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279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02篇
灾害及防治   10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论述了矿业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内涵、矿业循环经济与传统矿业经济的区别、矿业循环经济中的原则及技术载体,分析了江苏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指出了矿业循环经济的重点技术,构建了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及给出了重点建设的矿业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区,简述了江苏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成就,提出了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在分析山西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企业延长产业链模式、产业循环经济园区模式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以及在全社会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大尺度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中的运用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其2000年-2004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山东省近五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133 3 hm2/人的旅游生态赤字,旅游生态压力平均值为4.898 3,并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其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04.
区际生态环境关系是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区域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与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紧密相关而又相互区别的新型关系。对区际生态环境关系这一环境科学论题进行了理论阐述,初步探讨了区际生态环境关系的内涵、特征、主要内容和分类,以及区域环境合作与冲突等基本问题,着重提出了区际环境冲突的形式、成因与解决机制,试图从区域间环境的矛盾冲突这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区域环境问题,探索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和区际环境矛盾的新途径。以江苏省为例,初步探讨了江苏省与周边省、市的环境矛盾冲突以及建立省际环境合作的机制与对策,认为江苏省位于长江和淮河等流域下游,周边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同时又是资源、能源的输入和消耗大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省际生态环境利益冲突将会进一步显现,因此应加强与其他省市的资源、环境合作,以解决日益严峻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5.
2016~2020年山东省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梦鸽  杨依  孙媛  张凤英  李永华 《环境科学》2022,43(6):2937-2946
基于2016~2020年山东省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结合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等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综合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山东省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和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年来山东省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除O3外,SO2、 NO2、 PM2.5和PM10等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空气污染物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沿海地区污染物浓度更低.(2)山东省PM2.5与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占比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城镇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同时,这种相关关系在空间上存在尺度差异,人口密度、民用汽车量和工业用电量与PM2.5空间关系较平稳,而城镇化率和第二产业占比对PM2.5的影响的空间异质性较高.(3)气象要素对菏泽和威海两市PM2.5  相似文献   
106.
以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并在全省范围应用,对全省136个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评价。结合评价结果,阐述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征,提出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技术,利用地面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和土地分类等数据,根据河南省实际植被覆盖和自然地理情况,应用改进的CASA模型估算了1994—2008年间河南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与年均温度的相关性好于植被年净第一性生产力与年降水量和年均太阳辐射之间的相关性,温度是限制河南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15年来河南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河南省主要植被类型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灌丛、耕地、草地、其它植被,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极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8.
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基于湖南气象观测资料、NCEP资料及地理信息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地理因子对雨凇天气形成的影响,揭示了各影响因子的临界影响点。进而分析了主要影响因子位于不同影响点时其它因子对雨淞天气形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基于气象要素因子、地理因子的雨凇日数学模型。选取平均连续雨凇日数、年平均雨凇日数、雨凇最长持续时间等3项与雨凇日数有关的气候指标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关性高,均值差异小。雨凇日模型已被用于精细化的雨凇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109.
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选华  李芳 《灾害学》2011,26(2):130-137
针对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的复杂性,基于湖南冰雪灾害案例以及国内外自然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的相关文献,提出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结构。运用熵权法和群决策方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采用群决策方法获得专家群体对一级评价指标的综合偏好,形成评价城市的综合评价矩阵,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求出各个评价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排序向量。最后以湖南省冰雪灾害为案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利用2018年河南省PM2.5、PM10监测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及克里格插值技术,分析河南省PM2.5、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PM2.5、PM10日均、月均浓度均呈现出“U”型变化特征,PM2.5/PM10月均值呈现出“W”型变化特征,PM2.5、PM10季均浓度及其比值均呈现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规律;(2)PM2.5、PM10月均浓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而年均浓度则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规律,PM2.5/PM10季均值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总体上东部及东南部较高,中西部区域较低;(3)PM2.5、PM10与NDVI、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人口密度、第二产业占比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可为粮产区大气污染防治及粮食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