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746篇
基础理论   169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三峡工程的竣工,在库区两岸形成了垂直高差达30m的涨落地带,称之为消落带,对水库的实际运行影响深远。通过对这片区域特点和现状的研究,总结了当前三峡库区消落带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景观影响、疾病问题、地质灾害等。针对各类环境问题的出现,提出了生态恢复、污染预防与治理、合理规划管理、出台相应政策等解决方法和控制措施,以期实现库区消落带的保护和充分利用,为库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利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台站的远震波形记录,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技术求取接收函数,并用多次反射波能量扫描求极大值和波形叠加反演的方法(H-Kappa方法)计算出台站下方的莫霍面深度和波速比。结果显示:莫霍面位于扬子地台西缘部分向西侧倾斜缓降,深度在40~48 km变化,地壳平均波速比值为1.81;都江堰、汶川、耿达一带处在龙门山推覆体范围之内的莫霍面起伏变化不大,深度在45 km左右,地壳平均波速比值为1.707 5;龙门山断裂带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的平均地壳波速比为1.76,莫霍面深度南面部分比北面深约10 km,呈南深北浅状。  相似文献   
53.
滇池湖滨带湿生乔木湿地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以草本植物为主构建的湖滨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挺水植物繁殖速度快,生物量大,如每年不及时对死亡植株进行收割,会加快湖泊淤积速度,对湖泊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大面积湿地挺水植物的管护和收割,势必造成湿地管理强度和费用大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重点介绍了在滇池草海湖滨带中以湿生乔木植物代替草本挺水植物的湖滨湿地构建技术现场试验研究成果,在湖滨带基底修复的基础上,选择垂柳、滇杨、中山杉、水杉、池杉和竹子等湿生植物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推荐适应能力较强、成活率较高和景观效果好的垂柳、中山杉为滇池湖滨带湿生乔木湿地构建的主要树种,为受损湖泊湖滨带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四川红层浅层风化带裂隙水水化学特征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红层盆地浅层风化带裂隙水是区内分布最为广泛和目前开采最多的浅层地下水类型,本文通过对大量控制性水样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了该地区浅层风化带裂隙水的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区内91%以上的浅层风化带裂隙水为HCO3-型淡水,主要分布在中部方山丘陵小区、南部台状低山丘陵小区和东部侵蚀构造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小区。该研究可为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提供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区域开发的不确定性等给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REIA)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学的原理,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闭循环的流动过程。融入循环经济理念,将弥补传统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的不足,更好发挥其在项目审批及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北京转河河岸带生态修复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李婉  张娜  吴芳芳 《环境科学》2011,32(1):80-87
以北京转河为例,探讨一系列河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尤其是河漫地和护岸的改造)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于2009年7~9月进行实地调查,沿河岸选取13个采样点,并定期采集水样,测定其中营养物质和溶解氧(DO)等的浓度.结果表明,转河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和DO的浓度均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居民用...  相似文献   
57.
为了促进西北干旱区中小城市的快速、稳定的发展,解决该地区中小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以水价作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水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制定出该地区中小城市的水价。以西北干旱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石河子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得到石河子居民、居民生活用水情况、现行水价、居民家庭节水情况、居民的心理承受水价以及平时生活的节水意识等情况,通过分析,得出居民的心理承受偏低,现行水价仍有一定的上调空间,调价范围为1.58~2.31元/m3,最高可调至4.11元/m3。结合石河子的水价,为西北干旱区的中小城镇的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在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在GIS平台上,归纳和综合信息,运用要素叠置空间分析法,采取二级区划体系,以地形地貌因子为主导因子,将保山市分为5个生态区,按生态功能分异,进一步划分为19个生态功能区,并从维护市域生态功能合理结构、维护各生态功能区健康功能和保护生态敏感区的层面提出生态功能区保护及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59.
采用凋落物原位分解法,研究了中亚热带马尾松林中马尾松、槲栎凋落叶单独及混合(自然质量比8∶2)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①3类凋落物的年分解常数K的大小为:混合凋落物(0.94)>槲栎凋落物(0.86)>马尾松凋落物(0.67);②3类凋落物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数量均在夏季(135 d时)达到最大值,而此时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低;③3类凋落物纤维素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与凋落物干重剩余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马尾松与混合型凋落物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同凋落物干重剩余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④微生物数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总体表现为槲栎凋落物>混合凋落物>马尾松凋落物,酸性磷酸酶活性多表现为槲栎凋落物最低,与分解常数K排列有一定的差异,说明凋落物分解是微生物和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研究表明,凋落物质量和季节气候的差异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及其调控的生态过程,与纯马尾松凋落叶相比,针阔混合使微生物数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导致分解加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形态分布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5  
张成  陈宏  王定勇  孙荣国  张金洋 《环境科学》2014,35(3):1060-1067
为了解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汞污染现状和环境风险,选择重庆14个区县的消落带,采集了192个土壤样品,分析其土壤总汞和汞形态分布,探讨其生物可利用性,对比研究和评估土壤总汞与汞赋存形态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汞含量差异较大,土壤汞含量为22.4~393.5μg·kg-1,平均值为(84.2±54.3)μg·kg-1,76.6%的采样点土壤汞含量超过了三峡库区土壤汞背景值.土壤中的汞以残留态为主,不同汞形态所占比例为:水溶态汞4.1%、酸溶态15.5%、碱溶态汞18.3%、过氧化氢溶态汞10.9%、残留态汞51.3%.各区县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汞(水溶态汞、酸溶态汞与碱溶态汞之和)平均含量为19.7~36.6μg·kg-1,生物可利用态汞占总汞的比例达到22.1%~51.6%.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汞赋存形态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都较低,由生物可利用态汞带来的生态风险也很小;而对土壤总汞含量评价的结果明显偏大.因此,采用汞赋存形态进行污染现状和生态危害评价更能反映消落带土壤汞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