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524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1039篇
基础理论   128篇
污染及防治   36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Chitosan and chemically modified chitosan beads for acid dyes sorption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he capabilities of chitosan and chitosan-EGDE (ethylene glycol diglycidyl ether) beads for removing Acid Red 37 (AR 37) and Acid Blue 25 (AB 25) from aqueous solution were examined. Chitosan beads were cross-linked with EGDE to enhance its chemical resistance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s a function of pH, agitation period and concentration of AR 37 and AB 25. It was shown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chitosan were comparatively higher than chitosan-EGDE for both acid dyes. This is mainly because cross-linking using EGDE reduces the major adsorption sites -NH3+ on chitosan.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showed best conformity compared to Freundlich and BET. The kinetic experimental data agreed very well to the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The desorption study revealed that after three cycles of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y NaOH and HCl, both adsorbents retained their promising adsorption abilities. FT-IR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acid dyes onto chitosan-based adsorbents was a physical adsorptio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chitosan and chitosan-EGDE beads were favourable adsorbers and could be employed as low-cost alternatives for the removal of acid dye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92.
初步探讨了以改性后的锯末作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Cr(Ⅵ),实验表明改性锯末对于不同浓度的含Cr(Ⅵ)废水都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同时通过实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量、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天然菱铁矿改性及强化除砷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赵凯  郭华明  李媛  任燕 《环境科学》2012,33(2):459-468
我国高砷地下水分布广泛,经济、高效地饮用水除砷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静态批实验采用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的天然菱铁矿为主要原材料,考虑灼烧温度、时间及添加黏合剂等因素确定最优改性条件使除砷效果达到最佳.结果表明,在加铝量为10 mg.g-1、350℃下恒温灼烧90 min后造粒达到强度要求并除砷效果较优.25℃、固液比为0.5 g∶50 mL、As(Ⅲ)和As(Ⅴ)初始浓度为5 mg.L-1时,吸附后溶液中残留As浓度均<10μg.L-1.静态吸附批实验结果表明,25℃时,接触反应时间为12 h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gergren假二级吸附速率方程;最优改性天然菱铁矿对砷的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很好地描述,As(Ⅲ)、As(Ⅴ)饱和吸附容量分别可以达到1 039、1 026μg.g-1.结合XRD、SEM等研究方法和比表面及孔结构分析初步探讨天然菱铁矿改性以及除砷的主要机制.分析表明,改性后天然菱铁矿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大,孔径减小,且在表面活化生成一层圆球状的含Fe(Ⅱ)和Fe(Ⅲ)的化合物.改性天然菱铁矿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实际应用的除砷材料.  相似文献   
994.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种改性后的纳米碳管(CNTs)进入环境。充分认识改性后CNTs的理化性质是对其进行客观风险评价的重要前提。主要分析了几种常用方法改性后的CNTs的悬浮、吸附特征及其理化性质差异,综述了目前CNTs毒理学实验的研究进展,评价了其潜在风险,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硝酸、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铜水溶液对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PAN-ACF)进行浸渍改性,制备了4种改性活性炭纤维(ACF1-ACF4)。测定了改性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酸性官能团、零电荷点、比表面积和孔容,评价了改性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酸性官能团明显增加,其零电荷点相应降低,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增大。改性活性炭纤维对Cu2+的吸附容量显著提高,其中ACF2吸附性能最佳,其吸附容量从改性前的4.80 mg/g增加到17.32 mg/g,提高了3.6倍。  相似文献   
996.
高欢  高湘 《环保科技》2011,17(1):32-36
探讨了膨润土提纯土、有机改性土及锰化改性土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吸附Cr6+的最佳条件。同时进行了等温吸附研究,结果表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式能很好地描述改性膨润土对Cr6+的吸附。最后进行了改性膨润土吸附Cr6+的动力学研究,发现改性膨润土对Cr6+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动力学数据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97.
旨在为废弃桑枝的综合利用开辟新途径,以桑枝粉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改性剂,对桑枝粉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吸附去除水中Cu(Ⅱ).考察了改性桑枝粉用量、pH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u(Ⅱ)的吸附去除率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探讨了吸附性能,对等温吸附规律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改性桑枝粉用量、pH和吸附时间对Cu(...  相似文献   
998.
家庭装修会造戍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甲醛、笨等有机物,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课题拟采用活性炭作吸附剂净化室内空气。寻求一种科学方法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以使净化过程更经济,操作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实验以甲醛为目标物质进行模拟研究,对比了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洼炭、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效果,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通过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大大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地吸附甲醛,且吸附性能都超过了市场上吸附性能良好的竹炭。  相似文献   
999.
油田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含油废水,它的排放将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油在废水中以悬浮、乳化、溶解三种状态存在,使处理过程难以进行,所以油田废水的处理一直是水处理领域中研究的难点与热点。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铝盐改性人工合成菱铁矿除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氟地下水和地方性氟中毒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问题,国内外对如何去除水中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利用硫酸铝溶液、活性氧化铝悬浮液和活性氧化铝粉末分别对人工合成菱铁矿进行了改性,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材料的除氟容量、吸附反应后溶液中铁和铝离子浓度,并对改性效果较好的硫酸铝改性人造菱铁矿的除氟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