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3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280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93篇
环保管理   197篇
综合类   2110篇
基础理论   32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14篇
评价与监测   206篇
社会与环境   101篇
灾害及防治   5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地表水重点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美国环保局工业环境实验室提出的化学物质的“潜在危害指数法”,对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地表水和底质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的潜在危害进行了排序,参考国内外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的筛选原则和方法,结合本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重点控制有机污染物的评分标准,提出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重点控制有机污染物名单。考虑到个别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很低,但在底质中相对含量较高,所以将底质的检测结果也纳入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32.
Atmospheric aerosols ar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urbidity in urban areas besides having impact on health. Aerosol characteristics show a high degree of variability in space and time as anthropogenic share of total aerosol loading is quite substantial and is essential to monitor the aerosol features over long time scales. In the present study extensive observations of columnar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total columnar ozone (TCO) and precipitable water content (PWC) have been carried over a tropical urban city of Hyderabad, India. Significant variations of AOD have been observed during course of the day with low values of AOD during morning and evening hours and high values during afternoon hours. Spectral variation of AOD exhibits high AOD at smaller wavelengths and vice versa except a slight enhancement in AOD at 500 nm. Anomalies in AOD, particulate matter and black carbon concentra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during May, 2003. Back trajectory analysis of air mass during these episodes suggested variation in air mass trajectorie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uggests that air trajectories from land region north of study area cause high loading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33.
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潜势预报、统计预报、数值预报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特点,并检验分析了2001年4~10月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结果表明,此系统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适用于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34.
Ozone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Zagreb at four sites from May 1999 to April 2001 in order to categorize the air quality with respect to ozone. In the summer of 2000, the ozone measurements were also extended to four sites in the suburbs of Zagreb. Methods of active and passive sampling with nitrite ion as a reagent were us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town ozone was analyzed by an automatic device. Automatic device measurements in the years 1999 and 2000 showed that hourly averages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did not exceed the Croatian recommended value of the 98th percentile (180 g m–3). Over the two-year period, 24-h averages occasionally exceed 110 g m–3 in city center an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town. Regardless of these isolated examples, ozone was well within acceptable concentrations. Ozone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in summer 2000 were higher in the suburbs of Zagreb than in the city. The 98th percentile values higher than 110 g m–3 were recorded at three sites.  相似文献   
35.
为提高水中臭氧(O_3)浓度检测方法的普适性、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的水中O_3浓度检测方法。基于亨利定律(Henry’s Law),采用电化学方法,建立空气中O_3浓度与水中O_3浓度的回归方程,从而推导出水中O_3浓度。实验结果显示,水体O_3传感器的检出限为0.02 mg/L,检测上限为0.40 mg/L,可决系数R~2为0.998 9,相对误差最大值为7.05%,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2.82%。实际样品检测显示,水体O_3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O_3快速测定试剂盒(DPD法)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该方法不但综合了智能传感器的小型化、网络化、实时测量等特性,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响应快,适用于水体中O_3浓度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6.
大兴安岭西坡中生代火山岩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火山喷发特点、火山岩岩石组合及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大兴安岭西坡地区发育的大量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三个放回,自早而晚依次为:晚侏罗世的塔木兰沟族回、上库力旋回和早白垩世的伊列克得旋回。不同旋回火山岩具有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岩浆起源、源区性质和演化过程等方面,不同族回火山岩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别。火山岩为深部作用和过程的产物,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本区中生代发生的剧烈的火山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7.
张毅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74-278
结合在建工程清水河大花水电站实例,本文对黔中地区二级阶地堆积物边坡成因、堆积物物质成份、结构与其物理力学特性作了分析、总结,初步探讨了贵州省二级阶地堆积物边坡稳定性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望能给正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行以一定的参考,并对工程建设区的二级地堆积物边坡稳定性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方向的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37.26°N,79.72°E),计算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发生的每一次沙尘天气期间逐日18:00(世界时)36 h后向气流轨迹,轨迹计算起始高度设置为500 m,并结合相应的PM2.5、PM10、SO2、NO2、CO、O3浓度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抵达该地区的沙尘暴的主要移动轨迹和污染物输送路径.同时,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污染轨迹分析法,分析了沙尘暴期间不同气流轨迹对墨玉县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识别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揭示不同源区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绿洲(墨玉县)的沙尘暴主要来自西北(WN)、北(N)、东北(EN)和东(E)4个方向;其中,来自东部的沙尘天气频率最高(60.2%),但主要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和强沙尘暴主要来自西部方向,54.48%的强沙尘暴和38.53%的扬沙来自西和西北方向.不同沙尘源区和不同传输路径上的沙尘气溶胶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的影响不一样.沙尘天气期间,大气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相当于无沙尘天气期间的3~5倍,但对SO2、NO2、CO、O3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沙尘暴对墨玉县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贡献率最大;由东向西的沙尘暴由于路过和田市和洛浦县等工业污染源区,此簇沙尘暴气团将该区域SO2、NO2、CO等污染颗粒携带到墨玉县,因此,东-东南(E-ES)方向的沙尘暴对SO2、NO2、CO的贡献率分别为15.56%、20.55%和21.57%.本文定量印证了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绿洲区沙尘暴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超滤处理含聚合物污水过程中操作压力、膜面流速、聚合物浓度、料液流变性、阻力等影响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揭示了通量衰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量衰减的机理是聚合物的浓差极化和凝胶层的形成,其次是原油和无机物对膜孔的堵塞.  相似文献   
40.
本文探讨了一个通过土壤有效水分含量来确定土地等级和土地生产力的方法。这个方法采用倍增参量形式来确定土壤有效水分。其变量包括潜水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和盐分。此项研究证明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土地初级生产力与实测值比较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在类似环境下用这种方法估测土地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