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劳动保护》2011,(9):59-59
2011年7月29日,陶家安全监管总局通报,近日,国务院对黑龙江省伊春市华利实业有限公司“8·16”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作出批复,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2010年8月16日9时47分,黑龙江省伊春市华利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利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共造成34人死亡、3人失踪、15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18万元。  相似文献   
62.
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的农村经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出现了新建和改造房屋的热潮。但由于大部分农民防震抗震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63.
地貌是研究地球表面成因、形态发生发展的科学,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地貌是主导因素之一。因为它影响着水、热、光、气的重新分配。地面物质的迁移和积累,制约着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的特征、类型、分布和发展变化, 以及“旱”、“涝”、“风沙”等灾害的发生,水土流失的强度,地下水的贮存等自然地理过程。  相似文献   
64.
黑龙江省草原面积锐减,草原生态环境脆弱,主要是超载过牧、乱垦滥挖、石油开采等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今后应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保护责任制,转变观念,逐步改变草原生态环境,使其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5.
黑龙江省土壤保护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黑龙江省土壤保持现状和国家规定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对黑龙江省土壤保护重要性进行评价,将黑龙江省土壤保护敏感地区分为3级,即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重度敏感,并确定了它们的分布区域.这一成果为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洪水是可利用的宝贵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洪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森林、草原、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洪水资源.  相似文献   
67.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这些自然保护区对保护该省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遗迹等自然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类型等自然现状和管理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8.
刘学良 《环境保护》2007,(3A):23-25
黑龙江的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黑龙江省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大机遇。在生态示范省建设过程中,我们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努力把生态不范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9.
王宏  庾晓峰 《交通环保》2000,21(3):39-41
分析了黑龙江省船舶防污染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黑龙江水域的特点和现有经济条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0.
根据我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对黑龙江省五常市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并得出其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优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其"三片一线"的绿色食品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