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3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1064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321篇
综合类   2243篇
基础理论   232篇
污染及防治   172篇
评价与监测   215篇
社会与环境   20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研究了柴油机掺烧液化石油气(LPG)以降低黑烟排放的技术方案,并开发出了一种以独特型板调节装置为特征的机械控制式柴油/LPG双燃料供给系统。发动机不改变原有结构加装该系统后即成为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可以同时燃烧柴油和LPG两种燃料,并且在整个工作范围内,随着工况变化能够按照预先优化设定的型板型线规律而自动调节柴油/LPG供给量比例,使烟度降低50%以上,同时满足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操作性能等要求,此外,也可以切换为单独燃烧柴油,而不改变发动机的原有性能。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于改装城市在用公交车,降低其黑烟排放。  相似文献   
72.
车用三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效催化剂是机外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最常采用的有效方法,车用三效催化剂已发展到第4代。目前车用三效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稀燃型三效催化剂和紧耦合三效催化剂及发展三效催化剂低温冷起燃技术等。国内应以稀土添加少量贵金属的三效催化剂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发适合我国现状的车用净化催化剂技术。  相似文献   
73.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要求,在对电力行业脱硫现状及前景的具体阐述中指出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并从多方面对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4.
张勇  龚敏  赵九旭  吴传文 《四川环境》2006,25(5):99-102
本文以某单位新建住宅楼内同一户型装修大致相同的四套住宅作为测试点,对其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在不同工况下约3个月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甲醛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可行的控制方法,提出甲醛是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并建议采用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和保持室内的通风等措施减少污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受煤层瓦斯含量、工作面产量和采煤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笔者通过研究得出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与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 ,但目前还难以用精确的数学建模来求解。因此 ,提出了一种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算法 ,建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 ,从而预测不同开采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实际应用表明 ,模型精度能满足要求。笔者还对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对步长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The distribution and impa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pollutant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 full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pollutants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it comes to abatement techniques, since measures to reduce emissions of one nitrogen pollutant can often lead to an increase in another. This project represents a step towards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by linking together new and existing nitrogen flux models into a larger framework. The modelling framework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some of the nitrogen flows between fields, farms and the atmosphere have been modelled for a UK study area for typical farm management scenarios.  相似文献   
77.
大气环境法是随大气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通过分析美、日、中等国家近年来的大气环境立法状况,概括出目前大气环境立法的五大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了人们对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认识的深入和对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法律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78.
桑蒙蒙  范会  姜珊珊  蒋静艳 《环境科学》2015,36(9):3358-3364
为了解农田常规施肥条件下的不同途径氮素损失特征,本文通过田间原位试验同步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玉米生长季氮肥施用后的农田N2O排放、NH3挥发、氮渗漏和地表径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肥为基肥,尿素为追肥,基追肥氮素水平均为150 kg·hm-2的条件下,整个玉米生长季N2O排放系数为3.3%,NH3挥发损失率为10.2%,氮渗漏和地表径流损失率分别为11.2%和5.1%.此外,基肥施用以氮素渗漏损失为主,而追肥氮素损失以氨挥发和渗漏为主,表明不同途径化肥氮素损失主要受氮肥品种影响,玉米季追肥可改用低氨挥发氮肥品种以减少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79.
秸秆还田后作物残体的分解是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养分周转平衡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为了探索秸秆化学性质和土壤质地对黑土区土壤CO2排放和微生物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恒温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植株部位玉米秸秆(根、茎下部、茎顶部、叶)进入黑土区两种质地土壤(砂壤土和黏壤土)后的CO2排放、微生物量,并分析了它们与秸秆C/N、木质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部位秸秆一致增加土壤CO2排放量,激发效应值介于216.53~335.17μmol·g-1,黏壤土大于砂壤土.激发效应值与木质素/N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明显好于激发效应与木质素含量、C/N、含氮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添加秸秆增加MBC和MBN含量,降低MBC/MBN,微生物群落氮固持的速率高于碳固持.添加秸秆后,砂壤土微生物量增加的幅度大于黏壤土,总溶解性氮含量小于黏壤土.结果说明,秸秆的木质素和氮含量均会对它的分解和CO2排放产生影响,木质素/N比木质素含量、C/N等更好地说明秸秆分解和CO2排放的差异;与黏壤土相比,在砂壤土中实施秸秆还田可以取得更好的土壤碳固存、微生物量和氮素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80.
张千湖  高兵  黄葳  颜晓妹  崔胜辉 《环境科学》2017,38(9):3610-3619
在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活性氮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为研究省级尺度活性氮排放规律,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2000、2005及2010年福建省人为源活性氮排放清单,分析各地市3个年份活性氮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特征.结果表明,3个年份福建省活性氮排放总量分别为538.4、587.0和619.97 Gg,呈整体增加趋势.在9个地级市中,增速最快的为莆田市,而漳州市排放量有所下降.排放量最大的为漳州和泉州,排放量最小的为宁德与厦门.从排放来源看,90%以上的排放来自农田生态系统和畜禽养殖系统.能源活动贡献较小,但其排放增长最为显著.2010年,各地市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强度呈"东南沿海高西北内陆低"的格局,最高为厦门市,最低为三明市;GDP和人口排放强度则呈"东南沿海低西北内陆高"的格局,最高为南平市,最低为厦门市.在分析各地市活性氮排放源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地区活性氮减排重点,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及下辖各地市活性氮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