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0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2225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91篇
环保管理   251篇
综合类   3745篇
基础理论   1037篇
污染及防治   428篇
评价与监测   289篇
社会与环境   117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与高效混凝沉淀工艺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了2 m3/h规模的中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600m3/h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中度污染水资源通过这一工艺处理,可以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并可以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工程试验证实,此工艺运行稳定,系统易启动,抗冲击能力强,管理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根据2005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即九澳岛重点海洋倾倒区、黄茅岛重点海洋倾倒区、汕头重点海洋倾倒区的监测,分析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集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Cu和Pb元素的富集度相对最高,Hg和Cd元素的富集度较低,从空间上看,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显示,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范畴,其中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较重的是Cd和Hg元素,Cu和Pb元素的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3.
湖北省某钢铁厂工业区及周边铅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湖北省某钢铁厂周边铅污染的现状,通过对钢铁厂工业区及其周边乡村的土壤、蔬菜、居民体内和排污渠污泥中铅元素含量的研究,其结果表明:钢铁厂周围的土壤、蔬菜、居民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铅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其含量高于国家标准或正常范围;钢铁厂工业区周边土壤铅污染主要由于工业废气(烟尘)扩散沉降和废水灌溉引起;污染区人体尿样中铅元素含量(116~160 ng/mL)普遍超标,头发样(2.09~12.04 μg/g)基本正常,尿样比头发样更能显示铅等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处理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处理以及由此引发的二次污染问题,阐述了飞灰的污染特性,讨论了各种飞灰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熔融处理技术在降低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毒性和彻底分解其中的二恶英所具有的优越性,为飞灰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江西德兴矿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开发必然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污染。文章以江西德兴铜多金属矿山及矿集区为研究区,开展区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研究。在德兴地区4 800 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土壤样品919个。同时,采用X荧光光谱法、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现代测试技术,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As、Hg、Cd、Cr、Zn、Cu、Pb)的含量。样品中重金属As、Hg、Cd、Cr、Zn、Cu和Pb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790~899,0.034~4.980,0.043~8.330,10~666,25~18 500,6~1 825,16~1 312 mg/kg。通过对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统计分析和绘制等值线图,发现该区域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As、Hg、Cd、Zn、Cu和Pb重金属污染。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德兴铜钼和铅锌矿区、乐安河下游乐平附近的煤矿区、西北部的煤矿区以及南部的电化学厂附近。  相似文献   
106.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4  
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Zn、Cr、Cu、Cd等重金属含量呈现由西北渐向东南递减的变化特点 ,而Pb、As、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 ;这些重金属中 ,以Hg的富集程度最高 ,其余元素的富集均较低。生态危害评价显示 ,除Hg属中等危害程度外 ,其余的重金属元素均属轻微危害程度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程度的顺序为Hg >Cd >Pb >Cu >As>Cr>Zn。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C)为螯合剂,对Cu(Ⅱ)、Hg(Ⅱ)、Pb(Ⅱ)、Zn(Ⅱ)、Cd(Ⅱ)、Cr(Ⅵ)六种重金属离子进行了螯合萃取分离体系的方法研究,用HPLC方法建立了上述金属离子的最佳分离条件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用C18反相柱(5μm,150×4.6mmi.d.)和流动相(V(乙腈):V(甲醇):V(水)=55:15:30)能有效分离上述重金属离子,最低检测限在0.1~1.6ng范围内,线性范围及线性关系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8.
重金属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以淀山湖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 Cu、Zn、Pb和 Cd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和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重金属 Cu、Zn、Pb和 Cd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符合 L angmuir模型 ,淀山湖沉积物对重金属饱和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 Zn>Cu>Pb>Cd。淀山湖沉积物的组成对重金属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其中沉积物中粘粒对 Cu、Zn、Pb和 Cd的吸附最强。沉积物中有机质对 4种重金属也有较强的吸附 ,特别对 Zn的吸附最强。碳酸盐对 Zn的吸附较弱 ,而对 Cu、Pb和 Cd有较强的吸附。 p H值对重金属吸附也有较大的影响 ,吸附量随着 p H值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9.
长江铜陵段表层水中重金属含量及存在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测定长江铜陵段枯、丰水期江水中cu、Pb、Zn和cd不同形态的含量,分析了4种金属在江水中的存在形态分布,不同水期含量变化,水中悬浮物对金属吸附能力大小,以及近20年来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长江铜陵段江水中各重金属总量丰水期时大于枯水期,重金属各形态含量之间均有差异:丰水期时,各金属会被悬浮物以不同的方式携带进入水体中,cu、zn、Pb以活跃态和稳定态为主,Cd以活跃态为主;枯水期时,Zn主要以溶解态和稳定态为主,Pb以稳定态方式被携带,而80%的Cu、Cd是以溶解态形式存于水中。悬浮物(丰水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Pb>Cu>Zn>Cd。与近20年江水中的重金属背景值比较,长江铜陵段重金属含量有普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按时段和随机采集了三峡库区降雨径流水体样品,测定了水体中Cu、Mn、Ni、Zn、Pb含量,统计结果表明:Mn、Zn、Pb在径流水体中的含量趋于平均,变异系数较小。随产流时间的变化,水体中5种元素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