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88篇
安全科学   268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220篇
综合类   774篇
基础理论   169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芋脱毒苗的组培快繁及田间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莱阳孤芋为材料,研究了其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及快繁技术,通过酶联免疫检测和电镜观察证实,经3次茎尖剥离培养所得试管苗已脱去芋花叶病毒,脱毒试管苗在MS ρ(BA)1.0mgL^-1 ρ(NAA)0.2mgL^-1的培养基中培养,月增殖系数为5.6;而培养基MS ρ(NAA)0.05-0.1mgL^-1 ρ(BA)0.15mgL^-1,不仅适于芋试管苗的生根,还有利于分化成苗,田间试验证明,脱毒试管苗定植于网室后,植株生长旺盛,球茎数量多,平均每株29.1个,两年的小区对比试验表明,脱毒种芋在球茎数量和产量上分别比CK增加37.6%-62.6%和20.2%-40.0%。商品芋数增加44.1%-67.6%。表4参1。  相似文献   
992.
高温原油降解菌处理油田采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筛选的嗜热降解功能菌对高温、高盐环境的耐受性,同时采用接触氧化工艺,探索高温条件下嗜热生物系统对油田外排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嗜热降解功能菌能够耐受高温(40~59℃)、高盐(30g/kg)和高pH(9.0)环境,实验室小试运行温度55~60℃,进水CODcr为270~510mg/L,出水CODcr为61.7~101.0mg/L.胜利油田王家岗污水站高温外排水生物处理中试,进水CODcr200~300mg/L,温度60~67℃,生化出水CODcr79.2~140.1mg/L.图4表3参10  相似文献   
993.
种植密度和降水对冬小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农田N2O排放的影响和探讨N2O排放季节性波动的原因,于1999~2000年小麦生长季在南京市郊江宁县进行了不同播种量(0.90、180和270kg/hm^2)和大田试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象条件和田间管理下,播种~越冬阶段的N2O排放不受播种量的影响,近青~成熟阶段的N2O排放通量与播种量成正比,裸地条件下的N2O排放与播量为90kg/hm^2下的排放无明显差异,造成该生长季内N2O排放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返表~成熟阶段的N2O排放通量随观测日前6d的加权平均降水解呈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994.
三江平原稻田CO2通量及其环境响应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04年生长季对三江平原稻田CO2通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CO2通量日变化特征明显;月平均的CO2通量日变化幅度很大,6~9月,夜间最大净排放通量分别为0.23,0.23,0.18,0.12mg/(m2·s);白天最大净吸收通量分别为-0.14, -0.68, -0.66, -0.22mg/(m2·s).白天CO2通量的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明显相关,并且逐月变化.利用摩擦速度(U*)的阈值进行筛选,夜间通量与温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同期观测的静态箱法结果表明,夜间通量与空气和土壤温度相关,整个生长季,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的C为5.30t/hm2.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验证气相缓蚀技术在军事装备野外封存中的防护效果和勤务适应性,为军事装备野外封存防护探索解决方案.方法 利用气相缓蚀防锈包装技术原理及特点,依据部队装备露天存放或野外驻训的防护需求,设计了金属框架式气相缓蚀封套,并选择6个典型气候环境区的部队,组织了为期1 a的野外实装封存试验.结果 金属框架式气相缓蚀封套物理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但水蒸气透过率较大,影响了野外防护效果.结论 金属框架式气相缓蚀封套适合在在少雨、低湿度地区使用,在多雨、潮湿地区应选用阻隔性封套材料.  相似文献   
996.
有效田间灌水质量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传统田间灌水质量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首次提出了有效田间灌水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作者认为,传统的田间灌水质量指标体系只从灌水结束后通过土壤表面的累计入渗水深来描述灌水质量,缺乏合理的理论根据,不利于直接反映灌水质量与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建议从作物根系吸水机理上研究灌溉入渗水分及其分布状况的有效性,建立有效的田间灌水质量指标体系。文中对有效田间灌水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最后还初步探讨了田间灌水质量指标体系中的随机性和时空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磁场对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脱氢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磁场作用对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PSB)脱氢酶活力的影响,选出可产生最佳磁生物效应的磁场值,并证明磁场作用一定累积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磁场作用下,最适温度为30-40℃,最适pH值为8,脱氢酶活力可提高30%左右,有良好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在4℃冰箱保存45至210d,磁场对脱氢酶活力影响基本稳定,可保持提高20%。磁场对菌液中加某些金属离子(Fe^2+、Mn^2+、Zn^2+)bn  相似文献   
998.
不同静电场处理方式对大豆生物学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研究了静电场预处理种子、静电场处理幼苗以及种子和幼苗累积静电场处理3种电场处理方式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Chla)荧光动力学参数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静电场处理方式均能对大豆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其中,静电场处理种子对大豆的影响相对较小,静电场处理幼苗对大豆的影响较大,而对种子和幼苗累积静电场处理对大豆的影响最为显著.图2表1参11  相似文献   
999.
根据高压输变电线路下工频电磁场测量工作的经验,提出应正确选择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注重选择测量点位和高度,减少人为干扰和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等,从而提高工频电磁场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0.
The Dutch National Monitoring Programme for Effectiveness of the Minerals Policy (LMM) was initiated to allow detection of a statutory reduction in nitrate leaching caused by a decreasing N load. The starting point, or baseline, was taken as 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upper metre of groundwater sampled on 99 farms in the 1992–1995 period in the sandy areas of the Netherlands, where predominantly grass and maize grow. We found here that a reduction in nitrate leaching of more than 20% in future would almost certainly be detected with the LMM. Detecting downward trends due to decreasing N load will require nitrate concentrations to also be related to soil drainage, precipitation excess leading to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to location.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about 16% of the N load in the Dutch sandy regions was being leached to the upper metre of groundwater in the 1992–1995 period. The critical N load in approximately 1990 for exceeding the EC limit value for nitrate, NO3, (50 mg L–1) in the upper metre of groundwater for the mean situation for grassland, maize and arable land in the sandy area was found to be 210 kg ha–1 a–1. Because manure management has been altered, the critical load found will be lower than the current critical loa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