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为了解决利用声发射在线检测技术对储罐底板腐蚀状态进行评价时,主要依赖检测人员经验的问题,使该项技术能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利用储罐底板在线检测的声发射信息和外观检查信息,并根据相关标准及专家经验,确定与储罐底板腐蚀状态相关的表征因素。采用遗传算法(GA)改进贝叶斯网络(BN)搜索方法,建立基于GA的BN智能评价方法。针对声发射在线检测信息和外观检查信息,分别建立基于标准用声发射因素、基于声发射因素和综合考虑声发射因素和外观检查因素的基于在线检测信息的储罐底板腐蚀状态评价模型。通过对测试样本的评价,对比声发射检测专家评价结果,其中基于在线检测信息的储罐底板腐蚀状态评价模型的准确率为96%,该模型能够对储罐底板腐蚀状态进行可靠的智能评价。  相似文献   
42.
针对河道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的特点,详细推导了河道串联闸群防洪调度的洪水演算公式,明确了关键计算环节,建立了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应用水力学圣维南四点隐式差分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VB6.0开发了人机交互的闸群防洪调度系统。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河道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方案的合理性,可为河道串联闸群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数普适公式及评价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分析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征,提出了基于GA优化的分类单项指标的发展指数普适公式,并采用广义对比运算和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层次指标赋权,建立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可协调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大理市的可协调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基于GA优化参数后的分类单项指标的发展指数公式和评价模型不仅简单、实用,而且具有可比性、易操作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44.
太湖地区农田NO排放不连续测量最佳时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我国南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旱地阶段为例,在通过自动连续测量揭示NO排放的时间变异规律性基础上,讨论了NO排放不连续测量结果矫正及最佳观测时间选择.根据自动连续测量结果,NO排放表现出日间极大值型和夜间极大值型2种规律性日变化形式.前者发生在温度比较适宜,但植物生长较弱的情况下,此日变化形式直接与温度有关;后者发生在植物旺盛生长的情况下,且主要取决于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而与温度没有直接关系.在植物生长强弱变换的过渡期,日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不连续测量结果的矫正因子也因植物生长状况而异.当观测时间选择不当,又不进行任何矫正处理时,根据不连续测量结果估计的NO排放可能偏高12% ~47% 或偏低18% ~68% .无论哪种植物生长情形,15v00~16v00都是NO排放不连续测量的最佳观测时间.这时的观测结果不需要日变化矫正,能直接用来代表日平均排放量.  相似文献   
45.
基于污染危害率概念,提出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计算公式和新的因子赋权法.指出用污染物的浓度相对值代替其监测值,公式中的参数可认为不随污染物种类和数目而改变.采用遗传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适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对实例评价的结果与用其他多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物理意义明确、普适性强、计算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6.
根据烟草(Nicotiana tabacum)GA 20-氧化酶基因序列,设计2对分别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以烟草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目的基因(约250 bp)片段.将正、反向目的片段分别插入中间载体的内含子两侧.再经BamH I和Sac I双酶切回收约700 bp的目的片段,插入到双元载体质粒p2355中,成功构建了含GA 20-氧化酶基因片段的反向重复序列植物表达载体p23700,其转录产物能形成发夹RNA(hpRNA),产生小分子干扰RNA,干扰目的基因的表达.将p23700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并转化烟草叶片细胞,经选择分化培养,获得表型矮化的转基因烟草.图4参14  相似文献   
47.
曾芳 《环境工程》2005,23(6):74-75
火电厂污水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大,絮凝剂和助凝剂投药量准确与否决定去除效率和运行成本,本研究针对火电厂实际运行情况,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比较去除效率。根据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找到最佳投药量,为污水处理厂的最佳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
郜涛  谢绍东  薄宇  赵越 《环境科学》2010,31(3):560-565
为辨识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相同的区域,筛选监测网络中表征冗余信息的监测点,使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北京市PM10和SO2监测网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获得北京市PM10和SO2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M10浓度春季最高,夏季较低;SO2浓度冬季最高,夏季较低.采用正矩阵分解法对PM10监测网络解析出3个因子,对应北京市PM10污染变化特征相同的3个区域,分别为区域1代表监测点为车公庄与石景山古城,区域2代表监测点为位于城东的前门、天坛、农展馆与奥体中心,区域3代表监测点定陵.结果表明区域2监测点密度较大,存在表征冗余信息的监测点,可以考虑撤销或迁移部分监测点.对SO2监测网络解析出6个因子,分别对应北京市SO2污染变化特征相同的6个区域,代表监测点位分别为定陵、古城、东四、奥体中心、农展馆与天坛和前门与车公庄.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和SO2监测网络都存在冗余信息的监测点,可以根据分区结果考虑撤销或者迁移部分监测点,优化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49.
以150柴油发动机的水泵驱动齿轮锻件为例,对其锻造和锻模设计可能采用的不同方案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从而说明了同一锻件的设计方案可采用多种形式,并无固定模式,要想实现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能性,必须从锻造生产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从中确定出一种或几种最佳设计方案,相应地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50.
借助于均匀设计法合理安排试验,再应用计算机回归技术进行C18柱固相萃取条件的设计和优化研究,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找出了各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规律。成功地确定(正己烷:丙酮)配比17∶1、洗脱体积2.0m l、洗脱速率6.0m l.m in-1、上样速率9.0m l.m in-1为优化的萃取条件,此时得到DEHP和DnOP的回收率分别为91.98%、10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