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113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278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41.
为预防和减轻硬脂酸粉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燃爆危害,采用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分别研究质量浓度、分散压力、惰性粉体质量分数对硬脂酸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质量浓度和分散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质量浓度和分散压力分别为485.4 g/m3,15 kPa时,硬脂酸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达到最小;添加少量惰性粉体增大了硬脂酸粉尘云分散性,对硬脂酸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降低起到促进作用;随惰性粉体质量分数的增加,硬脂酸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先迅速增大后增速变缓;SiO2通过物理作用抑制硬脂酸粉尘云燃烧,Al(OH)3除物理作用外还通过化学分解参与自由基碰撞,可有效提升硬脂酸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  相似文献   
842.
邱逸群  吕金泽  李激 《化工环保》2012,40(5):480-486
以自制介孔碳(MC)为吸附剂,采用吸附—电-臭氧-UV再生组合工艺将难降解有机磷三(2-羧乙基)膦(TCEP)富集后转化为磷酸盐释放,为后续磷回收提供基础。运用TEM,SEM,XRD等技术对MC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MC为碳纳米线堆积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699.76 m2/g,可为有机磷提供吸附位点。在吸附温度为298 K、TCEP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 g/L的条件下,MC对TCEP的平衡吸附量为33.72 mg/g。利用电-臭氧-UV对MC进行再生,总磷释放率可达100%,并基本矿化为磷酸盐,再生效率显著高于臭氧、臭氧-H2O2、臭氧-UV等方法。  相似文献   
843.
以彩叶草(ColeusblumeiBenth.)为材料,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硒(se)处理对浓度为1.0mmol·L-1Pb2+胁迫下彩叶草根、叶的形貌变化及其组分形态等变化,从光谱学角度初步探讨了硒对重金属铅毒害的缓解机制。结果表明:铅胁迫下的彩叶草根系c、K、ca含量减少,O、Mg、Al、Si、Fe、Pb含量增加,叶片中的C、Mg、Al、si、K、Ca、Fe含量减少,O、Cl含量增加。铅胁迫下硒处理的彩叶草根元素种类及其元素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根中晶体情况及其晶相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844.
厌氧氨氧化技术是一种以厌氧氨氧化自养菌脱氮为核心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反应机理、菌种的生长特性及种类分布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在不同废水脱氮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指出,种泥缺乏是当前限制厌氧氨氧化技术大规模工业推广的瓶颈,并就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45.
2006年11月采集了镇江地区69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后使用GC(ECD)法测定样品中的BHC和滴滴涕的含量。结果表明,镇江地区土壤中的BHC的检出率不高,但是滴滴涕的检出率比较高;冲积平原的检出率高于林地和滩涂;蔬菜和水稻种植区域的污染比草地、灌木丛和林地严重。  相似文献   
846.
为比较不同受火时间后预制空心板剩余承载力、跨中挠度和破坏形态的异同,进行了6块预制空心板受火后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其中3块为未受火的对比试件,另3块为板底分别受火23、38、53min的试件。受火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在升温过程中的跨中挠度随受火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熄火自然冷却后,跨中挠度大部分可恢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对比试件和受火试件的最终破坏模式均为弯曲破坏;随着受火时间延长,试件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均有所降低,且破坏荷载与受火时间大致呈线性关系;受火试件初始弯曲刚度较对比试件明显降低,相同荷载作用下,受火试件受拉边缘拉应变和受压边缘压应变,均明显大于对比试件。  相似文献   
847.
研究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正丁醇、正庚烷和水自制微乳溶液介质中,汞(Ⅱ)与二溴邻硝基偶氮胂的显色反应,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共存离子并富集汞(Ⅱ),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Ⅱ)的新方法。在pH值为6.0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汞(Ⅱ)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30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8为3.3×10^5L/(mol·cm)。在显色液中汞(Ⅱ)质量浓度在8.00μg/L~60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03mg/L,水、牛奶、化妆品测定的RSD为1.4%~6.1%,加标回收率为96.8%~105%。  相似文献   
848.
摘要:将l-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固定于无纺布上形成支撑离子液体膜,结合液相微翠取技术对水样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分离与富集,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通过试验对影响萃取效率的有关条件进行优化,使该方法在0.5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0.08μg/L,测定0.04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平均回收率为75.0%~87.3%,RSD〈7%。  相似文献   
849.
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六价铬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的浊点现象萃取,以二苯碳酰二肼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六价铬,优化了试验条件,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方法在0mg/L-12.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15mg/L,标准溶液测定的RSD为2.7%,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8.1%-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