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429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781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233篇
评价与监测   149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哈尔滨市AQI与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选取哈尔滨市2014年-2015年AQI日报数据,分别分析了供暖期和非供暖期PM2.5、PM10、CO、SO2、NO2、O3六种主要空气污染物与AQ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QI与6个主要污染物间呈显著性相关.同时建立了供暖期和非供暖期AQI与主要空气污染物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CO对AQI起着主要作用.因此,提高供暖过程中煤炭燃烧效率,可有效削减空气中CO的浓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2.
利用2012年-2014年常州市大气污染数据、气象观测数据,通过分析污染物浓度的月变化、季节变化,污染物浓度与能见度及各气象要素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风对大气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扩散、稀释作用,风力越大,污染物浓度越低;降水对大气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冲刷、沉降作用,降水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污染物浓度越低;气温与污染物浓度直接关系较小,但由于夏季污染物浓度较低,表现为气温越高污染物浓度越低;冬季反之,故从整体上看气温与污染物浓度呈反相关关系;相对湿度对各污染物浓度有一定影响,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水汽对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作用,有利于颗粒物等的生成和增长.  相似文献   
973.
城市空气污染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受污染来源、气象条件和地理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已实施一系列环境污染管控,根据南京市2013?—?2016年国控点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年南京市的污染物以臭氧(O3)和颗粒物(PM2.5、PM10)为主,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时间上主要表现为季节变化,多数污染物浓度冬高夏低,但臭氧相反;空间上主要为城市功能区差异,工业交通区浓度高于生态公园区和郊区。除了污染源因素,空气污染程度也受气象要素的制约,风速、降水和温度是影响污染物在城市大气中稀释、扩散和转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74.
应用扩散管测量霾污染期间大气氮硫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活性氮和硫化合物在大气颗粒物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对它们气相/颗粒相的同步观测结果比较缺乏.本研究尝试基于扩散管的DELTA系统测量氮和硫化合物短时累积浓度,以期捕捉它们在霾污染期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DELTA系统收集气态污染物的扩散管中以及颗粒物滤膜上NH_4~+和NO-3空白干扰较小,适用于研究NH_3、HNO_3、NH_4~+和NO-3的日均浓度,可以作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参数的有效补充;但采样系统中SO_2-4背景含量较高,仅适合监测48 h以上时间尺度的SO_2浓度和周~月尺度SO_2-4浓度,用于大气硫沉降观测.北京2016年5月9日~6月7日观测期间,大气NH_3、HNO_3、NH_4~+和NO-3浓度具有明显的逐日演变规律,呈现出随着风向转变而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典型特征;这些含氮污染物与PM_(2.5)、CO、SO_2和NO_2浓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其来源可能与化石燃料燃烧源有关.污染天NH_3、HNO_3、NH_4~+和NO-3浓度约为清洁天的2倍,但还原性氮和氧化性氮的相态分布在清洁天和污染天无明显差异;整个观测期间,HNO_3/NO-3约为1.2,NH_3/NH_4~+为4.5,春夏之交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活性氮在气粒平衡过程中偏向于气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75.
太湖蠡河小流域水质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污染物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太湖流域河流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时空变化特征,于2014年在太湖湖西区蠡河小流域开展水质监测,对从上游到下游的5个监测点汛期和非汛期水体中的总磷(TP)、氨氮(NH_4~+-N)、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流域水体中TP、NH_4~+-N、COD的浓度均值为0.176、1.075、10.626 mg·L~(-1),水质状况总体较好,未超过Ⅳ类水标准.从上游到下游TP、NH_4~+-N浓度逐渐升高,下游水质较差,均属于劣Ⅴ类水质;而COD浓度较低,未超过Ⅳ类水标准.受降雨的影响,污染物浓度在汛期略高于非汛期.在非汛期,污染物浓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升高,而在汛期,各监测点污染物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随着居民地面积的增加,林地面积的减少污染物浓度逐渐升高.流域人口密度、畜禽养殖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显著相关.蠡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源和畜禽养殖源.  相似文献   
976.
刘佳  易乃康  熊永娇  黄翔峰 《环境科学》2016,37(9):3430-3437
利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下行-上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研究水流方式、水力停留时间对水产养殖废水中含氮污染物、抗生素等典型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含氮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TN、NH_4~+-N的去除率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 d时可分别达到58%、80%.采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和高通量测序对两个人工湿地入流端基质微生物群落的分析发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因其内部结构有利于水流流向及溶解氧条件使得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均较高,Nitrospira属分布较多是氨氮去除效果较好的主要原因.水力停留时间对NO_3~--N、NO_2~--N的去除有较大影响,维持在3~4 d对各类含氮污染物可获得较好的去除效果.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抗生素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发现,人工湿地构型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差异不大,两种人工湿地对恩诺沙星的去除效果优于磺胺甲唑和氟甲砜霉素,当水力停留时间从1 d延长至3 d可提高磺胺甲唑的去除率至50%以上.  相似文献   
977.
研究了某大型焦化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对焦炉煤气燃烧废气中典型非故意产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UPPOPs)的脱除效果,对SCR装置入口和出口废气和SCR装置降尘中二英(PCDD/Fs)、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萘(PCNs)的全部异构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CR装置对总PCDD/Fs的脱除效率最高,为94.6%,对总PCBs和总PCNs的脱除率分别为74.7%和78.4%.SCR装置入口和出口废气中UP-POPs同系物的分布模式明显不同,入口处以高氯取代为主,出口处以低氯取代为主.SCR装置对高氯取代UP-POPs有更好的脱除效果.催化还原和催化氧化降解同时发生是SCR装置脱除废气中UP-POPs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78.
极性有机化合物整合采样技术(Polar organic chemical integrative samplers,POCIS)适用于极性有机污染物的采集,随着新型极性有机污染物的不断出现,该技术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几种常用的被动采样装置,重点介绍了POCIS采样器的一般结构、富集原理、环境因素如流速、温度、pH、溶解性有机质、盐度及膜的污染等对采样速率的影响,讨论了针对极性物质检测的质量控制和保证以及性能参考物质,综述了POCIS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最后,本文对POCI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9.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Patras, including harbour reloc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rotection of the regional ecosystems, requires ai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For this reason, a model applicable in the Patras area is necessary and valuabl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validate a model suitable for predicting the dispersion of sulfur dioxide (SO2), based on particular activity, topography and weather conditions. Methods We used the US-EPA ISCLT3 integral dispersion model to predict SO2 concentrations for Patras, Greece. We assumed that the major contribution to Patras air pollution came from central heating, harbour and traffic. We calculated traffic emissions using COPERTIII.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ssigning suitable values of the mixing height, the model predicted the loc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ean monthly SO2 concentrations in downtown Patras, as well comput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O2 emissions originating from each particular source at each receptor location on a seasonal and annual bas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predictions and measurements shows that the model performance for estimating the SO2 concentrations and period pattern i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mixing height was the critical parameter for calibrating the model. Model validation promises satisfactory predictions for SO2 pollution levels on monthly basis. Recommendations and Outlook The model could be used in predicting SO2 concentrations and source contribution for several downtown Patras receptors using pertinent meteorological and emission information. It could be also extended to predict the dispersion of other primary air pollutants. The calibrated model predictions could be used to fill gaps in monitoring data, saving money and time, and help in assess and manage air quality as Patras develops.  相似文献   
980.
分析了通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其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的基础条件。预测了2013-2015年通化市农业源、城镇生活源、工业源新增的COD及氨氮排放量,在削减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结合环境统计数据分析,合理测算新增项目削减潜力。提出了通化市在创模的3年里,应以重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生活污水设施扩建以及畜禽养殖干清粪工艺改造等为抓手,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以期达到创模考核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