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60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的物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982年4月在北京沙河利用飞机取得的5份大气气溶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直径0.5—8.0μm气溶皮粒子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谱分布.讨论了逆温、风和湿度等对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用不带电荷的极性淬灭剂丙烯酰胺和带电荷的I-离子、Cs 对川泽泻凝集素内源荧光进行淬灭研究,以揭示凝集素与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凝集素荧光生色基团的分布情况.天然川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凝集素在280nm和295nm波长下均显示λmax为328nm的荧光发射光谱,表明凝集素荧光生色基团位于相对疏水的环境中.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对凝集素分子的荧光生色基团Tyr和Trp残基的可接近程度为96.81%,而对阴离子淬灭剂I-离子和阳离子淬灭剂Cs 离子的可接近程度分别为37.17%和21.96%.表明川泽泻凝集素荧光氨基酸残基主要位于分子内部的疏水核心.图3参22  相似文献   
93.
品红的深度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明  于勇  侯惠奇 《环境化学》2002,21(4):344-348
选用 2 5 3 7nm的紫外光为激发光源 ,对品红 /过氧化氢体系中的紫外光解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体系中品红的解离近似为表观一级反应 ,解离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0 0 386 7s- 1.品红水溶液的脉冲瞬态光谱结果表明 ,品红主要与OH自由基反应而导致脱色 ,其在 5 4 0nm处的脱色与 34 0nm处的瞬态吸收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品红在5 4 0nm处脱色为一级反应 ,速率常数为 8 1 0× 1 0 5s- 1,34 0nm处新的瞬态物种生成较快而衰减较慢 ,其衰减速率为 5 33× 1 0 3 s- 1.  相似文献   
94.
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实测结果表明 :在水体表面 ,UV -C的强度较小 ,只有 10 -5μE·m-2 ·s-1数量级 ;UV -B的强度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呈现递增的趋势 ;UV -A的强度较强 ,达 10 -2 μE·m-2 ·s-1数量级 ,并且在水体中衰减较快 ,衰减系数 (Kd)可以达到 12 .5m-1。可见光在水体中Kd 可达 8.2m-1。在水下 0 .5m处 ,紫外线不足表面光强的 1% ,可见光是表面光强的 2 0 %左右。初级生产力在表面相对较小 ,在水下 0 .2m处最大 ,且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 ;在水体中直接测定发现 ,0 .2m处溶解氧值较高。初级生产力的这种分布是水体中紫外光与可见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大坞河流域重金属污染与五节芒光谱效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大坞河流域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可见一近红外光谱以及叶片样本Cu、Zn、Fe元素质量分数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内五节芒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特征、光谱特征及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五节芒叶片中3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都较高;从上游到下游,五节芒叶片中Cu质量分数整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五节芒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均增加,红边“红移”(向长波方向飘移)强度逐渐减小;同时,五节芒叶片中Cu质量分数与五节芒可见光区、近红外区光谱反射率积分值呈负相关性,与红边“红移”强度、土壤中Cu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并由此得出五节芒光谱特征中A1、A2、S等3项指标能够较好反映土壤的Cu污染程度,经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将五节芒作为监测矿区土壤Cu污染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96.
高层建筑可预期的灾变非至一端,这里仅探讨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问题。地震过程中楼体受到的是地震波和自身固有频率的共同作用,此时楼体是一个多维动态系统,其应力状态比传统方法所描述的力学模型要复杂行多。本文应用ANSYS三维仿真有限元软件,采用单点响应谱的方法,对楼体在纵向地震波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楼体构件单元型式的选择、网格密度的确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等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后处理中,用列表和图形的方式显示了楼体的位移和应用状态。  相似文献   
97.
随着目前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家具板材作为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也逐渐受到重视.采用500 L静态箱,使用PTR-TOF-MS(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对市售六类家具板材排放的VOCs进行测定,分别进行排放速率与排放平衡试验得到板材的排放特征与排放成分谱,并估算其排放因子.结果表明:①集成材、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密度板、实木地板8 h排放的ρ(TVOC)(TVOC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平均值分别为0.76、0.39、0.42、0.68、0.17、0.23 mg/m3,各类板材主要排放物种分别为甲苯、甲醛、甲醛、正壬烷、甲醇、甲醛,其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23、0.23、0.13、0.35、0.04、0.06 mg/m3.②排放平衡试验中焕城胶合板、吉林松木集成材、凯越密度板及时代刨花板TVOC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63、10.63、0.51、2.07 g/m3.③板材排放VOCs成分谱中,焕城胶合板主要排放物种为丙烷、乙烷、甲醛、甲醇,其排放占比分别为18.57%、4.73%、19.74%、17.83%;吉林松木集成材主要排放物种为甲苯,其排放占比为43.27%;凯越密度板主要排放物种为乙烷与甲醛,其排放占比分别为26.44%、19.42%;时代刨花板主要排放物种为甲醛与甲醇,其排放占比分别为40.16%、31.55%.研究显示,各类板材VOCs排放特征、排放成分谱及排放因子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板材VOCs排放量较大,需加强行业标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8.
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制一种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主要用于高原地区使用的工艺、材料和零部件的快速筛选和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通过高原气候特征分析、工艺验证和文献分析,进行设计、制造、试验谱设计和试验验证等工作。结果解决了光照和高低温低气压环境条件的同时施加问题,形成同时施加光照、气压、温度、湿度和风速五因素的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设计了一套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谱,实现了高原高寒气候环境的多因素综合模拟和加速。结论试验箱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塑料样品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性能、有机涂层的色差和光泽变化指标,与拉萨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具有良好相关性和加速性。本试验箱可用于高原地区使用的工艺、材料和零部件的快速筛选和环境适应性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99.
通过使用德国TriOS公司生产的RAMSES-ACC-UV/VIS光谱仪,在2016—2017年对西藏四个地区(拉萨、林芝、阿里和定日)进行了阶段性的太阳光谱(波长280—950 nm)实地观测。初步研究了西藏四个地区地面太阳光谱强度、光谱曲线特征以及光谱随时间的变化等,结果显示在本次观测期间,2017年7月21日(晴天)当地正午(北京时间13点58分)拉萨晴天光谱在476.6 nm波长处出现强度最高,峰值达到2.05 W?m~(-2)?nm~(-1)。同时对比了观测期间拉萨与定日、拉萨与林芝的当地正午晴天太阳光谱特征,对比结果表明:定日光谱强度高于拉萨,拉萨光谱强度高于林芝。定日光谱曲线平滑程度高于拉萨,拉萨光谱曲线平滑程度高于林芝,主要由水汽、氧气吸收造成。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消除爆炸分离冲击信号中的零漂趋势项,提出一种爆炸分离冲击数据处理方法。方法基于分段和线性拟合思想,获取测试数据的零漂趋势项。通过分析原始信号和校正信号的频谱相关性,定量讨论分段窗口数对试验数据有效性的影响规律,进而给出爆炸分离冲击加速度信号的校正原则。结果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与校正,能够较好地抑制积分零漂,消除基线零漂趋势项对冲击谱的影响。结论该方法可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