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96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5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Factors influencing sediment availability are assessed and erosion rates are quantified for an off‐highway vehicle (OHV) trail system in the Ouachita Mountains of Arkansas. As of May 2012, the Wolf Pen Gap trail system included 77.0 km of "trails" which consist of county roads; open and closed Forest Service roads; and open and closed OHV trails. For a given trail length, the sediment volume available to be eroded is determined by bare trail width and sediment depth. Four condition types are defined that group trail sections based on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trail widths or depths. Trail construction method appears to influence sediment availability differences more than erosion potential (as indexed by trail slope gradient and length). The range for annual trail erosion rates is estimated as 75 and 210 tonne/ha/yr. The high and low rates are obtained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 The 210 tonne/ha/yr rate is computed from mean sediment capture at 30 sediment traps installed for 0.5–1.0 year. The 75 tonne/ha/yr rate is computed assuming all available trail sediment measured in a one‐time sampling is eroded over the next year. We argue in support of this assumption and suggest both rate values may be conservative. Trail erosion rates and sediment trap observations indicate frequent trap cleanout will be needed to continue sediment capture from All Terrain Vehicle trails.  相似文献   
92.
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中约 1/ 3与车速直接相关。为保证高等级公路行车安全 ,车速管理非常必要。从我国高等级公路管理现状出发 ,根据对我国高等级公路车辆实际运行特征和运行车速的实地调查 ,笔者对高等级公路车速限制的设定、发布及实施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应根据公路、交通、气象、历史事故数据等条件动态确定限制车速的概念 ,并就高等级公路车速管理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重点强调了道路设计和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在实施车速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3.
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提出了明确规定,文章基于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事前评价的侧重点,提出公路网规划跟踪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二是公路网规划实施过程中环境影响的实时监督,并进一步提出了跟踪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4.
在公路的预设计阶段 ,需要快速、廉价的公路地质背景信息 ,遥感与GIS技术正能满足这种要求。本文认为利用遥感与GIS评价公路地质背景应包括地理因素、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因素 ,空间评价应从公路分段评价、重点工程评价、地质灾害分布三方面进行。本文介绍了应用这种方法对贵州省镇兴公路关岭至兴仁段的地质背景评价  相似文献   
95.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7,他引:21  
高速公路因其独特的行车环境 ,其交通事故损失十分巨大 ,研究成因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因素很多 ,以往的分析 ,只是从定性的角度 ,没有给出定量方面的具体研究。笔者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 ,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综合考虑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以及行车环境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驾驶员因素、外部行车环境 ,尤其是先进的管理技术等占有很大的比重。笔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及对策建议 ,主观上应该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客观上应该提高车辆、道路的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高科技技术在事故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先进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6.
浅埋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预防与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塌方事故经常发生在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这就成为造成工期延误和生命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安全隐患。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的迅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问题也更加突出。笔者根据深圳盐田到坝岗高速公路段大梅沙隧道开挖的工程实例,对隧道塌方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际与理论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得出隧道仰拱封闭距离的合理范围;将塌方类型分为未塌穿型和塌穿型两类,分别探讨了它们的治理与防治技术措施,并提出可行的处理比选方案;研究了管棚支护在防治塌方中的重要作用,就其力学效应分为梁拱效应、环槽效应、强化岩体效应3个方面加以阐释;最后提出了综合超前处置的重要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7.
高速公路下伏富水多层采空区注浆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的治理是矿区工程建设关键问题之一。以京福高速公路徐州东绕城某多层富水采空区注浆充填法治理工程为依托,研究了注浆法处理多层富水采空区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重点包括治理范围确定、浆材配合比设计、布孔原则、成孔工艺、注浆工艺及控制技术等,确定了浆液扩散半径、单孔注浆量和终孔标准等注浆参数,为该种特殊条件下的采空区处治提供了科学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法、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98.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交通事故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线公路建成通车以来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在分析交通事故主要指标发展变化特征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沙漠公路交通事故特点的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几年内交通事故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沙漠公路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4项指数将分别以15.9%,10%,4.5%和5%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增长。同时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丙烯槽车特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危险化学品槽车突发泄漏事故,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吉林市6.26丙烯槽车特大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报警、接警、启动应急预案、现场侦察、现场警戒、禁绝火源、交通管制、紧急疏散、喷雾稀释、着装防护、丙烯的特性、健康危害、急救措施等。阐述了夹具捆绑法带压堵漏的机理,提供了丙烯泄漏槽车的勘测数据、夹具设计思路、夹具制造图纸、现场应急处置方法及现场照片。本案例表明,只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及特殊的技术手段,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是可以进行应急处置的,实现控制、降低、消除泄漏,避免灾害性事故的发生。文中方法同样适用于铁路槽车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00.
针对自然保护区公路路线方案选择中存在的盲目性、片面性和主观性问题,本文以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为例,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路线方案比选。结果表明,在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路线方案选择过程中,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好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