=100∶5∶1,可以改善此现象;MBBR运行稳定后,进水ρ(COD)、ρ(NH+4-N)、ρ(TP)分别为400,35,7 mg/L时,在p H约为7、ρ(DO)为2~4 mg/L、HRT为3h的条件下,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85%、60%、70%。MBBR对农村面源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适合于处理污水管网系统落后的地区和乡镇的面源污水。  相似文献   
966.
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了广范关注的话题。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结合现行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和规范,文章对规范中主控的甲醛、氨、苯、TVOC、氡在采样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讨论,并对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67.
钻井废液作为油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突出问题为COD难降解和浊度(NTU)高,传统工艺已不能满足环境要求,亟待处理工艺的改进。该文以COD和NTU为主要处理指标,联合混凝和高级氧化技术(UV/H_2O_2)对钻井废液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和响应曲面法分别确定了2种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PAM投加量0.04 mg/L,先300 r/min搅拌5.5 min,后60 r/min搅拌5.5 min,沉降15 min,COD和NTU有最优的去除率分别是36.40%和98.59%;H_2O_2∶COD(摩尔比)=1.25,pH在7.5,UV反应2 h,COD有最优的去除率为90.16%,2个工艺联合处理钻进废液,COD和NTU的去除率可达93.58%和98.59%。  相似文献   
968.
聚糖原菌富集实验及其内源过程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啟林  郝晓地  曹亚莉 《环境科学》2011,32(4):1034-1041
细胞衰减是微生物内源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由细胞死亡引起的数量衰减和由细胞活性降低引起的活性衰减两部分.通过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速率(VFAUR)测定、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及LIVE/DEAD细胞染色技术,研究了富集聚糖原菌(GAOs)在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中好氧环境下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当T=30℃、进料中m(COD)∶m(P)=100时,SBR系统中GAOs富集比例达94%.测定和计算表明,SBR富集系统中GAOs衰减速率和死亡速率分别为0.132 d-1和0.034 d-1,其数量衰减和活性衰减占其细胞总衰减比例分别为26%和74%.可见,GAOs数量衰减只占其细胞总衰减中很小一部分,而绝大部分衰减由活性衰减所引起.  相似文献   
969.
闽江干一支流众多水利工程的建成和运营,显著地影响和改变了闽江干一支流河流的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的时空状态,导致其纳污量(强度)、稀释扩散净化能力、水化学成分和水体质量等水文环境参数发生变化,引起水文环境灾(危)害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概述了闽江干一支流点源污染及面源污染程度和时空状态及其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关系,同时以水口水...  相似文献   
970.
本文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备高效活性炭吸附剂,研究固液比、磷酸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是磷酸浓度为40%、固液比为1∶3,活化温度为400 ℃、活化时间为60 min,此时亚甲基蓝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