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15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933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位于上海老港填埋场的3000 m2试验场(垃圾填埋高度4 m,填入垃圾10800 t)历时880 d的沉降监测,根据垃圾在填埋场中的降解机理,建立了反映填埋场沉降规律的数学模型,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填埋场的第二阶段沉降(由于垃圾的生物降解而产生的)与填埋时间的指数呈线性关系。根据沉降规律,上海老港填埋场完成大约79%的第二阶段沉降,才能处于高稳定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2.
杨军  黄涛  张西华 《生态环境》2007,16(3):799-801
温度对填埋场有机垃圾的厌氧降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填埋场渗滤液特征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在常温及29~45℃范围内设置的6个不同温度下的模拟垃圾柱降解对照试验,分析研究了温度对填埋有机垃圾渗滤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垃圾降解适宜的温度范围(29~45℃)内,较高的温度对渗滤液COD衰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保持恒定的温度比升高温度对渗滤液COD衰减的影响更加显著,但温度对垃圾降解渗滤液中氨氮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量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量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参数,主要由场内降雨转化为场外地下径流组成。对于场外地下径流,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作者针对几种常用的水量平衡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每种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考虑了树冠戴流、表层土调蓄作用等因素的模型具有相当的精度,可以作为场外地下径流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4.
城市垃圾渗滤液及其生物处理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垃圾的填埋处理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目前主要是采用生物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本文着重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加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金属、有权物和氨氮浓度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并列举实例提出了提高生物处理效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5.
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水系中汞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水监测分析表明:渗滤液中的汞主要为以颗粒态汞(S-Hg)形式存在,污水处理系统可以使颗粒态汞(S-Hg)随颗粒物沉积到底泥中,但是对可溶态汞(D-Hg)去除没有明显作用;芦苇湿地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吸收渗滤液中各种形态汞,使汞浓度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基本没有受到汞污染,而地表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6.
封闭垃圾填埋场通过地表向大气释放汞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动力学通量箱及自动测汞仪联用技术,于2004年3月中旬对贵阳市的一座封闭生活垃圾填埋场汞通过地表向大气释放的过程进行了研究。3个采样点的汞释放通量日均值分别为559.1、88.2、53.6ng·m-2·h-1,汞释放通量强度与表层基质中的汞含量密切相关,该测定值高于世界背景地区通量的1~2个数量级,说明封闭垃圾填埋场也是大气汞的潜在来源。汞释放通量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较高并在午间前后达到最大,而夜间降至最低。气相因子中光照强度与汞的释放过程相关性最高,其次分别是气温、相对湿度、地温和风速。氧化态汞的光致还原作用是可能垃圾填埋场Hg0生成的主要途径,降雨初期能促进地表汞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7.
利用3个生物反应器研究了回流量的大小对模拟填埋场厌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影响。0号罐设定渗滤液不回流,1号罐和2号罐采取渗滤液回流措施,其回流量分别是10L/d(反应器体积的10.5%),20L/d(反应器体积的21%)。试验结果表明:1号罐中的甲烷产量和甲烷含量都要优于0号罐和2号罐。在2号罐中渗滤液回流量相对提高1倍后,其pH会下降而VFA和COD的浓度会有相应的增加。相对于10L的渗滤液回流量,高回流量(20L)有利于产甲烷化的启动和提高填埋气的产量和甲烷含量。但在反应后一阶段,高回流量(20L)导致产气量比低回流量的(10L)减少34.83%左右。  相似文献   
108.
垃圾填埋场内部CH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其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沸山市五峰垃圾清现场内部部分时段CH4浓度的监测,分析了在填埋场内部垃圾发酵过程中CH4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利用某些统计曲线分别模拟或综合模块CH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的方法,应用表明:本方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垃圾发酵主要内的CH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仅在垃圾发酵的尾声阶段,模拟浓度与实测浓度有少许出人。  相似文献   
109.
Nearly 91%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Hong Kong leachate could be effectively removed by the 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process followed by the fenton coagulation.The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of leachate was lowered from an average of 5620 mg/L to 1910 mg/L after the UASB treatment at 37℃,and was further lowered to 513 mg/L after fenton coagulation.The remaining refractory residues could be further removed by plotochemical oxidation with the addition of H2O2.The BOD/COD ratio was greatly increased from 0.062 to 0.142,indicating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organic residues was improved.The photochemical oxidation for the fenton-coagulation supernatant was most effective at pH3-4,with the addition of 800 mg/L of H2O2,and UV radiation time of 30 minutes.The final effluent contained only 148 mg/L of COD,21 mg/L of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and 56 mg/L of TOC (total organic carbon).  相似文献   
110.
渗滤液回灌设计中一些参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填埋场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 ,建立了描述回灌条件下填埋场内渗滤液迁移规律的数值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回灌设计中的一些技术参数 (如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及配水次数等 )对回灌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 ,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