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1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1466篇
安全科学   735篇
废物处理   186篇
环保管理   717篇
综合类   4268篇
基础理论   1142篇
污染及防治   556篇
评价与监测   170篇
社会与环境   171篇
灾害及防治   14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方法,比较和分析了镉(Cd)-砷(As)复合污染处理对球果蔊菜(Rorippa globosa,十字花科焊菜属,1种从农田杂草中新发现的镉超富集植物)的生长及其对Cd、As吸收和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Cd-As复合污染条件下,由于Cd、As的拮抗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促进地上部对Cd的吸收和积累.在Cd-As复合污染处理浓度为10 mg/kg和50 mg/kg时,株高和地上部干重达到最大(分别为35.9 cm和2.2 g,盆),叶片中Cd积累量高于同浓度单一Cd处理.Cd-As复合污染高浓度处理表现出对球果蔊菜生长以及Cd的吸收和积累有协同的抑制作用.同时,球果薄菜根部对As的吸收能力大于其地上部,相应的富集系数≤0.3,转移系数≤0.6,说明球果萍菜对As有一定的排斥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球果蔊菜有很强的忍耐Cd-As复合污染的能力,对修复Cd-As复合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2.
苹果角质层的组分特征及其对甲萘酚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桂  陈宝梁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81-1886
为能够准确预测有机污染物在植物角质层上的吸附行为,用化学方法(脱蜡、皂化、酸解)分离得到7种苹果角质层组分,探讨了角质组分对甲萘酚的吸附特征及其与结构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角质层由44.7%蜡质、34.6%角质单体、13.6%糖类、7.5%生物高聚物(cutan)组成,脱蜡、皂化脱角质单体后角质组分的极性指数((O N)/C)增大,而酸解脱糖后(O N)/C则减小.角质层组分对甲萘酚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呈非线性(N=0.551~0.918),而高浓度时的等温吸附曲线则呈线性,表明植物角质与有机物的相互作用除了分配作用之外,还存在其它的特殊作用.苹果角质层(ACI)对甲萘酚的吸附系数(Knc)为442,脱蜡、脱糖后角质组分的KDC.值增大,而脱角质单体后Kuc值则大大减小,表明角质单体是主要的吸附介质;蜡质、角质单体、糖类组分对角质层吸附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角质组分的Koc值随其(O N)/C变化出现"峰值",意味着甲萘酚与角质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最佳的极性匹配.  相似文献   
103.
TiO2薄膜光催化效果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将其涂覆在普通钠钙玻璃上,以TiO2对甲基橙的光分解率探讨TiO2薄膜最佳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PEG400的加入量为7%时,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最强;用锐钛型TiO2粉末二次引发的溶胶提拉制成的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分解效果有很大的提高;经滴加操作后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有明显改善;各个影响因素最好的组合效果为滴加操作 锐钛型粉体引发 H2SO4超强酸化 La3 掺杂.  相似文献   
104.
沈阳张士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取沈阳张士污灌区土攘样品,采用欧共体标准局的三步提取法研究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污灌区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B1(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和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9.4%、26.4%和43.9%、44.3%.Cu、Pb主要以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3.4%、66.6%和29.1%、25.3%.Cr以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0.4%和42.5%.元素总量和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污染为单一的镉污染土壤,且镉的可迁移性强,易被植物吸收.  相似文献   
105.
1 前 言  目前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 :填埋、堆肥和焚烧。在国内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填埋 ,但是它存在着两大致命的缺点 :一是占用土地多 ,二是严重造成二次污染 (主要是污染地下水 ) ,而垃圾焚烧 ,可以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通过参照国外焚烧技术 ,结合我国的实  相似文献   
106.
与常规方法不同,根据全国58个基准气象台站10年的日记温度湿度数据采用每天2点、8点、14点、20点的4次数据统计了各台站3种临界相对湿度(80%、70%、60%)时的年润湿时间,并对比分析了24次(每天整点)数据的统计结果。研究表明:从这两种数据所统计的相应有效年润湿时间非常接近,而且随着临界相对湿度值的降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证实了采用4次数据统计年润湿时间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全国550多个基本气象台站所上报的4次温度湿度数据来研究全国润湿时间分布规律,为评估我国各地的大气腐蚀等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水量衡算条件下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芦苇和无植物2种人工湿地,在系统水量衡算的基础上比较了2种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证明,在植物收割后的冬季,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低于无植物湿地系统约2%;在其他季节,芦苇湿地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比无植物湿地高出3.3%-5%。但对BOD5的去除率却比无植物湿地低了1.9%-2.7%。因此,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无植物湿地高,但提高不多。比较了2种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芦苇湿地比无植物湿地的高(P〈0.05),这种提高主要集中在湿地水面以下约10cm的深度;从整个湿地床体来看。2块连续运行的潜流水平湿地内部氧化还原状态大部分相同。主要是厌氧状态。比较了2种人工湿地基质中降解有机物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别。考察了湿地进水有机负荷与去除量的关系,二者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99)。  相似文献   
108.
综合分析了现代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中的C、O同位素特征,以及有关古生代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构造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分析结果证明:只有那些无发光性特点、无胶结和溶蚀构造特点、有较好纤维构造特点、含高Sr、Na和低Mn、Fe(Mg)的第二层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的δ18O值不受成岩作用影响;而原始层和壳体中的特殊部位如铰合轴、腕骨、茎孔、交互面、肌痕等在沉积、成岩过程中与海水处于非同位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9.
通过产酸脱硫反应器的动态试验和配套的静态试验 ,考察致变因子COD/SO2 - 4比制约的乙酸型顶极群落的结构、优势种群的组成和生态演替的规律 ;阐明乙酸型代谢和乙酸型顶极群落是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 ;揭示乙酸型顶极群落内平衡与反馈调节的生理代谢机制 ,并以因变因子 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碱度来表征生态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三维实现生态位  相似文献   
110.
《环境》1997,(11):46-46
物资再生利用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工业之一。一次性塑料制品在社会各领域的滥用,使得“白色污染”愈演愈烈,成为当今世界必须解决的环境问题。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吨左右的废弃塑料及大量废旧轮胎有待回收,这些废弃塑料及轮胎严重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生活环境。怎样处理这些污染物呢?塑料难以分解,填埋已不切合实际,焚烧又会放出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