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7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788篇
安全科学   734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989篇
综合类   3668篇
基础理论   618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12篇
评价与监测   410篇
社会与环境   1099篇
灾害及防治   2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各项环保措施的深入实施,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难度逐渐加大。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并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形势和减排压力。在此基础上,从6个方面提出了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光/电法在氨氮降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采用光/电法降解模拟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氨氮,并对氨氮降解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氯离子浓度和溶液p H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光催化法和电化学法相比,光/电法在氨氮降解过程中存在良好的协同效应,因而具有更高的氨氮去除率,这主要归功于溶液氯离子的促进作用。另外,在酸性条件下,氨氮降解效率得到进一步加强。当p H在4~5之间,电流密度为10 m A/cm2,Na Cl浓度为100 mg/L时,在经过90 min光/电法处理后氨氮去除率高达95%,且N2占总氨氮降解产物的84.2%。  相似文献   
993.
利用UG软件对隔膜压滤机滤室内流体进行三维建模,导入Gambit中进行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的设定,结合Fluent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隔膜压滤机滤室内固-液两相流分离,得到不同空腔厚度下滤室内流体的体积分数轮廓图、压强云图,得出滤饼含水率与空腔厚度大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压滤机滤室空腔厚度为12 mm时,滤饼含水率为48%,每天污泥处理量为102 t,隔膜压滤机工作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讨论了通过建立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检验理念,采取全面检验与重点检验相结合的检验方式,使选择优质维保单位的电梯使用单位可支付更少的电梯检验费,而选择劣质维保单位的电梯使用单位则须支付更多的电梯检验费,从而促使电梯使用单位自觉选择优质维保单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呈现择优汰劣的电梯维保市场,保证电梯的维保质量和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995.
Identifying dead-legs and related corrosion issues continues to be a challenge in the process industry. Pipeline corrosion has been a factor in several recent incidents involving releases and fires. A review of incident reports and citations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indicates that Process Hazard Analysis (PHA) revalidations have been noted for not addressing the hazards of a process including corrosion mechanisms and dead-legs. In order for the hazards to be addressed, they must first be accurately identified in a PHA and documented along with any recommended actions for preventive mainten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dead-legs and related corrosion issues in a PHA that can be used to update corporate PHA procedures to be more robust in preventing corrosion related incidents.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状态,对于水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大型底栖动物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并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松花江主要干支流设定37个采样点,分别于2016年6、9月进行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最终从28个候选参数中确定了种类总数、摇蚊种类数、敏感种百分比、Hilsenhoff指数、Marglef指数作为核心参数构建B-IBI。通过0~10赋分法,计算得到了松花江流域全部采样点的生物完整性评价得分。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内60%区域生物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B-IBI能够综合反映松花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生境质量、理化水质等,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7.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 (GSPC) set an ambitious target to achieve a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for all known plant species by 2020. We consolidated digitally available plant conservation assessments and reconciled their scientific names and assessment status to predefined standards to provide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progress toward this target. The 241,919 plant conservation assessments generated represent 111,824 accepted land plant species (vascular plants and bryophytes, not algae). At least 73,081 and up to 90,321 species have been assessed at the global scale, representing 21–26% of known plant species. Of these plant species, at least 27,148 and up to 32,542 are threatened. Eighty plant families, including some of the largest, such as Asteraceae, Orchidaceae, and Rubiaceae, are underassessed and should be the focus of assessment effort if the GSPC target is to be met by 2020. Our data set is accessible online (ThreatSearch) and is a baseline that can be used to directly support other GSPC targets and plant conservation action. Although around one‐quarter of a million plant assessments have been compiled, the majority of plants are still unassessed. The challenge now is to build on this progress and redouble efforts to document conservation status of unassessed plants to better inform conservation decisions and conserve the most threatened species.  相似文献   
998.
地震发生初期,各受灾点对物资需求的紧迫性存在差异。在应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救援效率,应急资源需要按照受灾点需求紧迫性优先级进行分配和调度。首先,构建了受灾点需求紧迫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博弈论方法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权重组合系数及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其次,利用马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分析改进TOPSIS方法,建立了受灾点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受灾点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研究,并将该评价结果与传统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科学、客观地确定权重组合系数,消除指标间相关性,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评价方法科学、可行、有效,能为应急救援物资配送提供有效支持和决策。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巷道风流参数的影响因素、预测风流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热湿交换理论,建立了风流与围岩壁面之间热湿交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贴体坐标系下围岩内部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将围岩内部的导热问题与影响风流参数变化的热湿交换问题耦合起来,并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测参数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受原始岩温、入风流温度、局部热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与入风流温、湿度以及井下湿源的数量和强度有关;巷道壁温作为将围岩温度场与风流参数之间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其数值取决于壁面与风流之间热湿交换以及围岩原始岩温。  相似文献   
1000.
为保障信号交叉口的正常交通秩序,充分遏制机动车未按规定导向车道行驶行为,亟需探究该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以北京市内4个信号交叉口处共35 h的1 666条监控视频数据为基础,对未按规定导向车道行驶行为进行定义并将其分为9类,分别对频率较高的5类未按规定导向车道行驶行为构建二元Logit模型,以确定其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干预方法。结果表明,排队车辆数、大车比例、时段、车流量、照明条件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5类未按规定导向车道行驶行为的发生概率,其中排队车辆数及时间因素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工程设施及驾驶人安全意识角度,提出优化交叉口渠化设计及信号配时、采用智能标线、强化监管力度及完善交通管控设施、加强驾驶人安全教育4种未按规定导向车道行驶行为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