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14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186篇
综合类   1023篇
基础理论   231篇
污染及防治   239篇
评价与监测   128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BSTRACT: Surface and subsurface drainage make crop production economically viable in much of southern Minnesota because drainage allows timely field operations and protects field crops from extended periods of flooded soil conditions. However, subsurface drainage has been shown to increase nitrate/nitrogen losses to receiving waters. When engaging in drainage activities, farmer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sked to consider, apart from the economic profi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drainage. The Agricultural Drainage and Pesticide Transport model (ADAPT)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ubsurface drainage design on the soil water balance over a two‐year period during which observed drainage discharge data were available. Twelve modeling scenarios incorporated four drainage coefficients (DC), 0.64 cm/d, 0.95 cm/d, 1.27 cm/d, and 1.91 cm/d, and three drain depths, 0.84 m, 1.15 m, and 1.45 m. The baseline condition corresponded to the drainage system specifications at the field site: a drain depth and spacing of 1.45 m and 28 m, respectively (DC of 0.64 cm/d). The results of the two‐year simulation suggested that for a given drainage coefficient, soils with the shallower drains (but equal DC) generally have less subsurface drainage and can produce more runoff (but reduced total discharge) and evapotranspiration.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design for both water/nitrate/nitrogen reduction and crop water needs.  相似文献   
62.
采用改性活性炭粉末对用纯净水加氟化钠配制而成的含氟水溶液进行动态电吸附去除实验.研究不同电压、电吸附时间,以及Cl-和SO2-4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并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氟离子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活性炭对氟离子去除与所施加的电位、吸附时间等因素有关,施加的电位越大,去除效果越好;随着吸附去除时间的延长,氟离子浓度下降趋缓;Cl-对氟离子去除影响很小,而SO2-4对氟离子去除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3.
随着集成电路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动态老炼越来越成为一项困难的工作。传统针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老炼多采用静态老炼方法,这种方法不能使电路内部的功能节点动作起来,无法保证老炼效果,因此能够实现电路内部所有功能模块全动态激励的TDBI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国产多核处理器芯片为测试对象,为研究多核处理器芯片的TDBI方法进行了芯片老炼测试软硬件系统开发,解决了多核处理器老炼中大功率电源供电、图形存储空间不足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4.
福建省重点城市路面尘负荷及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并分析了福建省重点城市厦门、漳州、泉州和莆田城区具有代表性的57个地面扬尘和16个土壤样品的26种无机元素、8种水溶性离子和碳成分等组成.不同城市粒径≤100μm的路面尘负荷平均值在6.99 g.m-2与10.11 g.m-2之间,而粒径≤2.5μm的路面尘(PM2.5)负荷平均值在4.0 mg.m-2和12.5 mg.m-2之间.不同城市土壤尘和路面尘PM2.5中浓度最高的元素都是Si、Ca、Al、Fe和K,路面尘中Ca元素明显富集,而主要人为来源的重金属元素如Cu、Pb、Zn、Cr在路面尘PM2.5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土壤尘.漳州城区路面尘PM2.5中二次离子NH4+、NO3-和SO24-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厦门、漳州和泉州城区路面尘PM2.5中Mg2+和Ca2+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四城市路面尘中有机碳(OC)的含量均高于济南、石家庄以及北京地面扬尘OC的含量,元素碳(EC)的含量均低于北京地区路面扬尘EC的含量.泉州和莆田两地OC和EC的相关性较好,说明路面尘中OC和EC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质量平衡结果显示泉州和莆田路面尘PM2.5中含量最高的是土壤尘,其次为有机物.按化学组成特征对路面尘PM2.5进行聚类解析,得到受大气沉降影响、受土壤尘影响、受大气沉降和土壤尘共同作用以及受土壤尘和建筑尘共同作用4类样品.  相似文献   
65.
汪祺  韩佳芮  魏博凡  周磊  张亚  杨曦 《环境科学》2015,36(8):2906-2910
选取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3种碳纳米管(CNTs,单壁碳纳米管SCNT、羟基衍生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OH和羧基衍生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COOH)对有机污染物在模拟太阳光照下降解的影响;并且研究了CNTs与天然水体中光活性物质三价铁离子(Fe3+)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CNTs能够通过竞争吸收光子,即光屏蔽作用抑制SAL光解;同时又能通过光致激发产生单线态氧(1O2)促进光解反应,两种作用机制同时存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此外,CNTs还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使水体中的光活性物质Fe3+失活,从而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光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66.
2014年3月、4月和7月分别采集了泉州市5个采样点共49个PM_(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样品镧系元素(Loid)及其他微量金属元素浓度水平.分析了PM_(2.5)镧系元素组成特征和配分模式,利用La-Ce-V三元图和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解析了泉州市大气PM_(2.5)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泉州市大气PM_(2.5)总镧系元素(Σ Loid)浓度为2.490~5.708 ng·m~(-3)(含量65.682~126.529μg·g~(-1)),轻重镧系元素比值(L/H)为12.086~14.319;(2)PM_(2.5)镧系元素配分模式与福建土壤相似,PM_(2.5)中Ce元素表现为正异常,而Eu元素表现为负异常;(3)城市扬尘、燃煤尘、汽车尾气尘和垃圾焚烧飞灰是泉州市大气PM_(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18.9%、10.9%、30.6%和30.2%.  相似文献   
67.
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为例,利用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数据(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和SRTM DEM数据,在LiDAR点云数据预处理、高程数据配准、校正、误差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大地测量法的冰川物质平衡计算流程。表明:2000-2012年十一冰川冰面高程变化为-7.47±0.92βm,变化率为-0.62±0.08 m·a-1,估算十一冰川的年均物质平衡为 -0.53±0.07βm w.e.,累积物质平衡为-6.35±0.78βm w.e.,折合水当量约为(330.4±40.8)×10m3;与其他典型监测冰川物质平衡进行对比和分析,论证了估算结果的可靠性;LiDAR数据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目前关于其在冰川物质平衡研究中的应用很少,论文尝试将其应用于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2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汞排放浓度、燃煤和其他固体副产物中的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了燃煤大气汞的排放因子,并建立了燃煤汞的质量平衡。结果表明:燃煤锅炉中,大部分汞主要存在于烟气和脱硫副产物中,燃烧后进入炉渣、飞灰中的汞含量较少,低于5%。燃煤汞排放去向与脱硫除尘控制技术有关,不同控制技术协同除汞的效果差异较大,而单质汞是燃煤锅炉汞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大气压力特别是高空条件对水平对置活塞汽油机热平衡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内燃机高空模拟试验台进行不同海拔高度(0~7000 m)下水平对置活塞汽油机的热平衡试验,测得不同海拔下排温、缸体表面温度等特征参数,计算热流量分配特性,并对比分析热流量分配特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随海拔升高,汽油机排温和缸体表面温度逐渐下降,且海拔愈高,缸体表面温度下降幅度愈大。汽油机有效功率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余项损失百分比逐渐上升,且在低转速下,变化幅度增大。在6000 m模拟海拔、3000 r/min转速下,汽油机有效热效率不到5%,而余项损失达到了30%以上,此时部分汽油甚至并未燃烧。结论高空环境对水平对置汽油机热平衡性能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制约其高海拔性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0.
KrBr*准分子灯直接光解一甲胺气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洁  刘玉海  韦连梅  叶招莲  张善端 《环境科学》2013,34(12):4734-4742
研究了正弦电源驱动的207 nm KrBr*准分子灯光解气相中的一甲胺(MA).考察了降解的影响因素(气体流速、初始浓度、输入功率),测定了灯的输入功率和辐射光谱.为了评价光解过程,对去除效率、能率、碳平衡和CO2的选择性这4个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去除率随着灯的输入功率升高、气体流速的降低以及气体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能率与一甲胺初始浓度呈正相关性,输入功率为65.1 W时能率最高.输入功率升高,气体流速下降,碳平衡和CO2选择性都略有升高.当灯的输入功率为79.8 W,气体流速9.0 m3·h-1,初始浓度为2 897 mg·m-3,一甲胺去除率为56.8%,能率为185.6g·(kW·h)-1,相应的碳平衡和CO2选择性为16.8%和10.3%.最后,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一甲胺降解的产物,结合一甲胺的吸收光谱,推测了一甲胺的光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