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7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1933篇
安全科学   381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336篇
综合类   3390篇
基础理论   804篇
污染及防治   300篇
评价与监测   279篇
社会与环境   260篇
灾害及防治   18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典型城市污染水体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和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南京市莫愁湖、玄武湖、秦淮河13个底泥样品中的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情况,分析了重金属浸出量与各形态间的相关性及有机质与有机结合态的相关性,并通过红外谱图分析了有机质与重金属结合的机理.结果表明:底泥中Pb,cu,zh,Ni,Cr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俘在,两种形态的含量占总量70%以上,Zn和Cd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相列较高,Zn约占20%,Cd约占30%;Zn,Cu,Cd,Ni,Cr的浸出量均与可交换离子态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通过减小可交换离子态含量控制底泥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性;研究还表明,有机质与有机结合态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增加底泥中有机质含量有助于重金属向有_棚结合态转化,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结合主要是由于其中-些官能团和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992.
In the present work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flows in ecosystems responds to criteria of trophic organization. We analyzed weighted and unweighted food webs estimating, for each node, trophic position (TP), Shannon's index of inflow diversity (H) an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the whole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AMI). Finally, we performed the same analysis on simulated webs that were constructed using the following criteria: (a) preserving topology and varying link strength; (b) modifying position of links and their intensities.  相似文献   
993.
一种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工作流场及有害物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排风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旋转射流屏蔽作用下的抽吸流场具有中部压力较低和提高抽吸能力的作用;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扩散,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捕集有害物及以较小的排风速度排放有害物。  相似文献   
994.
广州市室内尘土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点及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机采集了广州市46个家庭和12个办公室内尘土样品,同时采集了17个室外尘土样品、2个电视机和2个电脑尘土样品并分析了室内尘土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单体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家庭尘土中∑10PBDEs(BDE28,47,66,85,99,100,153,154,183,209之和)的含量为 564.3~9654ng/g,中值和均值分别为 2686,3407ng/g;办公室尘土中∑10PBDEs 的含量为 1737~4408ng/g,中值和均值分别为3133,3179ng/g.室内尘土中PBDEs的最主要单体为BDE209,分别占家庭尘土和办公室尘土∑10PBDEs的97.4%和99.0%.BDE47、99和183在室内尘土中含量也较高.大多数室内尘土中∑10PBDEs的含量高于室外,说明室内可能有重要的PBDEs释放源.室内尘土中PBDEs的主要工业品来源为十溴联苯醚,五溴联苯醚次之,八溴联苯醚较少.  相似文献   
995.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硫的组成与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典型草甸小叶章湿地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湿地土壤硫的组成与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2种小叶章湿地类型中,土壤总硫含量分别为303.39~520.83和303.74~1 219.81 mg·kg-1,平均值为391.62和513.03 mg·kg-1,均低于世界平均土壤硫含量(700 mg·kg-1).硫主要富集在土壤表层,且主要以有机硫形式存在,有机硫占总硫比例约为90%,而在有机硫中,则以碳键硫所占比例最大,占总硫比例分别为45.34%和37.24%.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湿地土壤各形态硫含量及其变异性均高于典型草甸小叶章湿地.在2种湿地土壤中各形态硫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变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硫含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受到土壤各粒级含量的影响,并且土壤各形态硫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氯氰菊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氯氰菊酯的细菌LQ-3.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FJ222585)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Starkeya sp..LQ-3菌株只能以共代谢方式降解氯氰菊酯,在有酵母粉、蛋白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存在的条件下,5 d内对20 mg·L-1氯氰菊酯的降解率达到72.1%.LQ-3菌株降解氯氰菊酯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pH值为7~8.LQ-3菌株还能降解功夫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酶的定域试验表明,LQ-3菌株降解氯氰菊酯的酶属于胞外酶.  相似文献   
997.
三峡库区太阳能资源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  祝昌汉  罗勇  高歌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1):1984-1993
利用1961-2007年的日照时数建模计算了三峡库区的太阳辐射,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的太阳能资源作了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年总辐射量介于3200~4400MJ/m2,与德国等太阳能利用大国相当;“下游多,上游少”是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且在秋、冬季差异更为明显;资源的年变化具有“夏大冬小”的特点,同时呈典型“双峰结构”,最大和次大峰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5月;库区上游太阳能季节差异大,而中、下游四季差异相对较小;库区太阳辐射以散射辐射为主(平均为64%),上游尤其明显;1961-2007年,资源量与直射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在夏、冬季下降尤为显著,分析表明这与轻雾日数和霾日数的增加有关;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资源量开始回升,有利于库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98.
上海工业区大气颗粒物中硫的化学形态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低压冲击式采样器 (DLPI) 采集了上海工业区和郊区大气中28nm~9.92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样品,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和X射线荧光分析(SRXRF) 对样品中硫的化学形态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中的硫,大部分以硫酸盐形式存在;超细颗粒物中除了硫酸盐硫之外,一部分硫以低价的还原态形式存在,可能的化学形态为金属硫化物、噻吩类有机硫化物.细粒子中硫的质量浓度高于粗颗粒,约 70%的硫分布在细粒子中.硫的质量浓度呈多模态分布.工业区的超细颗粒物峰值出现在0.091~0.154μm;细颗粒的分布为积聚模,峰值出现在0.38~0.611μm;粗颗粒分布为粗模态,在1.59~3.98μm和6.57~9.92μm出现2个峰值.郊区的超细颗粒物中硫的质量分布不存在峰值;积聚模出现两个亚模态,分别为峰值在0.261~0.380μm的“凝结模态”和峰值在0.611~0.945μm的“液滴模态”;粗模态峰值在2.38~6.57μm.污染来源和颗粒物形成、转换机制以及不同采样时间的气象条件差异决定了2个地区颗粒物中硫的分布特性,工业区颗粒物中硫的来源有海盐源的贡献,而郊区较少受海洋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生态足迹方法应用于城市尺度时对温室气体处理上的不足,提出了除存在能源贸易调整的缺陷外,还应对城市的温室气体环境责任重新定义和划分,城市可持续发展应依照城市自身的区域特征来制定标准.在对城市尺度与国家尺度上生态足迹核算体系温室气体环境责任分配内涵的不同进行分析后,基于城市等级的划分和经济联系强度等概念,构建了在城市尺度上温室气体环境责任的区域分配法,使生态足迹方法应用在城市尺度的可持续评价上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000.
攀枝花尾矿库溪流中钒的分布及化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AES方法测定攀枝花尾矿库溪流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钒的含量,以及沉积物中钒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不同介质中钒的含量均高于全球钒的平均值;钒主要存在于沉积物及悬浮物中;水相中钒的含量主要与沉积物中钒的含量及存在形态有关;沉积物中的钒以残留态为主,各形态钒的比例主要受上覆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